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4 肝臟的精氣·肝氣
肝氣指肝臟的精氣[1],與肝血相對而言,表現為肝主疏泄和主藏血的功能活動,也指肝的氣機[2] 。
《黃帝內經靈樞·脈度》:“肝氣通于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
5 肝的功能活動·肝氣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丈夫……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
6 病癥名·肝氣
肝氣為病癥名[1]。即肝氣郁結的簡稱[1]。是肝氣疏泄失常所致的病證。見《類證治裁·肝氣肝火肝風》。肝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則經氣逆,證見噯氣,脘腹脹,嘔吐,暴怒脅痛,胸滿不食,飧泄,㿉疝。常見癥狀為兩脅脹痛、胸悶不舒,并兼見一些消化功能紊亂或月經不調癥狀[1]。治宜疏肝解郁,用逍遙散。
7 參考資料
治療肝氣的穴位
- 筋縮
入門》作筋束。屬督脈。筋即筋肉,縮即攣縮,此穴通肝氣,善治筋攣等病,故名筋縮。筋縮穴主要用于心肝及脊...
- 至營
:治療單純性青光眼:主穴取目窗。肝氣郁結者,加太沖、膻中、內關;肝腎兩虛者,加肝俞、腎俞、太溪;心...
- 至榮
:治療單純性青光眼:主穴取目窗。肝氣郁結者,加太沖、膻中、內關;肝腎兩虛者,加肝俞、腎俞、太溪;心...
- 目窗
:治療單純性青光眼:主穴取目窗。肝氣郁結者,加太沖、膻中、內關;肝腎兩虛者,加肝俞、腎俞、太溪;心...
- 至宮
:治療單純性青光眼:主穴取目窗。肝氣郁結者,加太沖、膻中、內關;肝腎兩虛者,加肝俞、腎俞、太溪;心...
- 更多治療肝氣的穴位
治療肝氣的方劑
- 定癇丸
郁結生痰,或因飲食不節,勞力過度,脾濕生痰,一俟肝氣失和,肝風挾痰隨氣上逆,壅閉經絡,阻塞清竅,以致...
- 柴胡抑肝散
棕櫚灰。功能主治:和肝氣,清肝火,養肝血。主婦人因事暴怒,經行氣逆而厥;怒傷肝,肝藏血,因而崩注。...
- 升肝舒郁湯
過,自產門下墜一片,似筋非筋,似肉非肉,用升補肝氣之藥,其證可愈。遂師其意,為制此湯服之。數劑即見...
- 助肝益腦湯
5錢,天門冬3錢,甘草1錢,白芷3分。功效:大補肝氣。主治:肝氣大虛,視物為二。用法用量:水煎服。各...
- 心肝雙解飲
同用,更有奇功。梔子、肉桂,皆是清肝助肝之神品。肝氣既平,則心氣亦定,子母有關切之誼,母安而子未有不...
- 更多治療肝氣的方劑
治療肝氣的中成藥
- 四逆散
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肝氣郁滯者。《傷寒論》方之四逆散具有透解郁熱,疏肝理脾,調和胃氣,和解表里之功效。...
- 鼻炎寧沖劑
定(附錄10頁)。功能與主治:清濕熱,通鼻竅,疏肝氣,健脾胃。用于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竇炎,過敏性鼻炎...
- 乙肝益氣解郁顆粒
拼音:yǐgānyìqìjiěyùkēlì英文:乙肝益氣解郁顆粒藥典標準:品名:乙肝益氣解郁顆粒Yi...
- 寶寶樂
,主要表現為口干、舌紅少津、大便干。3.不適用于肝氣郁滯,主要表現脅肋作脹,脘悶善太息,急躁易怒,或...
- 舒泰丸
.不適用于小兒、年老體弱者,主要表現為身倦乏力,氣短嗜臥,消瘦。4.本品不宜久服,服用三天無效者,...
- 更多治療肝氣的中成藥
肝氣相關藥物
- 胃乃安膠囊
事項】1.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食物。2.不適用于肝氣郁滯,主要表現為急躁易怒,兩脅作脹,噯氣。3.不...
- 逍遙口服液
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用于肝氣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月經不調。【...
- 逍遙合劑
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用于肝氣不舒所致月經不調,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
- 逍遙丸(大蜜丸)
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用于肝氣不舒所致月經不調,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
- 經前平顆粒
。3.伴有月經紊亂或其他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4.青...
- 更多肝氣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肝氣
- 《本草新編》:[卷之二(商集)]芍藥
日腎經之水,原未必大足以生肝木,一時又遇拂抑,則肝氣必傷。夫肝屬木,喜揚而不喜抑者也,今既拂抑而不舒...
- 《本草求真》:[下編卷八主治上]臟腑病癥主藥
陽膽。肝與膽相為表里。膽為甲木。肝為乙木。)謂其肝氣勃勃。猶于百木之挺植。肝血之灌注。猶于百木之敷榮...
- 《辨證錄》:[卷之十一婦人科]調經門(十四則)
,或前或后,無一定之期者,人以為氣血之虛,誰知是肝氣之郁結乎。夫經水出諸腎經,肝為腎之子,肝郁則腎亦...
- 《知醫必辨》:論肝氣(二條)
所致。惟肝一病,即延及他臟。肝位于左,其用在右。肝氣一動,即乘脾土,作痛作脹,甚則作瀉。又或上犯胃土...
- 《辨證錄》:[卷之八]虛損門(十三則)
肝之所以衰旺者,乃腎之故也。腎水生肝木,腎水足而肝氣旺,腎水虛而肝氣衰,故筋衰者必補其肝,而肝衰者必...
- 更多古籍中的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