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gān shèn yīn xū
2 英文參考
hepatic and renal yin deficienc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注解
肝腎陰虛為證候名,又稱肝腎虧損[1] 。指肝腎陰液俱虛,形體官竅失于濡養,且陰不制陽,虛火內擾的病理變化[2] 。為肝陰和腎陰俱虛的證候[3][1]。肝陰和腎陰互相滋生,腎陰不足可以導致肝陰不足,肝陰不足,也會使腎陰虧損,臨床所見多具有陰虛內熱的病變特點[3]。癥見眩暈、頭脹、視物不明、耳鳴、咽干口燥、五心煩熱、遺精、失眠、腰膝酸痛、舌紅少津、脈弦細無力等[3]。治宜滋養肝腎或滋水涵木法[3]。
4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94.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79.
治療肝腎陰虛的穴位
- 水泉
常規捻轉瀉法;脾虛型,配脾俞、足三里、三陰交;肝腎陰虛型,配肝俞、太沖、太溪,用常規捻轉補法;留針1...
- 大訓
常規捻轉瀉法;脾虛型,配脾俞、足三里、三陰交;肝腎陰虛型,配肝俞、太沖、太溪,用常規捻轉補法;留針1...
- 三毛
常規捻轉瀉法;脾虛型,配脾俞、足三里、三陰交;肝腎陰虛型,配肝俞、太沖、太溪,用常規捻轉補法;留針1...
- 大順
常規捻轉瀉法;脾虛型,配脾俞、足三里、三陰交;肝腎陰虛型,配肝俞、太沖、太溪,用常規捻轉補法;留針1...
- 大敦
常規捻轉瀉法;脾虛型,配脾俞、足三里、三陰交;肝腎陰虛型,配肝俞、太沖、太溪,用常規捻轉補法;留針1...
- 更多治療肝腎陰虛的穴位
治療肝腎陰虛的方劑
- 甲亢2號
日量,依法制成沖服劑,或制片,或作湯劑水煎服。肝腎陰虛,舌紅苔黃,頭昏耳鳴,五心煩熱,宜加炒棗仁、夜...
- 固經丸
糊丸,空心溫酒或白酒湯下6g方解:固經丸主治因肝腎陰虛、相火熾盛所致月經過多或崩中漏下,治宜以滋陰清...
- 滋陰明目湯
,青葙子3g。功效:滋陰降火,活血明目。主治:肝腎陰虛,虛火上炎,目睛干澀,紅赤疼痛不重,瞳神縮小或...
- 肝腎丸
冬生地黃制法:上藥研末,煉蜜為丸。功能主治:治肝腎陰虛,小便不利,內熱神衰,肌肉黑瘦,下午咳嗽,脈細...
- 地黃二至丸
半、丹皮1錢、川斷1錢半、桑枝3錢。功能主治:肝腎陰虛生熱,背駝足弱,小溲不利。摘錄:《馬培之醫案》...
- 更多治療肝腎陰虛的方劑
治療肝腎陰虛的中成藥
- 固經丸
糊丸,空心溫酒或白酒湯下6g方解:固經丸主治因肝腎陰虛、相火熾盛所致月經過多或崩中漏下,治宜以滋陰清...
- 大陰補丸
作用,知母有解熱作用。大陰補丸的適應證:適用于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的骨蒸潮熱,遺精盜汗,失眠多夢,...
- 大補陰丸
本清源之法,適用于陰虛火旺并重者。本方治證乃因肝腎陰虛,相火亢盛所致。腎中水火本應既濟以并存,肝腎陰...
- 女珍顆粒
g。功能與主治:滋腎,寧心。用于更年期綜合征屬肝腎陰虛、心肝火旺證者,可改善烘熱汗出,五心煩熱,心悸...
- 健步強身丸
錄IA)。功能與主治:補腎健骨,宜痹止痛。用于肝腎陰虛、風濕阻絡引起的筋骨痿軟,腰腿酸痛,足膝無力,...
- 更多治療肝腎陰虛的中成藥
肝腎陰虛相關藥物
- 八寶瑞生丸
癥狀無改善或加重,應立即停藥并到醫院就診。4.肝腎陰虛,主要表現為頭暈血壓高者不宜服用。5.按照用法...
- 復方制金柑顆粒(沖劑)
主要表現為口干,舌紅少津,大便干。4.不適用于肝腎陰虛,主要表現口干,急躁易怒,頭暈血壓高。5.不適...
- 潔白膠囊
狀無減輕或加重者,應立即停藥并到醫院就診。5.肝腎陰虛頭暈血壓高者,不宜服本藥。6.孕婦及婦女月經量...
- 良附丸
主要表現為口干、舌紅少津、大便干。3.不適用于肝腎陰虛,主要表現為口干,急躁易怒,頭暈血壓高。4.本...
- 胃病丸(胃病丹)
主要表現為口干、舌紅少津、大便干。3.不適用于肝腎陰虛,主要表現為急燥易怒、口干、頭暈血壓高。4.不...
- 更多肝腎陰虛相關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