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gǔ gǔ jìn duān xiē xíng jié gǔ ,dà cū lóng xiàng xià yí wèi shù
2 英文參考
lateral -based closing wedge valgization osteotomy of proximal femur with distal advancement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
3 手術名稱
股骨近端楔形截骨,大粗隆向下移位術
4 分類
小兒外科/先天性髖關節和骨盆畸形的手術/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手術/ICD編碼
81.40
5 概述
股骨近端楔形截骨,大粗隆向下移位術用于髖關節脫位術后主要并發癥的手術治療。
6 適應癥
股骨近端楔形截骨,大粗隆向下移位術適用于:
1.股骨頭壞死后并發嚴重髖內翻者。
2.手術時年齡在10歲以上者。
3.大粗隆上移,明顯高出股骨頭即ATD呈負值者。
7 術前準備
8 麻醉和體位
9 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見示意圖(圖12.25.1.4.3-1)。
10 手術步驟
10.1 1.切口
采取髖關節前外側入路,顯露股骨大粗隆和股骨近端。
10.2 2.設計“Z”形截骨
先在大粗隆基底設計與其平行的截骨線,另于小粗隆上緣標出水平截骨線,再由外上到內下的斜線將前述兩個截骨線連接呈“Z”形,斜線與股骨上端水平截骨線之間的楔形骨塊將被截除(圖12.25.1.4.3-2)。
10.3 3.楔形截骨
應用骨刀或電鋸將大粗隆基部截斷后,在楔形截骨的遠近端分別擰入一枚螺紋釘,控制股骨頸的旋轉,按標記的截骨線進行楔形截骨,但要保留其內側骨皮質不被截斷。將股骨上端外側的楔形骨塊去除后,外展截骨遠端使保留的內側皮質不完全折斷,牽拉固定于股骨頸部的螺紋釘向下,使兩截骨端緊密接觸,并暫時固定,使股骨頸干角增大,矯正髖內翻畸形(圖12.25.1.4.3-3,12.25.1.4.3-4)。
10.4 4.大粗隆下移及內固定
沿著大粗隆向近端將臀中、小肌做適當游離,再把大粗隆牽向遠端到股骨頸水平并用克氏針暫時固定。經X線透視證明髖內翻畸形得到滿意矯正后,用分叉鉤形鋼板固定大粗隆和截骨端(圖12.25.1.4.3-5,12.25.1.4.3-6)。
11 術后處理
股骨近端楔形截骨,大粗隆向下移位術術后單側髖人字石膏外展內旋位固定6~8周,拆石膏后扶拐下地活動,截骨處堅強愈合后開始患肢負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