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風濕湯
摘要:《醫方類聚》卷九十八引《施園端效方》:風濕湯處方附子(炮,去皮)白術甘草當歸(焙)防風桂枝薏仁各30克乳香沒藥茯苓各15克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主治風寒濕痹,腳氣筋攣,著床不能行步。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時和滓溫服,日三夜一。摘錄《醫方類聚》卷九十八引《施園端效方》《醫方類聚》卷九十八引《施圓端效方》:風濕湯處方附子(炮,去皮)1兩,白術1兩,甘草1兩,當歸(焙)1兩,防風1兩,桂枝1兩,薏苡仁1兩,乳香半兩,沒藥半兩,茯苓半兩。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風寒濕痹,腳氣筋攣,著床不能行走。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日3夜1。摘錄《醫方類聚》卷九十八引《施圓端效方》《普濟方》卷一八五組成當歸半兩,芍藥半兩,麻黃(去根節)半兩,白術半兩,甘草(炙)半兩,川烏(炮,去皮)1兩。主治風寒濕痹,腰腳疼,著床不能走;婦人產后血氣虛損,傷風寒濕,口急項強,腰腳疼痹。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日3次。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訂于2009/12/10 22:23:52 453字 ]
相關詞條:
- 風濕熱
加減。銀花15g,連翹15g,薄荷6g,炒牛蒡子9g,板藍根30g,蘆根30g。加減:咽喉腫痛重者,加浙貝母、射干、杏仁、僵蠶。發熱重者加葛根、柴胡、黃芩,重用生石膏。關節紅腫疼痛明顯者,用白虎桂枝湯加減:生石膏、知母、桂枝、白芍、忍冬藤、炒桑枝、丹皮、晚蠶砂、老鸛草等。熱毒熾盛者,酌選清瘟敗毒飲或化斑湯加減。兼濕盛者,可酌加用藿樸夏苓湯。風邪偏盛者,加用防風、秦艽、孺薟草、威靈仙等。臨床體會:...
- 急性風濕病
加減。銀花15g,連翹15g,薄荷6g,炒牛蒡子9g,板藍根30g,蘆根30g。加減:咽喉腫痛重者,加浙貝母、射干、杏仁、僵蠶。發熱重者加葛根、柴胡、黃芩,重用生石膏。關節紅腫疼痛明顯者,用白虎桂枝湯加減:生石膏、知母、桂枝、白芍、忍冬藤、炒桑枝、丹皮、晚蠶砂、老鸛草等。熱毒熾盛者,酌選清瘟敗毒飲或化斑湯加減。兼濕盛者,可酌加用藿樸夏苓湯。風邪偏盛者,加用防風、秦艽、孺薟草、威靈仙等。臨床體會:...
- 急性風濕性多關節炎
加減。銀花15g,連翹15g,薄荷6g,炒牛蒡子9g,板藍根30g,蘆根30g。加減:咽喉腫痛重者,加浙貝母、射干、杏仁、僵蠶。發熱重者加葛根、柴胡、黃芩,重用生石膏。關節紅腫疼痛明顯者,用白虎桂枝湯加減:生石膏、知母、桂枝、白芍、忍冬藤、炒桑枝、丹皮、晚蠶砂、老鸛草等。熱毒熾盛者,酌選清瘟敗毒飲或化斑湯加減。兼濕盛者,可酌加用藿樸夏苓湯。風邪偏盛者,加用防風、秦艽、孺薟草、威靈仙等。臨床體會:...
- 小兒風濕熱
拼音:xiǎoérfēngshīrè概述:風濕熱(rheumaticfever)是兒科常見的危害學齡期兒童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變是全身性結締組織的非化膿性炎癥,主要侵犯心臟和關節,其它器官如腦、皮膚、漿膜、血管等均可受累,但以心臟損害最為嚴重且多見。有時首次發作即可使心臟受損,反復發作可使三分之二的病兒遺留慢性心瓣膜病。診斷:風濕熱的診斷主要依靠綜合臨床表現。由于缺乏特殊診斷方法,目前仍...
- 老年人類風濕性關節炎
ǎoniánrénlèifēngshīxìngguānjiēyán疾病別名老年類風濕性關節炎,老年人類風濕,老年人頑痹,老年人尪痹,老年人歷節,老年人周痹,senilearthritispauperum,senilepolyarthritisdestruens疾病代碼ICD:M06.8疾病分類風濕免疫科疾病概述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以對稱性,進行性及侵蝕性的...
