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宮頸粘液結晶檢查 (最后修訂于2009/12/31 3:59:13)[共738字]
摘要:操作名稱宮頸粘液結晶檢查目的了解卵巢功能,判斷有無排卵,常用于協助診斷早孕及不孕癥、月經失調,并可作為判斷療效的一項指標。臨床意義1.雌激素促進宮頸粘液結晶形成,產生大量稀薄、牽延性高的宮頸粘液。孕激素則呈抑制作用,產生橢圓體及粘稠、量少、牽延性低的宮頸粘液。2.整個月經周期中,若不出現粘液結晶,或只有少數極小結晶,且粘稠度變化不大,提示雌激素水平低落,卵巢功能低下。3.月經過期,宮頸粘液涂片無結晶,始終有橢圓體,粘液量粘稠,背景清潔,可能為早孕。如早孕期涂片出現羊齒狀結晶,則預示有流產可能。方法及內容1.暴露宮頸,用棉球拭去分泌物。2.用長平鑷(或長鉗、吸管)伸入宮頸管內1cm左右,夾取或抽吸粘液,以抽凈為止,觀察容量、性狀、色澤及牽延性,并作涂片鏡檢。(1)外觀:月經后粘液量少,稠厚、混濁,越近排卵期量越多,質越稀薄透明。透明度可分:透明稀薄、半透明、混濁不透明。(2)牽延性試驗:將粘液少許置于干玻片上,另用一張玻片角蘸粘液,輕輕向上牽拉成絲狀,觀察其長度。排卵期拉絲長度可達10cm,雌激素水平低時拉絲長度僅1-3cm。(3)涂片檢查及分型:用無菌干燥直鉗或長鑷子伸入宮頸管約0.5......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怎樣檢查卵巢功能?
有排卵和黃體形成。 (2)陰道脫落細胞檢查:觀察表、中、底層細胞的百分比,表層細胞的百分率越高反映雌激素水平也越高。卵巢早衰患者的涂片出現不同程度的雌激素低落或持續雌激素輕度影響。 (3)宮頸粘液結晶檢查:雌激素使宮頸粘液稀薄,拉絲度長,并出現羊齒狀結晶,羊齒狀結晶越明顯、越粗,提示雌激素作用越顯著。若涂片上見成排的橢圓體,提示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礎上,已受孕激素影響。 (4)血甾體激素測定:作
- 子宮頸粘液結晶對不孕癥診斷有什么意義?
將宮頸粘液涂沫在玻片上,干燥后于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在正常月經周期中,從第7天起,宮頸粘液涂片漸次出現羊齒葉狀結晶,從不典型結晶、較典型結晶到典型結晶,排卵后結晶逐漸減少,一般至第22天即不再出現。 子宮頸粘液結晶涂片檢查,可以了解卵巢功能。常用于不孕癥、月經失調、早孕等。涂片出現典型結晶多表示接近排卵期,閉經患者如持續出現典型結晶,說明雌激素過高,如無結晶形成或僅有不典型結晶,多為雌激素過低;如
- 第三節 尿結晶檢查
第三節 尿結晶檢查 尿是中出現結晶(crystal)稱晶體尿(crystaluria)。除包括草酸鈣、磷酸鈣、磷酸鎂銨(磷酸三鹽)、尿酸及尿酸鹽等結晶外,還包括磺胺及其它藥物析出的結晶。尿液中是否析出結晶,取決于這些物質在尿液中的溶解度、PH、溫度及膠體狀況等因素,當種種促進與抑制結晶析出的因子和使尿液過飲和狀態維持穩定動態平衡的因素失衡時,則可見結晶析出。 尿結晶可分成代謝性、病理性兩大類。
- 第二十四章 不孕癥
3.婦科檢查 注意生殖器官發育情況及有炎癥、腫瘤等。 4.排卵功能測定。 ⑴于月經前1~2天,或經期頭12小時內,取子宮內膜,檢查有無分泌期變化,決定有否排卵,同時排除內膜病變。 ⑵宮頸粘液結晶檢查(詳見婦科特殊檢查)。 ⑶基礎體溫測定(詳見婦科特殊檢查)。 ⑷輸卵管通氣和通液術用以測定輸卵管暢通與否。經通氣裝置,注入空氣,或用注射器緩緩注入空氣20~40ml(圖196)。圖196輸
- 子宮頸粘液粘稠度檢查對不孕癥診斷有什么意義?
