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gān jī
2 英文參考
gan disease with food stagna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infantile malnutrition[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malnutritional stagna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疳積(gan disease with food stagnation[1])為病證名[2][3]。是指出現飲食積滯的疳證[1]。簡稱疳證[3]。
4 疳積的病因病機
與斷乳過早、飲食不節、久病體弱或病后失調、蟲積等導致的脾胃虛弱,水谷精微無以運化吸收有關[3]。本病類似于小兒營養不良癥[3]。現代醫學認為多由消化不良、營養缺乏、腸寄生蟲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所造成[3]。
疳積多由乳食無度,飲食不節,壅滯中焦,損傷脾胃,不能消磨水谷形成積滯,導致乳食精微無從運化,臟腑肢體失養,身體日見羸瘦,氣陰耗損終成疳證;亦可因飲食不潔,感染蟲疾而耗奪乳食精微,氣血受戢,不能濡養臟腑筋肉,日久成疳。現代醫學認為多因長期喂養不當,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不能維持正常代謝,致使生長發育停滯的慢性營養缺乏癥。
5 疳積的癥狀
好發于幼弱小兒,以面黃肌瘦、飲食反常、腹部膨大、精神萎靡為特征[3]。
臨床初則表現為食欲不振或嗜食異物、身有微熱或午后潮熱、煩躁啼哭、腹瀉腹膨;繼則漸見形體干瘦、腹大臍凸、毛發焦稀、肌膚甲錯、神疲肢軟[3]。
疳積是由多種慢性疾患引起的疾病,以面黃肌瘦、毛發稀疏枯焦、腹部膨隆、精神萎靡為特征。多見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常見于小兒喂養不良、病后失調、慢性腹瀉、腸道寄生蟲等。
6 疳積的辨證分型
疳積以精神疲憊,形體羸瘦,面色萎黃,毛發稀疏干枯為主癥。
脾胃虛弱:兼見便溏,完谷不化,四肢不溫,唇舌色淡,脈細無力者;
蟲毒:兼見嗜食無度或喜食異物,脘腹脹大,時有腹痛,睡中磨牙,舌淡,脈細弦。
7 疳積的治療
針刺治療有一定效果,因寄生蟲、結核等引起的需治療原發病。
7.1 刺灸法
取四縫、足三里、天樞、脾俞、胃俞等穴為主,四縫用三棱針點刺后擠出黃色黏液[3]。蟲積者加百蟲窠;午后潮熱加大椎;嘔吐加內關[3]。
中脘 四縫 足三里
方義
脾胃乃后天之本,若脾胃功能旺盛,則生化之源復。取中脘以和胃理腸,足三里扶土以補中氣;四縫為奇穴,是治療疳疾經驗效穴。
隨證配穴
操作
毫針刺,補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四縫點刺,擠出黃白粘液。10次為一療程。
7.2 割治
于魚際部位嚴格消毒后切開約0.4厘米長切口,摘除皮下脂肪0.3克左右,然后作外科包扎[3]。
7.3 皮膚針法
輕叩脾俞、胃俞、三焦俞、華佗夾脊穴(7~17椎)、足三里、四縫等穴,隔日1次[3]。
選穴
脾俞 胃俞 華佗夾脊穴(第7~12椎)
輕度叩打,每日1次,每次叩打20min。
8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66.
-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92.
治療疳積的穴位
- 四中縫
瘦虛弱等。四縫穴主治小兒疳積、百日咳。四縫穴主治疳積,百日咳,蛔蟲癥等。四縫穴主治小兒疳積、小兒消...
- 四縫
瘦虛弱等。四縫穴主治小兒疳積、百日咳。四縫穴主治疳積,百日咳,蛔蟲癥等。四縫穴主治小兒疳積、小兒消...
- 脊俞
刺脊中。《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風癇癲邪,溫病,積聚下利。《針灸大成》:主風癇,癲邪,黃疸,腹滿,...
- 神宗
刺脊中。《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風癇癲邪,溫病,積聚下利。《針灸大成》:主風癇,癲邪,黃疸,腹滿,...
