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gān qī
2 英文參考
lacca sinica exsiccata[朗道漢英字典]
true lacquertree dried lacque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esina Toxicodendri(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dried lacque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干漆為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1]。干漆又名漆渣、渣底、漆腳、漆底、漆宰、黑干漆、續命筒。為漆樹科植物漆樹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 F. A.Barkl. 的樹脂經加工的干燥品[2]。本品為漆樹科植物漆樹樹脂加工后的干燥品。其化學成分干漆是生漆中的漆酚在蟲漆酶的作用下,經空氣氧化而生成的黑色膠狀物質。具有破血、逐瘀、通經、殺蟲之功效[3]。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Resina Toxicodendri(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dried lacquer(《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干漆的別名
漆渣、漆腳[1]
7 來源及產地
漆樹科植物漆樹Toxicodendron vemicifluum (Stokes) F.A. Barkl.樹脂的干燥品[1]。
8 性味歸經
9 功能主治
破瘀,消積,殺蟲。治婦女經閉,癥瘕,瘀血疼痛,風濕寒痹,蟲積腹痛[1]。
10 干漆的用法用量
內服:炒至煙盡后入丸、散用,一次量0.09~0.15g[1]。
11 使用注意
體虛胃弱、漆過敏患者及孕婦均忌服。未干燥的漆液稱生漆,其毒更烈,一般不用[1]。
12 化學成分
生漆含漆酚(Urushiol)約80%及少量氫化漆酚、蟲漆酶和樹膠等。漆酚在蟲漆酶作用下吸收空氣中的氧變成黑色樹脂狀物質,則為干漆[1]。
13 干漆的藥理作用
干漆可解痙。干漆小劑量強心,大劑量抑制心臟,麻痹中樞神經系統。干漆炭可止血。漆酚可引起漆性皮炎。漆酚急性毒性表現為中樞神經損害[1]。
14 干漆中毒
干漆的化學成分干漆是生漆中的漆酚在蟲漆酶的作用下,經空氣氧化而生成的黑色膠狀物質。具有破血、逐瘀、通經、殺蟲之功效[3]。
14.1 不良反應機制
漆樹酸鈉對家兔致死量為6.67mg/kg。本品內服入丸散常用量0.06~1.08,不入煎劑。漆樹的根莖葉和未成熟果實均含有毒樹脂,常引起中毒及漆性皮炎。其所含的酚類為有毒成分,0.001mg的純漆酚對生漆敏感者可引起皮炎,氫化漆酚0.1mg可引起皮炎。炮制不當內服、過敏體質或皮膚直接接觸生漆可發生中毒。[3]
14.2 臨床表現
過敏者皮膚接觸可出現紅腫、癢痛、丘疹或皰疹,肛門、會陰部皮膚亦可發生丘疹,奇癢。誤服者可產生口腔炎、潰瘍、流涎、嘔吐、腹瀉等,嚴重者產生中毒性腎病。[3]
14.3 治療
干漆中毒的治療要點為[4]:
1.出現接觸性皮炎,可給予抗過敏藥物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阿司咪唑等,必要時也可給予糖皮質激素。
2.適量補液,給予5%葡萄糖液500ml加入維生素C 2.5g靜滴。
3.其他:對癥治療。
15 干漆的藥典標準
15.1 品名
干漆
Ganqi
TOXICODENDRI RESINA
15.2 來源
本品為漆樹科植物漆樹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F.A. Barkl.的樹脂經加工后的干燥品。一般收集盛漆器具底留下的漆渣,干燥。
15.3 性狀
本品呈不規則塊狀,黑褐色或棕褐色,表面粗糙,有蜂窩狀細小孔洞或呈顆粒狀。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具特殊臭氣。
15.4 鑒別
(1)取本品一小塊,置瓷蒸發皿中,點火即燃燒,產生羆煙并發出強烈漆臭。
(2)取本品粉末lg,加乙醇l0ml,置熱水浴中加熱5分鐘,放冷,濾過。取濾液Iml,加三氯化鐵試液1~2滴,顯墨綠色。
15.5 干漆飲片
15.5.1 炮制
取干漆,置火上燒枯;或砸成小塊,置鍋中炒至焦枯黑煙盡,取出,放涼。
15.5.2 性味與歸經
辛,溫;有毒。歸肝、脾經。
15.5.3 功能與主治
破瘀通經,消積殺蟲。用于瘀血經閉,瘸瘕積聚,蟲積腹痛。
15.5.4 用法與用量
2~5g。
15.5.5 注意
孕婦及對漆過敏者禁用。
15.5.6 貯藏
密閉保存,防火。
15.6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6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1.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259.