子宮頸內膜腺體的分泌功能,受卵巢激素影響。因此,宮頸粘液在量、性狀(主要為粘稠度)及粘液結晶類型方面,隨著月經周期而變化,通過檢驗這些變化可以了解卵巢功能。 (1)子宮頸粘液的粘稠度或延展性測定:在雌激素的影響下,宮頸粘液含水量增加,故排卵期宮頸粘液極度清澈透明,質稀薄似雞蛋清,延展性增高,粘液拉絲長度可達10cm。在孕激素的影響下,宮頸粘液變得粘稠、渾濁如膠凍堵塞在子宮頸管內,延展性大為降低,
- 怎樣治療宮頸粘液分泌過多過少?
宮頸粘液分泌過多過少的病因眾多,因此治療前必須通過全面的檢查以明確引起疾病的原因,然后再根據不同的發病機理加以治療。 有甲狀腺功能失調、肝功能障礙、盆腔瘀血癥患者應首先進行積極的病因治療,將上述疾病控制后,才能有利于進一步的治療。對由于卵巢雌激素水平過高而引起的宮頸粘液分泌過多,常在排卵前一天口服孕激素以抑制宮頸粘液的分泌,但劑量不宜過大,避免抑制正常排卵;對于盆腔瘀血病人,可給予維生素E及改善
- 子宮頸粘液的周期性變化是怎樣的?
子宮頸腺細胞所分泌的粘液,其物理、化學性質和它的分泌量都受雌孕激素的影響而有明顯的周期性改變。 在月經剛凈時,體內雌激素水平低,子宮頸管分泌的粘液量很少。隨著雌激素水平不斷提高,粘液的分泌量也逐漸增加,并變為稀薄而透明,狀似清蛋白,在排卵期達高蜂。此粘液有較強的延展性,能拉成細絲而不斷,拉絲度可達10cm以上。如將粘液作涂片檢查,干燥后可見羊齒植物葉狀結晶,這種結晶在月經周期第6~7天出現,到
- 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病變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評價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病變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1998年9月~2004年9月間在我院門診宮頸涂片檢查巴氏Ⅱ級及以上者行陰道鏡檢查,并對每例行陰道鏡下活組織病理檢查。結果1287例陰道鏡檢查病理結果顯示:子宮頸鱗癌11例(宮頸涂片檢查巴氏Ⅱ級有8例),占0.85%;CIN66例(宮頸涂片檢查巴氏Ⅱ級有42例),占5.13%,其中CINⅠ級33例,CINⅡ級13例,CINⅢ20例,HPV感
- 不明原因不孕婦女宮頸粘液中抗精子抗體、IL-2和IFN-γ的測定
不明原因不孕婦女宮頸粘液中抗精子抗體、IL-2和IFN-γ的測定中國免疫學雜志2000年第11期第16卷臨床免疫學作者:張汭 陳麗萍 任芬若 韓書心 朱鴻鵬單位:張汭陳麗萍朱鴻鵬(河南許昌市中心醫院婦產科,許昌461000);任芬若韓書心(河南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開封450052) 中國圖書分類號 R771.6 不孕的原因十分復雜,由免疫學因素造成的不孕近年來引起人們極大關注。作者檢測49例
- 宮頸粘液可能分離出胎兒細胞用于DNA診斷
2005年05月31日(醫業網)10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從宮頸粘液中分離單個胎兒細胞――可用作早期遺傳學診斷――的系統。據墨爾本Monash大學的凱茲賈菲(MandyG.Katz-Jaffe)和同事說,目前檢測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方法有多種缺點。比如,絨毛膜取樣或羊膜腔穿刺有相當大的流產風險。有些篩查試驗有很高假陽性率,而有些應用有限。在5月《國際婦產科雜志》(BJOG2005;112:595-