- 巨細胞動脈炎和風濕性多肌痛
antcellarteritisandpolymyalgiarheumatica別名:顳動脈炎,肉芽腫性血管炎,顱動脈炎,temporalarteritis,cranialarteritis分類:風濕科彌漫性結締組織病血管炎與血管病ICD號:M31.5流行病學:巨細胞動脈炎(GCA)和風濕性多肌痛(PMR)發病具有人種和年齡的特點。二者主要見于歐美的白種人,其他人種發病相對較少。巨細胞動脈炎(G...
- 類風濕性關節炎
前尚不清楚。類風關屬中醫的“痹癥”范疇,其臨床特征則與“歷節病”、“白虎歷節風”較為相似。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方論》中,對“歷節病”的主要病因、臨床表現及治療方藥已有較系統的論述。其中所載桂枝芍藥湯、烏頭湯、越婢加術湯等方因其療效顯著,至今仍被沿用。繼后,在唐代《備急千金要方》、明代《普濟方》、清代《張氏醫通》等著作中,對本病關節晚期變形的特點均有形象的描述,并收載了治療歷節病的各類藥物處方及...
- 類風濕關節炎
前尚不清楚。類風關屬中醫的“痹癥”范疇,其臨床特征則與“歷節病”、“白虎歷節風”較為相似。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方論》中,對“歷節病”的主要病因、臨床表現及治療方藥已有較系統的論述。其中所載桂枝芍藥湯、烏頭湯、越婢加術湯等方因其療效顯著,至今仍被沿用。繼后,在唐代《備急千金要方》、明代《普濟方》、清代《張氏醫通》等著作中,對本病關節晚期變形的特點均有形象的描述,并收載了治療歷節病的各類藥物處方及...
- RA
前尚不清楚。類風關屬中醫的“痹癥”范疇,其臨床特征則與“歷節病”、“白虎歷節風”較為相似。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方論》中,對“歷節病”的主要病因、臨床表現及治療方藥已有較系統的論述。其中所載桂枝芍藥湯、烏頭湯、越婢加術湯等方因其療效顯著,至今仍被沿用。繼后,在唐代《備急千金要方》、明代《普濟方》、清代《張氏醫通》等著作中,對本病關節晚期變形的特點均有形象的描述,并收載了治療歷節病的各類藥物處方及...
- 中醫醫院風濕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
民族醫醫院風濕病科建設與管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藥管理部門另行制定。第三十六條本指南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解釋。第三十七條本指南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附件:中醫醫院風濕病科常用方劑目錄:1.八珍湯(《正體類要》)2.白虎湯(《傷寒論》)3.百合固金湯(《慎齋遺書》)4.白虎加桂枝湯(《醫宗金鑒》)5半夏瀉心湯(《傷寒論》)6.半夏厚樸湯(《金匱要略》)7.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8.補中益...
- 復發性風濕病
疾病名稱:復發性風濕病英文名稱:palindromicrheumatism別名:Hench-Rosenberg綜合征;Hench綜合征;發作性風濕癥;復發性風濕癥;反應型風濕癥;回紋型風濕癥分類:風濕科遺傳及先天性異常ICD號:M12.3流行病學:復發性風濕病多見于30~60歲人群,偶爾亦可在兒童期發病。同一家族中可有多人發病。男女發病機會均等。病因:目前有關復發性風濕病的病因所知不多,有人認為...
- Hench綜合征
疾病名稱:復發性風濕病英文名稱:palindromicrheumatism別名:Hench-Rosenberg綜合征;Hench綜合征;發作性風濕癥;復發性風濕癥;反應型風濕癥;回紋型風濕癥分類:風濕科遺傳及先天性異常ICD號:M12.3流行病學:復發性風濕病多見于30~60歲人群,偶爾亦可在兒童期發病。同一家族中可有多人發病。男女發病機會均等。病因:目前有關復發性風濕病的病因所知不多,有人認為...
- Hench-Rosenberg綜合征
疾病名稱:復發性風濕病英文名稱:palindromicrheumatism別名:Hench-Rosenberg綜合征;Hench綜合征;發作性風濕癥;復發性風濕癥;反應型風濕癥;回紋型風濕癥分類:風濕科遺傳及先天性異常ICD號:M12.3流行病學:復發性風濕病多見于30~60歲人群,偶爾亦可在兒童期發病。同一家族中可有多人發病。男女發病機會均等。病因:目前有關復發性風濕病的病因所知不多,有人認為...
