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肝火指肝氣亢盛的熱象。多因七情過極、肝郁化火,或肝經蘊熱所致。癥見頭暈、面紅、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邊尖紅、脈弦數;甚或昏厥、發狂、嘔血等。治宜平肝瀉火。[1]
4 參考資料
治療肝火的穴位
- 解溪
火乃木之子,應五臟之心,故瀉之可清肝火、瀉心火,以治療陽明經熱或肝火上擾引起的頭痛、眩暈及心火熾盛和...
- 鞋帶
火乃木之子,應五臟之心,故瀉之可清肝火、瀉心火,以治療陽明經熱或肝火上擾引起的頭痛、眩暈及心火熾盛和...
- 草鞋帶
火乃木之子,應五臟之心,故瀉之可清肝火、瀉心火,以治療陽明經熱或肝火上擾引起的頭痛、眩暈及心火熾盛和...
- 分肉
下約1橫指處,按之有條索狀壓痛或敏感處)、陽輔。肝火偏盛者,配太沖、丘墟;痰多者,取中脘、豐隆;久痛...
- 陽輔
下約1橫指處,按之有條索狀壓痛或敏感處)、陽輔。肝火偏盛者,配太沖、丘墟;痰多者,取中脘、豐隆;久痛...
- 更多治療肝火的穴位
治療肝火的方劑
- 左金丸
現代常用于治療食道炎、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屬肝火犯胃者。實驗研究本方對胃黏膜損傷具有明顯的保護作...
- 羚羊角散
錢,石膏3錢,川貝母1錢,竹葉20片。功能主治:肝火上升,衄血牙宣。摘錄:《醫方簡義》卷二《圣惠》卷...
- 抑青丸
丸組成:黃連(吳茱湯潤1宿)。功效:瀉肝火。主治:肝火脅痛,肝厥頭痛,痛在巔頂者。用法用量:口服。制...
- 桑丹瀉白湯
枚(切碎)大蜜棗1枚(對擘)功能主治:清肝火,瀉肺熱。治肝火灼肺,咳則脅痛,不能轉側,甚則咯血,或...
- 古萸連丸
服五十丸,白水送下。功能主治:功能清瀉肝火,降逆止嘔。治肝火犯胃,脅肋脹痛,嘔吐吞酸,嘈雜噯氣,口...
- 更多治療肝火的方劑
治療肝火的中成藥
- 左金丸
現代常用于治療食道炎、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屬肝火犯胃者。實驗研究本方對胃黏膜損傷具有明顯的保護作...
- 碧玉散
錄10頁)功能與主治:清煮熱,平肝火。用于煮熱蘊積,煩渴引飲,肝火旺盛,小便短赤。用法與用量:布包...
- 牛黃降壓丸
薄荷、郁金。功能主治:功能清心化痰,鎮靜降壓。治肝火旺盛,頭暈目眩,煩躁不安,或痰火壅盛,及高血壓。...
- 瀉青丸
而折之使下也。羌活氣雄,防風善散,故能搜肝風而散肝火,所以從其性而升之于上也。少陽火郁多煩躁,梔子能...
- 心痛康膠囊
,舌質暗有瘀點或瘀斑,脈弦細澀。注意事項:1.凡肝火亢盛或虛陽上亢而頭目眩暈脹痛者慎用。2.服藥期間...
- 更多治療肝火的中成藥
肝火相關藥物
- 降壓袋泡茶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平肝明目。用于高血壓病屬肝火亢盛的頭痛、眩暈、目脹牙痛等癥。【規格】每袋裝2...
- 碧玉散
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清暑熱,平肝火。用于暑熱蘊積,煩渴引飲,肝火旺盛,小便短赤。【用法與用量】布...
- 海蛤散
為咳嗽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化痰清肝。用于肝火內盛所至的咳嗽痰多。【用法與用量】布包煎服,一次...
- 黃連羊肝丸
視疲勞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瀉火明目。用于肝火旺盛,目赤腫痛,視物昏暗,羞明流淚,胬肉攀睛。【...
- 左金片
【性狀】【功能主治】瀉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火犯胃,脘脅疼痛,口苦嘈雜,嘔吐酸水,不喜熱飲。【...
- 更多肝火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肝火
- 《證治準繩·女科》:[卷之二雜癥門上]中風
謂風中于臟,以為不治。余診之,左關弦洪而數,此屬肝火血燥也,遂用六味丸加五味子、麥門、芎、歸,一劑而...
- 《女科證治準繩》:[卷之二雜癥門上]中風
謂風中于臟,以為不治。余診之,左關弦洪而數,此屬肝火血燥也,遂用六味丸加五味子、麥門、芎、歸,一劑而...
- 《古今名醫匯粹》:[卷八病能集六(婦人治例四篇)]女科三
,宜清膀胱,用逍遙散。或遺尿不禁,或為頻數,此是肝火血熱,用加味逍遙散。若胸滿腹脹,小便不通,遍身浮...
- 《明醫雜著》:[卷之四]風癥
反痛不能伸,手指俱攣。余曰∶麻屬氣虛,誤服前藥,肝火熾盛,肝血干涸,筋無所養,虛而攣耳!當補脾肺、滋...
- 《保嬰撮要》:[卷十四]下疳陰痿
下疳陰痿,皆屬肝火濕熱,或稟賦肝經陰虛。腫痛發熱者,肝火濕熱也,先用加味小柴胡湯,再用龍膽瀉肝湯。腫...
- 更多古籍中的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