- 同時發現子宮內膜腺癌及宮頸粘液腺癌1例
1病例資料 患者,56歲,已婚未育。2002年7月13日入院。于1年前開始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行分段診刮,宮頸深8cm,子宮內膜較厚,較多;宮頸管刮出較少破碎內膜。病理結果:(1)子宮內膜腺癌。(2)宮頸粘液腺癌。查體:體溫36.2℃,脈搏66次/min,血壓110/70mmHg,呼吸20次/min;輕度貧血外貌,心臟無異常,腹平坦,無壓痛及反跳痛,未觸及明顯的包塊,外陰發育良,已婚未產型,陰
- 宮頸粘液檢測可對胎兒進行遺傳異常檢測
2005年06月02日(三九健康網)5澳大利亞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從孕婦的宮頸管粘液中可以分離出胎兒的單細胞群,并且由此可以對胎兒進行遺傳異常檢測。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婦產科學雜志》上。墨爾本大學的MandyG.Katz-Jaffe博士和同事指出,“當前對胎兒的染色體異常檢測有多種方法,但是均存在各種各樣的局限和缺陷。例如羊膜腔穿刺術會增加胎兒流產的風險。一些篩選試驗還會有較高假陽性,而其
- 陰道鏡對宮頸疾病的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評價電子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疾病診斷中的作用。方法回顧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我所因宮頸疾病而行陰道鏡檢查及活檢患者共6576例。宮頸疾病患者采取陰道鏡檢查及活檢病理和宮頸巴氏涂片檢查,然后對結果進行分析。結果陰道鏡在診斷宮頸上皮內瘤樣變(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方面較宮頸巴氏涂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陰道鏡檢查可對宮頸疾病做出明確診斷,以便給予正確的、早期的治
- 陰道鏡篩查宮頸疾病946例臨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陰道鏡在宮頸疾病篩查中的臨床診斷意義。方法選擇婦科門診2003年1月~2007年12月5年內就診的病例中,因宮頸疾病行陰道鏡檢查的患者10385例,對疑似病例在陰道鏡下取活檢,并對其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結果在10385例患者中,陰道鏡下取活檢送病理檢查(有完整資料者)946例,經病理確診為慢性宮頸炎者699例(699/946,占73.89%),宮頸上皮內瘤變126例(126/94
- 細胞學檢查在婦女病普查中的應用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宮頸細胞學檢查在婦女病普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2005年1月~2007年7月在我所婦科門診對1118例已婚、育齡婦女做了婦女病普查,均做宮頸刮片細胞學病理學檢查。診斷標準采用巴氏Ⅴ級分類系統。結果1118例患者宮頸刮片標本,Ⅲ級3例,占0.27%,Ⅱ級237例,占21.2%。做進一步檢查后,其中未明確診斷意義的不典型鱗狀細胞15例,未明確診斷意義的不典型腺細胞1例,鱗狀細胞癌1
- 宮頸癌:分子篩查將替代巴氏涂片方法?