- 發作性風濕癥
疾病名稱:復發性風濕病英文名稱:palindromicrheumatism別名:Hench-Rosenberg綜合征;Hench綜合征;發作性風濕癥;復發性風濕癥;反應型風濕癥;回紋型風濕癥分類:風濕科遺傳及先天性異常ICD號:M12.3流行病學:復發性風濕病多見于30~60歲人群,偶爾亦可在兒童期發病。同一家族中可有多人發病。男女發病機會均等。病因:目前有關復發性風濕病的病因所知不多,有人認為...
- 回紋型風濕癥
疾病名稱:復發性風濕病英文名稱:palindromicrheumatism別名:Hench-Rosenberg綜合征;Hench綜合征;發作性風濕癥;復發性風濕癥;反應型風濕癥;回紋型風濕癥分類:風濕科遺傳及先天性異常ICD號:M12.3流行病學:復發性風濕病多見于30~60歲人群,偶爾亦可在兒童期發病。同一家族中可有多人發病。男女發病機會均等。病因:目前有關復發性風濕病的病因所知不多,有人認為...
- 反應型風濕癥
疾病名稱:復發性風濕病英文名稱:palindromicrheumatism別名:Hench-Rosenberg綜合征;Hench綜合征;發作性風濕癥;復發性風濕癥;反應型風濕癥;回紋型風濕癥分類:風濕科遺傳及先天性異常ICD號:M12.3流行病學:復發性風濕病多見于30~60歲人群,偶爾亦可在兒童期發病。同一家族中可有多人發病。男女發病機會均等。病因:目前有關復發性風濕病的病因所知不多,有人認為...
- 復發性風濕癥
疾病名稱:復發性風濕病英文名稱:palindromicrheumatism別名:Hench-Rosenberg綜合征;Hench綜合征;發作性風濕癥;復發性風濕癥;反應型風濕癥;回紋型風濕癥分類:風濕科遺傳及先天性異常ICD號:M12.3流行病學:復發性風濕病多見于30~60歲人群,偶爾亦可在兒童期發病。同一家族中可有多人發病。男女發病機會均等。病因:目前有關復發性風濕病的病因所知不多,有人認為...
- 外感腰痛
痛。見《癥因脈治·腰痛總論》。主要有風濕腰痛、寒濕腰痛、濕熱腰痛三種。另有風腰痛、風寒腰痛、風熱腰痛、濕腰痛等也屬外感腰痛。一般以實癥居多。治療以祛邪通絡為主。風濕腰痛·外感腰痛:風濕腰痛為病證名。見《諸病源候論·腰背病諸候》。多因風濕乘襲,留滯經絡所致。癥見腰背重痛,轉側不利;或見發熱惡寒,自汗身重;或見浮腫,脈多浮澀。治宜祛風化濕。可用羌活敗毒散、獨活秦艽湯、五加皮湯等方。本證可見于肌纖維組織...
- 風濕性心臟病
載:“脈痹不己,復感于邪,內舍于心。”“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可見對本病之病因病機、證候、特征已有一定認識。之后,張仲景應用辨證施治的原則,制定了一些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方劑,如真武湯、苓桂術甘湯等。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將心瘁證出現的證候特征分成心悸、喘哮、水忡等幾個階段進行論述,與本病臨床表現頗相類似。宋代陳無擇、清代沉金鰲等醫家分別對本病病理機制及癥候特征的描述,增添...
- RHD
載:“脈痹不己,復感于邪,內舍于心。”“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可見對本病之病因病機、證候、特征已有一定認識。之后,張仲景應用辨證施治的原則,制定了一些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方劑,如真武湯、苓桂術甘湯等。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將心瘁證出現的證候特征分成心悸、喘哮、水忡等幾個階段進行論述,與本病臨床表現頗相類似。宋代陳無擇、清代沉金鰲等醫家分別對本病病理機制及癥候特征的描述,增添...
