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fēng tuán
2 英文參考
wind patche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urticari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wheal[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癥狀名·風團
風團(wheal)為癥狀名,是指皮膚上限局性水腫隆起,皮膚損害時起時伏,消退后不留痕跡,發作時伴有瘙癢的表現[1]。風團由風邪所致。色紅為風熱,色白為風寒。
4 病名·風團
隱疹又名風瘙癮疹、風疹塊[3]。指發生于皮膚表面的斑丘狀疹子,瘙癢,大小不一,常堆累成團塊,融連成片,驟然發生,或迅速消退而不留痕跡[4]。因內蘊濕熱,復感風寒,郁于皮膚腠理而發;或由于對某些物質過敏所致[3]。皮膚出現大小不等的風團,小如麻粒、大如豆瓣,甚則成塊成片,劇烈瘙癢,時隱時現[3]。如疹色紅赤,灼熱、舌紅、脈浮數者,屬風熱;疹色淡白、惡風、舌苔薄白、脈浮緊者,屬風寒;反復發作,經久不愈,多為氣血虧虛[3]。風熱者,內服消風散;風寒者內服荊防敗毒散;日久反復發作氣血虛弱者,服當歸飲子加減[3]。外用香樟木或蠶砂,1~2兩,煎湯熏洗,或用百部適量酒浸外搽[3]。
詳見隱疹條。
5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4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61.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治療風團的方劑
- 破根散
治》:方名:破根散組成:南星5分,冰片少許。主治:中風團證,口噤不開。用法用量:以中指點未,擦牙根。...
- 荊防方
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加減:惡寒重,發熱輕,風團皮損偏白者,去薄荷,重用荊芥,加干姜皮;兼吐瀉、...
- 加減升麻葛根湯
治陽明風熱證,怕冷,口干,大便溏稀,全身有瘙癢性風團,丘疹,水皰皮損,脈滑,少力,舌薄黃白苔。各家論...
- 治風劑
止痙藥為主配伍組成,具有疏散外風或平熄內風的作用,治療風證方劑的統稱。分疏散外風劑、平熄內風劑等。...
- 雙解風濕湯
錄》卷五:組成:茯苓1兩,薏仁1兩,柴胡2錢,防風1錢,甘草1錢。功效:雙解風濕。主治:傷風8-9...
- 更多治療風團的方劑
治療風團的穴位
- 鬼穴
信)、隱白(鬼壘)、大陵(鬼心)、申脈(鬼路)、風府(鬼枕)、頰車(鬼床)、承漿(鬼市)、勞宮(鬼...
- 惺惺
仁宗開眼喜曰:好惺惺。自此以后,此穴即名惺惺,即風府。”風府為經穴名(FēngfǔGV16)。出《...
- 曹溪
文:FēngfǔGV16概述:曹溪為經穴別名,即風府。出《普濟本事方》。風府為經穴名(Fēngfǔ...
- 鬼枕
文:FēngfǔGV16概述:鬼枕為經穴別名,即風府。出《備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針有十三穴...
- 風門
BL12;fēngmén;B12;BL12概述:風門:1.經穴名;2.小兒面部望診的部位。經穴名·...
- 更多治療風團的穴位
治療風團的中成藥
- 烏蛇止癢丸
用于風濕熱邪蘊于肌膚所致的癮疹、風瘙癢,癥見皮膚風團色紅、時隱時現、瘙癢難忍,或皮膚瘙癢不止、皮膚干...
- 冠心寧注射液
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注意事項:1.偶見蕁麻疹、風團、血管性神經水腫、過敏性哮喘。2.不宜在同一容器...
- 醒腦靜注射液
抽搐、昏迷、肢體麻木、煩躁等。6.皮膚及其附件:風團樣皮疹、丘疹、紅斑等。7.胃腸道系統:惡心、嘔吐...
- 風濕祛痛膠囊
拼音:fēngshīqūtòngjiāonáng英文:風濕祛痛膠囊說明書:藥品名稱:風濕祛痛膠囊劑型...
- 羊癇風丸
拼音:yángxiánfēngwán英文:羊癇風丸中藥部頒標準:別名/通用名:羊癇風藥拼音名:Yan...
- 更多治療風團的中成藥
風團相關藥物
- 碘化鉀片
、顏面部、口唇、舌或喉部水腫,也可出現皮膚紅斑或風團、發熱、不適。(2)關節疼痛、嗜酸細胞增多、淋巴...
- 復方碘口服溶液
、顏面部、口唇、舌或喉部水腫,也可出現皮膚紅斑或風團、發熱、不適。(2)關節疼痛、嗜酸細胞增多、淋巴...
- 注射用門冬酰胺酶
為2.0單位)做皮試,至少觀察1小時,如有紅斑或風團極為皮試陽性反應。患者必須皮試陰性才能接受本品治...
- 米諾地爾酊
激性皮炎(紅腫、皮屑和灼痛),非特異性過敏反應,風團,過敏性鼻炎,面部腫脹,過敏,氣短,頭痛,神經炎...
- 米諾地爾凝膠
激性皮炎(紅腫、皮屑和灼痛),非特異性過敏反應,風團,過敏性鼻炎,面部腫脹,過敏,氣短,頭痛,神經炎...
- 更多風團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風團
- 《瘋門全書》:[麻瘋三十六種辨癥圖說]紫HT瘋
塊。或有紅塊。內紅外白。時浮時沉。或出風珠。或出風團。用前方主之。此似麻瘋。而實非麻瘋也。《瘋門全書...
- 《普濟方》:[卷一百十五諸風門]諸風雜治
白丸子方(出圣惠方)治一切風。附子(半生半炮去皮臍)白附子(半生半炮)半夏(湯洗七遍)天南星(熱水...
-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制法俱見本草)風飄浩蕩之氣,無處不中;頭面諸陽之會,有風先入。防風省風,莫要于順氣導痰;古防風湯...
- 《普濟方》:[卷一百十六諸風門]諸風雜治
菊花煎(出圣惠方)治一切風。其效如神。甘菊花(蒸濕搗如膏)枸杞子(爛搗)神曲(炒微黃搗末各二斤)生...
- 《雜病廣要》:[外因類]中風
中風之病,《內經》有仆擊偏枯之名,而迨至張夫子,其證始了。金元以降,其說紛拿,張會卿別立非風一門,...
- 更多古籍中的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