1943年,Papanicolaou和Traut發表了著名的陰道細胞學論文,首次將陰道細胞學檢查作為子宮癌的一種篩查方法。從此以后,巴氏涂片(Pap)成為了宮頸腫瘤篩查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而且也是用于癌癥篩查的最好的一種方法。 在宮頸癌預防方面所取得的顯著進步主要歸功于細胞學篩查。隨著宮頸細胞學篩查計劃的開展,宮頸癌的發病率有了非常顯著的降低。但是,要進行高質量的細胞學篩查計劃必須要有接受過良好
- 白介素-6--174單核苷酸多態性:宮頸蛋白的生成與早產危險
2005年05月20日AmJObstetGynecol.2005Apr;192(4):1023-7.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醫學院的JamieWE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早產(PTD)、宮頸粘液白介素-6(IL-6)濃度以及IL-6基因174位點單核苷酸多態性之間的相關性。研究人員從有早產癥狀的妊娠23-32周孕婦中采集宮頸粘液標本。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IL-6濃度。利用聚合酶鏈反應-限制性片段
- 運用利普液基細胞學配合陰道鏡檢查對宮頸病變檢查結果分析
【摘要】目的評價宮頸液基細胞學配合陰道鏡檢查對子宮頸病變的診斷價值。方法2005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婦科門診對10000例患者行宮頸液基細胞學(LPT)檢查,異常者行陰道鏡及多點活組織檢查。結果LPT檢查異常者443例(4.43%),其中未明確診斷意義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155例(1.55%);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169例(1.69%);不排除高度病變的非典型鱗狀細
- 電子陰道鏡下活組織檢查宮頸病變的應用體會
【摘要】目的評價電子陰道鏡在子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及宮頸癌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650例門診宮頸病變患者進行宮頸刮片、陰道鏡檢查同時在陰道鏡下行定點活檢。前兩種檢查方法與病理學檢查相對照。結果病理結果回報CINⅠ、CINⅡ共45例,CINⅢ21例,宮頸癌13例,宮頸炎癥571例。陰道鏡對CIN的診斷符合率86.84%。宮頸刮片對CIN的診斷符合率17.02%,兩者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
- 陰道鏡檢查280例臨床分析
【摘要】目的評價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價值。方法2004年12月~2005年6月我院對有宮頸病變的280例門診病人進行陰道鏡檢查并以改良Reid評分,其中有218例同時接受病理檢查。結果病理確診為宮頸不典型增生(CINⅠ~Ⅲ)8例,其中CINⅠ4例,CINⅡ3例,CINⅢ1例;宮頸原位癌1例、宮頸浸潤癌1例、慢性宮頸炎113例、宮頸息肉80例及HPV感染者15例。與陰道鏡檢查結果對照,浸潤
- 子宮頸癌198例的早期診療體會
子宮頸癌居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的首位。發病年齡多在30~50歲,20歲以下罕見,60歲以后發病率逐漸降低。由于宮頸易于暴露以及宮頸有較長癌前病變階段,可直接進行宮頸細胞學及活體組織檢查,能夠得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目前我國各地區開展普查普治工作,凡開展宮頸癌防治的地區,宮頸癌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下降[1]。 現將我院1998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198例子宮頸癌,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的結果報
- 宮頸刮片篩查宮頸上皮內瘤變5087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宮頸刮片(TBS分級)對宮頸上皮內瘤變的篩查效果。方法采用宮頸刮片(TBS分級)對5087例婦女進行宮頸病變篩查,并以宮頸活組織檢查的病理結果作為對照,評價宮頸刮片(TBS分級)對宮頸病變的篩查價值。結果共檢出陽性病例440例,占8.65%,并對440例行宮頸活組織病理學檢查(活檢)。宮頸刮片結果為HSIL者與病理檢查結果符合率為82%(9/11),宮頸刮片結果為浸潤癌者與病理檢查
- 三階梯技術對宮頸病變的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通過對細胞學異常者行陰道鏡檢查宮頸定點活檢,測定細胞學異常者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的檢出率,探討三階梯技術對宮頸病變的診斷價值。方法2005年6月~2006年6月門診細胞學異常者86例作為試驗組,同時選86例未行細胞學檢查者作為對照組,行陰道鏡檢查宮頸定點活檢送病理,比較兩組患者CIN的檢出率。結果試驗組及對照組的CIN的檢出率分別為68.6%、11.6%,其結果差異有顯著性(P<0
- 婦女宮頸刮片2837例細胞檢查結果分析
【摘要】目的通過北京市密云縣婦幼保健院2837例婦女宮頸刮片脫落細胞學檢查,了解本地區婦女健康情況,提高廣大婦女對宮頸刮片細胞檢查的重視,達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防癌保健的目的。方法對2006年來我院體檢2837例婦女宮頸刮片進行巴氏染色法,TBS分類法報告。結果2837例中有34例不滿意,占1.2%;剩余2803例婦女宮頸刮片細胞檢查中,2087例(74.5%)在正常范圍內;64例(22.