- 風心病
載:“脈痹不己,復感于邪,內舍于心。”“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可見對本病之病因病機、證候、特征已有一定認識。之后,張仲景應用辨證施治的原則,制定了一些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方劑,如真武湯、苓桂術甘湯等。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將心瘁證出現的證候特征分成心悸、喘哮、水忡等幾個階段進行論述,與本病臨床表現頗相類似。宋代陳無擇、清代沉金鰲等醫家分別對本病病理機制及癥候特征的描述,增添...
- 風濕
oiddisease;rheumatalgia;概述:風濕為病名。人體感受風、寒、濕邪而致身痛或身重、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為主癥的一種疾病:風濕指人體感受風、寒、濕邪而致身痛或身重、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為主癥的一種疾病。《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于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又:“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
- 風濕性邊緣性紅斑
拼音:fēngshīxìngbiānyuánxìnghóngbān英文:erythemamarginatumrheumatieum概述:風濕性邊緣性紅斑(erythemamarginatumrheumatieum)為風濕熱的主要癥狀,與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皮損有兩種形態:一種為扁平型,即環形風濕性紅斑;另一型為隆起型,即邊緣性紅斑。皮損呈環形、弧形。可擴大呈多環形或網狀,損害擴展迅速,于數小...
- 老年人風濕性心臟病
artdisease)。臨床最常見的為二尖瓣和主動脈瓣病變。老年人風濕性心臟病多為青年時期患病延續到老年,極少數為晚年發病。老年人風濕性心臟病可以沒有或很少有臨床癥狀,也可有進行性心臟損害,還可因風濕活動、高血壓、冠心病和感染等因素使癥狀加重。老年有風濕活動時可表現為心臟炎-心動過速、新的雜音出現、心電圖變化以及血沉增快等,也可有關節炎,但環形紅斑、舞蹈病和皮下結節在老年患者中較少見。本病患者能...
- 老年風濕性心臟病
artdisease)。臨床最常見的為二尖瓣和主動脈瓣病變。老年人風濕性心臟病多為青年時期患病延續到老年,極少數為晚年發病。老年人風濕性心臟病可以沒有或很少有臨床癥狀,也可有進行性心臟損害,還可因風濕活動、高血壓、冠心病和感染等因素使癥狀加重。老年有風濕活動時可表現為心臟炎-心動過速、新的雜音出現、心電圖變化以及血沉增快等,也可有關節炎,但環形紅斑、舞蹈病和皮下結節在老年患者中較少見。本病患者能...
- 狗脊
加。(《中華本草》)實驗表明,狗脊及其不同炮制品均能對抗凝血酶誘導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而砂燙品的作用最強。狗脊的用法用量:《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6~12g。《中藥大辭典》:內服:煎湯,1.5~3錢;熬膏或入丸劑。外用:煎水洗。《中華本草》: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口搗爛敷。狗脊的使用禁忌:《中藥大辭典》:陰虛有熱,小便不利者慎服。《中華本草》:腎虛有熱,...
- 金毛狗脊
加。(《中華本草》)實驗表明,狗脊及其不同炮制品均能對抗凝血酶誘導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而砂燙品的作用最強。狗脊的用法用量:《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6~12g。《中藥大辭典》:內服:煎湯,1.5~3錢;熬膏或入丸劑。外用:煎水洗。《中華本草》: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口搗爛敷。狗脊的使用禁忌:《中藥大辭典》:陰虛有熱,小便不利者慎服。《中華本草》:腎虛有熱,...
- 特發性關節痛綜合征
拼音:tèfāxìngguānjiētòngzōnghézhēng疾病別名風濕痛癥,良性關節痛,不明原因關節痛疾病代碼ICD:M25.8疾病分類風濕免疫科疾病概述特發性關節痛綜合征(idiopathicarthralgiasyndrome,IAS)是原因未明,以風、寒、濕環境因素及體力負荷為主要危險因子,以膝、腰椎等多關節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無異常所見的一種良性風濕性綜合征,亦...
- 腰痛·風濕證
所致。腰痛·風濕證的癥狀:腰痛·風濕證患者腰背重痛,轉側不利;或發熱惡寒,自汗身重;或浮腫,脈浮澀。腰痛·風濕證的治療:治法:腰痛·風濕證治宜祛風化濕。方藥治療:腰痛·風濕證可用羌活敗毒散、獨活秦艽湯、五加皮湯等方治療。關于腰痛:腰痛(lumbago)為病證名。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又名腰脊痛(出《黃帝內經素問·標本病傳論》)。是指以腰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側,...
