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肝熱為經外奇穴名。出《新醫療法匯編》。位于背部,第五、六胸椎棘突之間,左右旁開各0.5寸處。左右計2穴。主治肝炎、膽囊炎、哮喘、支氣管炎、胸痛、背痛。一般直刺0.5~0.8寸;可灸。[1]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肝熱
- 《王氏醫案繹注》:卷四
。加西洋參熟地。服之而瘥。(管痛異常二句。為陰虛肝熱賊肺。故以元參生地知楝銀花柏葉丹皮育陰涼血。兼瀉...
- 《黃帝素問直解》:[卷之三]刺熱篇第三十二篇
頭痛員員,脈引沖頭也。腹,小腹也。員員,周轉也。肝主疏泄,故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肝脈過陰器,抵小腹...
- 《王氏醫案繹注》:卷七
仁研四錢。姜竹茹四錢。藥送龍薈丸三錢。肝為風臟。肝熱極為風升。風升則周身之氣不降。溺秘欲死者。內風升...
-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卷五]刺熱篇第三十二
病形也。曰先者。謂先有此內因之熱。而先見是證也。肝主疏泄。故小便赤黃。肝脈環陰器。抵少腹而上。故腹...
- 《癥因脈治》:[卷三痿癥論]內傷痿癥
熱痿軟之脈】左關沉澀,肝膽郁結。或見沉數,肝膽里熱。左寸洪數,木火通明。【肝熱痿軟之治】兩脅刺痛,...
- 更多古籍中的肝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