- 陰道鏡在宮頸疾病中的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陰道鏡檢查對宮頸疾病診斷的應用價值。方法對2003~2006年我院350例宮頸疾病患者行陰道鏡檢查并結合進行病理學診斷。結果宮頸疾病以慢性宮頸炎居多,為250例,占71.4%,宮頸上皮內瘤變(CIN)80例,占22.9%;宮頸癌12例,占3.4%;宮頸濕疣8例,占2.3%。陰道鏡異常圖像出現的頻率與CIN、宮頸癌成正比。結論陰道鏡檢查對宮頸疾病的篩查、診斷有重要價值,是宮頸疾病診
- 育宮丸合克羅米芬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80例臨床觀察
效較好,現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從1996年1月~2003年6月筆者所接診的不孕癥患者中篩選出排卵障礙性不孕癥80例(其中原發不孕44例,繼發不孕36例),全部患者均通過測基礎體溫,宮頸粘液檢測,B超監測卵泡等確診,并排除其他不孕因素及影響不孕的全身性疾病。80例病例用雙盲隨機方法分為兩組:治療組、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中年齡22~38歲,平均28.02歲,原發不孕22例,繼發不孕1
- 子宮肌瘤合并早期子宮頸癌12例臨床分析
子宮肌瘤合并早期子宮頸癌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方法對12例子宮肌瘤合并早期子宮頸癌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子宮肌瘤合并早期子宮頸癌患者早期主要表現為接觸性不規則的陰道出血。對本組患者常規行宮頸刷片檢查,可疑病例行陰道鏡下宮頸活檢,發現合并有早期子宮頸癌。行子宮頸錐切術加瘤體剝出術5例,全子宮切除術1例,廣泛全子宮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掃術6例。術后5年生存率0期、1期分別為100%、66.67%。
- 宮頸細胞學檢查中的常見問題分析
【關鍵詞】宮頸細胞素檢查;問題;分析 以宮頸細胞學輔助診斷女性生殖道腫瘤及測定女性內分泌情況是一種十分簡便易行、經濟有效、便于隨診觀察、患者又無痛苦且準確性高的婦科檢查及診斷方法,對女性生殖道腫瘤的防治有重要的意義。然而,一直以來,在宮頸細胞學檢查中都只強調患者在檢查中所要注意的問題,而在檢查過程中對醫務人員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卻從未提出過,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有些問題有可能造成最后診斷的誤診及患
- 高頻電波刀治療宮頸疾病100例臨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高頻電波刀(LEEP)球形電極電熨術、環形電極電切術在治療宮頸疾病中的臨床分析。方法對經婦科檢查、脫落細胞學檢查、陰道鏡及宮頸活檢初步診斷為不同類型宮頸疾病的門診患者100例采用LEEP手術治療,切除病變組織或行宮頸錐切手術,標本均送病理學檢查。結果LEEP手術治療宮頸疾病1次成功率97.0%(97/100),手術時間6~20min,平均8min,出血量10~20ml,無一例術中
- 457例宮頸鱗狀上皮細胞病變的病理學研究
【摘要】 目的探討組織病理學診斷對宮頸不典型鱗狀上皮(ASC)病變的價值。方法對457例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結果為ASC患者,做5%醋酸宮頸染色肉眼觀察,陰道鏡檢查及宮頸多點活檢行組織學檢查。細胞學診斷采用TBS(2001)分級報告系統,陽性診斷包括意義不明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及以上病變與組織病理學診斷結果對照分析。結果457例宮頸液基細胞學與組織病理學結果顯示:ASC-US組CINⅡ
- 宮頸刮板與宮頸刷對宮頸刮片結果的影響
【摘要】目的分析宮頸刮板與宮頸刷對宮頸刮片結果的影響。方法將80例未生育或絕經后婦女隨機等分為2組,分別采用宮頸刮板或宮頸刷行宮頸刮片檢查。結果兩種方法對宮頸鱗狀上皮的表層及中層細胞的檢出結果差異無顯著性(P0.05);而對宮頸鱗狀上皮底層細胞、宮頸化生鱗狀上皮細胞及宮頸管柱狀上皮細胞的檢出結果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使用宮頸刷對未生育及絕經后婦女行宮頸刮片檢查較易取到宮頸鱗狀上皮的底層