- 脊中
刺脊中。《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風癇癲邪,溫病,積聚下利。《針灸大成》:主風癇,癲邪,黃疸,腹滿,...
- 更多治療疳積的穴位
治療疳積的方劑
- 肥兒丸
曲、麥芽健脾消食積;檳榔、使君子下氣驅蟲,化積消疳;更用豬膽汁和藥為丸,與黃連為伍增其清熱之力。諸...
- 疳積散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之疳積散具有殺蟲消積之功效。主治:《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之...
- 雞肝散
),白土(即打米光粉)2錢(為末)。功能主治:疳積眼目不明,翳膜蒙瞀。用法用量:上雞肝同2味煮熟,...
- 青金膏
法:上藥為末,水化蟾酥,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治疳積。用法用量:每服2丸,倒流水送下。又水化1丸,注...
- 鲊湯丸
油心),錫末(先將水銀安紙上,溶入挪碎)。主治:疳積。用法用量:每服30丸,薄荷湯送下;如疳積,鲊湯...
- 更多治療疳積的方劑
治療疳積的中成藥
- 肥兒丸
曲、麥芽健脾消食積;檳榔、使君子下氣驅蟲,化積消疳;更用豬膽汁和藥為丸,與黃連為伍增其清熱之力。諸...
- 疳積散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之疳積散具有殺蟲消積之功效。主治:《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之...
- 肥兒寶沖劑
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10頁)。功能與主治利濕消積,驅蟲助食,健脾益氣。用于小兒疳積,暑熱腹瀉,呆...
- 肥兒疳積顆粒
拼音:féiérgānjīkēlì中藥部頒標準:拼音名:Fei‘erGanjiKeli標準編號:WS...
- 防風通圣散
.或洗頭風,或破傷,或中風諸潮搐,并小兒諸疳積熱,或驚風積熱,傷寒疫癘而能辨者;或熱甚怫結而反出不快...
- 更多治療疳積的中成藥
疳積相關藥物
- 健脾消疳丸
指導下應用。3.感冒時不宜服用。4.本品適用于疳積癥見食欲不振、面黃肌瘦、消化不良,腹脹便溏。5....
- 小兒疳積糖
【成份】【性狀】【功能主治】健胃消食,去積驅蟲。用于小兒疳積,消瘦煩燥,食欲不振,夜睡不寧,腹脹嘔吐...
- 利兒康合劑
】【性狀】【功能主治】健脾,消食,開胃。主治小兒疳積。用于脾虛所致的小兒體弱、厭食、多汗、性情焦躁、...
- 肥兒寶顆粒
功能主治】利濕消積,驅蟲助食,健脾益氣。用于小兒疳積,暑熱腹瀉,納呆自汗,煩躁失眠。【規格】每袋(塊...
- 化積口服液
功能主治】健脾導滯,化積除疳。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疳積,癥見面黃肌瘦、腹脹腹痛、厭食或食欲不振、大便失...
- 更多疳積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疳積
- 《兒科要略》:[第三章·兒科特征]第六節·疳證
,項筋舒展無力者,均屬不治。茲將疳之類別如五疳、疳積、雜疳各證,條列于后。一、五疳疳證名目繁多,而治...
- 《幼幼新書》:[卷第二十六]疳積第五
茅先生∶有小兒中疳積候。面帶青黃色,身瘦肚膨脹,頭發立,渾身或熱,肚中微痛。此因疳盛而傳此候。所治者...
- 《古今醫鑒》:[卷之十三]諸疳
。治宜理脾胃,消積化蟲,清熱止瀉住痢。以肥兒丸、疳積餅為主,此二方不問諸疳冷熱,服之最效。大抵疳之為...
- 《醫原》:[卷下]兒科論
、整琥珀、整塊朱砂,取其氣,不取其質,自無流弊。疳積一證,鞠通先生謂疳者干也,干生于濕,與內傷飲食痙...
- 《幼科證治準繩》:[集之八·脾臟部(下)疳]通治一切疳方
、砂仁,不熱不寒,補不致滯,消不致耗,至穩至妥。疳積散治乳病乳,夾乳夾食,大病之后飲食失調,平居飲食...
- 更多古籍中的疳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