- ^ [4]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260.
用到中藥干漆的方劑
- 七味干漆散
外臺》卷十七引《崔氏方》:方名:七味干漆散組成:干漆3兩(熬,煙斷),干地黃8兩,芍藥2兩,蓯蓉2兩...
- 雞子丸
拼音:jīzǐwán處方:雞子白3枚,干漆4兩(熬),蠟3兩,粳米粉半斤(1本無干漆)。制法:上四味...
- 干漆湯
拼音:gànqītāng《千金》卷四:干漆湯:處方:干漆1兩,萎蕤1兩,芍藥1兩,細辛1兩,甘草1兩...
- 干漆丸
兩(銼,炒,放冷,出火毒),陳橘皮(去白)半兩,干漆1分(炒去煙,出火毒,存性)。制法:上為末,豬...
- 四炒枳殼丸
0克制法:上藥分作四份,用芫荽子、蘿卜子、小茴、干漆各30克,各炒一份,以枳殼黃色為度,擇出枳殼為末...
- 更多用到中藥干漆的方劑
用到中藥干漆的中成藥
- 調經化瘀丸
100g三棱(醋制)100g莪術(醋制)100g干漆(炭)100g制法:以上十一味,除艾葉炭外,取香...
- 懊憹散
osǎn《外臺》卷二引《范汪方》處方雚蘆10分,干漆2分,萹蓄2分。制法上藥各為細末,和勻。功能主治...
- 醋制香附丸
川芎10g延胡索(醋制)10g烏藥10g紅花9g干漆(炭)10g三棱(醋制)10g莪術(醋制)10g...
- 通經甘露丸
g桃仁(去皮)120g紅花120g牡丹皮120g干漆(煅)120g牛膝120g三棱(麩炒)15g莪術...
- 囊蟲丸
方名:囊蟲丸組成:茯苓5000g,水蛭875g,干漆875g,雷丸2500g,丹皮2500g,黃連1...
- 更多用到中藥干漆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干漆
- 《普濟方》:[卷三百三十三婦人諸疾門]月水不通
候至時。頓然不行。牛膝(半兩)生地黃(三兩取汁)干漆(一兩)上以慢火同煎。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
- 《普濟方》:[卷二百三十九諸蟲門]諸蟲附論
痛吐水。不能食。鶴虱附子(炮裂去皮臍)野狼牙檳榔干漆(搗碎炒令煙出)白術甘草(炙微赤銼)陳銼)野狼飲...
-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豆大。每五十丸,姜湯下。治痰積胃脘作痛。血積失笑干漆,玄胡須醋炒熟。失笑散蒲黃、五靈脂各等分為末。每...
- 《證類本草》:[卷第十二]干漆
干漆味辛,溫,無毒、有毒。主絕傷,補中,續筋骨,填髓腦,安五臟,五緩六急...
- 《雜病廣要》:[臟腑類]蛔蟲
實之分。)蟲藥總考昆按∶古方殺蟲,如雷丸、貫眾、干漆、蠟塵、百部、鉛灰,皆其所常用也。有加附子、干姜...
- 更多古籍中的干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