- 經陰道超聲診斷宮頸囊腫及其臨床意義
道超聲對宮頸囊腫的診斷價值,對宮頸炎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方法對117例已婚婦女根據年齡段分成四組分析,經陰道超聲觀察宮頸囊腫與年齡組的發病率。結果經陰道超聲診斷宮頸囊腫32例,占本組調查(研究)人數的27%,敏感性達93%,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據統計學分析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本組調查表明已婚婦女30~48歲宮頸囊腫檢出率增高,得出此年齡段已婚婦女應定期經陰道超聲檢查,對診斷
- 宮頸脫落細胞檢查941例分析
為了做好婦女保健工作,為配合臨床診治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我院于2000年對婦科門診及婦科病普查的941例已婚婦女進行宮頸刮片檢查,現將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對941例已婚婦女進行宮頸刮片,涂片后用95%乙醇,然后用巴氏染液染色,按巴氏五級分類。 2結果 941例已婚婦女共查出宮頸糜爛者469例,患病率49.84%,宮頸糜爛患病率有隨年齡增長而下降的趨勢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
- 392例宮頸病變CCT與陰道鏡診斷及病理組織結果的分析
【摘要】目的評價宮頸脫落細胞計算機輔助細胞檢測(CCT)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準確度及應用價值。方法對392例宮頸脫落細胞CCT異常者同期行陰道鏡診斷及宮頸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組織學結果較CCT病變程度重者12.50%,較CCT病變程度輕者9.18%,組織學與CCT一致者78.32%,CCT診斷CIN的敏感度為72.67%,準確度78.06%,特異度84.19%;組織學結果較陰道鏡診斷程度重者8.6
- 高飲食碳水化合物導致膽囊容量減小并促進膽固醇結晶形成
06月08日Surgery.2007May;141(5):654-9.醫學空間(MEDcyber.com)6月8日消息-美國研究人員通過一項動物實驗發現,高飲食碳水化合物可改變膽囊容量,并促進膽固醇結晶形成。動物和人類的資料都提示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會導致膽石形成,但是并無資料顯示飲食碳水化合物對膽囊容量或膽固醇結晶形成的作用。因此,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的MathurA及其同事對“高飲食碳水化合
- 接觸性出血與宮頸病理學檢查結果的分析
接觸性出血是婦科最常見的癥狀之一,主要包括性交后出血和婦科檢查后出血。由于該癥狀也是宮頸癌的主要癥狀,故應引起廣大婦科醫師的高度重視。但是臨床上除少數是由于宮頸癌所致之外,還有許多原因均可導致接觸性出血。因此本文就接觸性出血與宮頸病理學異常的關系作進一步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資料來源于2001年9月~2003年8月2年間在我院婦科門診就診,并以接觸性出血為主要癥狀的患者21
- 陰道鏡應用對宮頸癌前病變早期篩查、診斷的價值(附1554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陰道鏡對宮頸癌前病變的早期篩查、診斷的價值。方法對2001年11月~2003年4月在本院行陰道鏡檢查1554例患者的陰道鏡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結果陰道鏡檢查1554例患者中行病理活組織檢查457例,病理確診為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Ⅰ~Ⅲ級)113例,宮頸原位癌1例,宮頸浸潤癌7例,宮頸慢性炎324例,人乳頭瘤狀病毒感染12例。結論陰道鏡檢查對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癌、人乳頭瘤狀
