1 手術名稱
2 股骨遠端腫瘤切除的別名
股骨下段切除術;股骨下端腫瘤切除術
3 分類
骨科/骨腫瘤手術/四肢骨腫瘤骨段切除及其重建術/股骨遠端腫瘤切除及其重建術
4 ICD編碼
77.6503
5 麻醉和體位
體位應以腫瘤的部位、大小和切除、修復的方式來決定,可采用仰臥位,側臥位或俯臥位。
6 手術步驟
6.1 1.前正中切口
從髕骨上15~20cm處做切口至脛骨結節或稍下為止(圖3.13.3.7.1-1,3.13.3.7.1-2)。
分離皮下顯露髕韌帶,于脛骨結節處切斷髕韌帶,自髕骨兩側切開股四頭腱闊張部及膝關節滑膜,在股骨下段前正中線切開骨膜,用骨膜剝離器向兩側推開即充分顯露股骨下端,將髕韌帶及股四頭肌腱向近端翻開,依次切斷膝關節諸韌帶。以下操作同前外側切口(圖3.13.3.7.1-3)。
6.2 2.前外側切口
是股骨中段前外側切口的向遠端延長(髂前上嵴至髕骨外緣的連接線上),向下延長可達脛骨結節外側;切口一般長20~25cm。切開皮下及深筋膜后,從股直肌與股外側肌之間切開,其下方的髕上脂肪和髕上滑液囊,較易鈍性向下推開,即見到股骨的前面和外側面,在欲截骨平面,環形切開骨膜用骨膜刀向遠端骨膜推開。用紗墊保護好骨外軟組織,然后從所選欲截斷平面股骨后繞過鋼絲鋸切斷股骨(圖3.13.3.7.1-3)。用持骨鉗夾住遠段(瘤段)提起,進行后方剝離與股骨髁后面分開,剝離的同時注意止血結扎。在股骨中下1/3平面剝離時切勿損傷血管。從股骨下段后側分離至內收肌結節處,應將內收大肌腱附麗處切斷,稍下再切斷內側副韌帶。同樣,切斷外側副韌帶。這樣股骨下段逐漸可向前下方翻開,再將腓腸肌的內、外側頭于股骨內外髁的附著處切下,再切斷“十”字叉韌帶,股骨下端即被完全切除。
6.3 3.外側切口
此切口是整個大腿外側切口的下段,自股骨大粗隆開始至股骨下端外髁的最隆突點的連接線的切口,切開皮下即見到髂脛束,從其中線劈開,并從股外側肌后緣分開直達股骨干下段及外髁。然后,在欲截斷骨平面行骨膜下剝離,用鋼絲鋸于所選的平面橫行鋸斷股骨,以下手術步驟與前外側切口基本相同。
6.4 4.后外側切口
同樣也是大腿后外側切口的下段,即是切口做在大粗隆后側至腓骨頭的連接線上,一般18~20cm長,切開皮下后,從髂脛束后方股二頭肌腱前面分離達股骨側面,注意勿損傷股二頭肌腱后內側的腓總神經,應牽開保護。切開股骨骨膜及鋸斷股骨。以下手術步驟基本上與前兩種術式相似,不再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