- CCT宮頸細胞涂片1138例臨床分析
【摘要】目的提高宮頸癌前病變檢出率。方法2003年5月~2003年12月,對1138例宮頸涂片體檢及部分婦科門診患者,行計算機輔助細胞檢測(CCT)系統檢查,采用TBS診斷分類,根據臨床檢查對宮頸光滑組與宮頸糜爛組進行對照分析,對46例異常涂片者進行陰道鏡下活檢。結果1138例CCT細胞學檢查結果中,異常涂片者139例,占12.21%,其中宮頸光滑組554例,異常涂片73例,占13.18%,宮頸糜
- 高頻環切電刀治療宮頸病變臨床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宮頸環形電切術(LEEP)治療良性宮頸疾病的臨床效果。方法對婦科檢查、宮頸液基細胞學、陰道鏡及活檢初步診斷為各種宮頸良性疾病206例,采用環形電刀行宮頸環切術或宮頸錐切術,包括各種慢性宮頸炎、宮頸上皮內瘤樣變等。手術切除組織送病理檢查,同時觀察術后療效及陰道出血情況。結果與結論宮頸病變LEEP刀治療成功率高,是一種非常理想的治療方法,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并能夠有效明確診斷、決定進一
- 甘肅省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育齡婦女生殖健康狀況分析*
】目的通過對甘肅省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三個少數民族育齡婦女生殖健康調查,了解三個少數民族生殖健康現狀及其影響因素。方法對60例東鄉族、72例保安族、98例裕固族三個民族地區的已婚婦女進行婦科檢查(包括宮頸涂片檢查和宮頸糜爛樣改變檢查)、計劃生育宣傳與指導。結果東鄉族、保安族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高于裕固族。結論農村地區少數民族已婚婦女婦科疾病患病率較高,生殖健康知識缺乏,應加強生殖健康衛生知識宣傳
- 婦女疾病普查809例結果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新市區機關事業單位女職工婦科常見病的發病情況,為婦女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據。方法對809例已婚女職工進行常規婦科檢查、白帶常規、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及盆腔B超、乳腺B超檢查,分析婦女常見病檢出情況、患病情況。結果809例被檢婦女中,婦女常見病檢出率為37.45%,依次為宮頸炎、陰道炎、盆腔炎、子宮肌瘤、乳腺增生及包塊、陰道前后壁膨出、附件囊腫等。結論生殖道感染是影響婦女健康的主要疾病
- 陰道鏡檢查對宮頸上皮內瘤變的診斷價值
:對248例疑有宮頸病變的患者,在陰道鏡引導下行活檢,將兩種結果進行比較。結果:陰道鏡診斷宮頸上皮內瘤變的敏感性91.0%,特導性83.8%。結論:陰道鏡是很有價值的篩查手段,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宮頸活檢,減少宮頸組織的創傷及感染的發生率。【關鍵詞】陰道鏡;宮頸上皮內瘤變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4年10月~2005年12月按選擇標準對248例有性生活女性進行陰道鏡檢查,年齡18~72
- 電子陰道鏡檢查500例分析
陰道鏡檢查是早期診斷宮頸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二者統稱為宮頸上皮內瘤(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和早期浸潤癌的重要輔助診斷方法,是評價異常宮頸涂片并進一步確診的重要手段。因為陰道鏡可將子宮頸陰道部黏膜放大,可觀察到肉眼看不到的子宮頸表皮層微小的變化,能發現與癌有關的異型上皮、異型血管,以便準確地選擇可疑部位進行活檢。現將我院應用KY-1302電子陰
-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為什么咯粘液痰或粘液膿性痰?
有慢性支氣管炎時,長期反復的炎癥刺激,可使杯狀細胞代償性增生,分泌更多的粘液,有利于異物的排除。若粘液分泌過多,則反而加重纖毛柱狀上皮的負擔。在正常情況下,纖毛柱狀細胞的增生占據了纖毛柱狀上皮的位置,再加上部分上皮被炎癥破壞,這樣就不利于粘液的排除,使部分粘液潴留,形成了痰液。此外,粘液還可來源于粘膜下腺體,長期慢性的炎癥刺激,可使粘液腺分泌增多,粘液進入并潴留在支氣管腔內,有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
- 右側巨大卵巢粘液性囊性瘤合并左輸卵管妊娠1例報告
癥情況,B超提示:下腹實質不均腫塊,子宮大小、形態回聲均正常,尿β-HCG陽性。故考慮患者為卵巢包塊破裂;異位妊娠不能排除。急診手術及病檢后明確診斷,與術前判斷相符。該患者之所以明確診斷,有賴于B超檢查,但由于卵巢包塊過大,影響判斷對側輸卵管妊娠。但有文獻報告β-HCG陽性,可為輸卵管妊娠提供93%的陽性率,而B超提示:宮腔內無妊娠,所以異位妊娠存在。造成異位妊娠的原因是包塊壓迫輸卵管,使輸卵管變
- 宮頸妊娠16例臨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宮頸妊娠的早期診斷方法及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聯合保守手術的治療效果。方法對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在婦產科收治的16例宮頸妊娠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初次就診時超聲檢查明確診斷13例,另3例未做超聲檢查,誤診為難免流產及早孕。采取藥物聯合保守手術治療16例,成功15例,另1例失敗而行全子宮切除術。結論超聲檢查對宮頸妊娠的早期診斷有重要價值,藥物聯合保守手術治療是安全可靠的方
- 結晶性檢查法
標題結晶性檢查法附錄序號附錄Ⅸ內容全文 D.結晶性檢查法 取供試品少許,置載玻片上,加液狀石蠟1滴使懸浮,在偏光顯微鏡下檢視,當轉動載物臺時,應呈現消光位和雙折射(或干涉色)現象。作者:自動采集
- 宮頸癌、癌前病變篩查方法的綜合評價
【摘要】目的探討宮頸細胞學檢查聯合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測在宮頸癌、癌前病變篩查中的應用。方法2005年6月~2006年12月,對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婦科門診590名婦女采用傳統巴氏涂片細胞學檢查結合高危型HPV-DNA檢測進行篩查,初篩異常和臨床高度懷疑病變者進行陰道鏡下多點活檢或頸管內診刮,以組織學病理結果為確診標準。結果(1)590例樣本中,經巴氏涂片檢查正常或炎癥者502例(85.08%)
- 陰道鏡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摘要】 目的:探討宮頸病變的最佳診斷方法。方法:對我院2004年至2007年就診的200例經陰道鏡檢查并經病理學確診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將陰道鏡檢查結果、宮頸刮片、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200例中檢出宮頸上皮內瘤變(CIN)15例,宮頸鱗癌2例;陰道鏡檢出了94.25%宮頸病變,宮頸涂片檢出了87.26%宮頸病變,細胞學與陰道鏡下活檢聯合應用無漏診。結論:陰道鏡對宮頸病變的診斷有較
- 液基薄層細胞學(TCT)在宮頸疾病篩查中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液基薄層細胞學(TCT)檢查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價值。方法采集350例受檢者的宮頸脫落細胞,采用TCT技術,診斷按TBS標準。將診斷意義不明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以上病變者行陰道鏡下活檢,將細胞學檢測結果與活檢結果作對比分析。結果350例TCT檢測的患者中,宮頸病變發生率達83.1%,其中良性病變228例(占65.1%),宮頸上皮內病變78例(占22.3%),對78例異常者
- 液基細胞學聯合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癌前病變中的診斷作用
【摘要】目的探討宮頸液基細胞學聯合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癌前病變診斷中的作用。方法對17520例患者做Autocyteprep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測,對結果異常者依次做5%醋酸宮頸染色肉眼觀察并拍照、陰道鏡檢查及宮頸多點活檢行組織病理學檢查。細胞學診斷采用TBS(2001)分級報告系統,陽性診斷包括意義不明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及以上標本;且細胞學陽性病例有組織病理診斷結果,并對兩者進行了對照分析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