- 豨薟
性味歸經:豨薟草味辛、苦,性寒;入肝、腎經。豨薟草的功效與主治:豨薟草具有祛風濕,利關節,降血壓的功效:豨薟草治風濕痹痛,腰膝無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壓病,瘧疾,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豨薟草治療瘡腫毒,搗爛敷,風疹濕癢:煎水洗。豨薟草的化學成分:兩種豨薟均含有效成分豨薟苦味苷(Darutoside)。腺梗豨薟還含豨薟苦味四醇(Primara-8(14)-...
- 豨薟草
性味歸經:豨薟草味辛、苦,性寒;入肝、腎經。豨薟草的功效與主治:豨薟草具有祛風濕,利關節,降血壓的功效:豨薟草治風濕痹痛,腰膝無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壓病,瘧疾,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豨薟草治療瘡腫毒,搗爛敷,風疹濕癢:煎水洗。豨薟草的化學成分:兩種豨薟均含有效成分豨薟苦味苷(Darutoside)。腺梗豨薟還含豨薟苦味四醇(Primara-8(14)-...
- 風濕性多肌病
它們分屬獨立性疾病。風濕性多肌痛對糖皮質激素治療有良好反應,可作為診斷性治療指標。疾病名稱:風濕性多肌痛英文名稱:polymyalgiarheumatica別名:風濕性多發性肌痛;風濕性多肌病分類:風濕科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炎性肌病ICD號:M35.3流行病學:風濕性多肌痛(polymyalgiarheumatica,PMR),1957年由Barber首次提出,本病肯定與年齡有關,多見于50歲以上的老...
- 風濕性多發性肌痛
它們分屬獨立性疾病。風濕性多肌痛對糖皮質激素治療有良好反應,可作為診斷性治療指標。疾病名稱:風濕性多肌痛英文名稱:polymyalgiarheumatica別名:風濕性多發性肌痛;風濕性多肌病分類:風濕科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炎性肌病ICD號:M35.3流行病學:風濕性多肌痛(polymyalgiarheumatica,PMR),1957年由Barber首次提出,本病肯定與年齡有關,多見于50歲以上的老...
- PMR
它們分屬獨立性疾病。風濕性多肌痛對糖皮質激素治療有良好反應,可作為診斷性治療指標。疾病名稱:風濕性多肌痛英文名稱:polymyalgiarheumatica別名:風濕性多發性肌痛;風濕性多肌病分類:風濕科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炎性肌病ICD號:M35.3流行病學:風濕性多肌痛(polymyalgiarheumatica,PMR),1957年由Barber首次提出,本病肯定與年齡有關,多見于50歲以上的老...
- 風濕性多肌痛
它們分屬獨立性疾病。風濕性多肌痛對糖皮質激素治療有良好反應,可作為診斷性治療指標。疾病名稱:風濕性多肌痛英文名稱:polymyalgiarheumatica別名:風濕性多發性肌痛;風濕性多肌病分類:風濕科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炎性肌病ICD號:M35.3流行病學:風濕性多肌痛(polymyalgiarheumatica,PMR),1957年由Barber首次提出,本病肯定與年齡有關,多見于50歲以上的老...
- 類風濕關節炎-肺塵沉著癥候群
終身。疾病名稱:卡普蘭綜合征英文名稱:Caplansyndrome別名:硅沉著病關節炎;卡普蘭氏綜合征;卡普蘭綜合癥;類風濕塵肺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塵肺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肺塵沉著癥候群分類:風濕科關節滑膜炎及其周圍組織病類風濕關節病ICD號:M05.1流行病學:1953年,英國的Caplan發現塵肺煤礦工人合并有類風濕關節炎。Miall(1955)對15歲以上男性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
- 硅沉著病關節炎
終身。疾病名稱:卡普蘭綜合征英文名稱:Caplansyndrome別名:硅沉著病關節炎;卡普蘭氏綜合征;卡普蘭綜合癥;類風濕塵肺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塵肺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肺塵沉著癥候群分類:風濕科關節滑膜炎及其周圍組織病類風濕關節病ICD號:M05.1流行病學:1953年,英國的Caplan發現塵肺煤礦工人合并有類風濕關節炎。Miall(1955)對15歲以上男性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
- 類風濕關節炎-塵肺綜合征
終身。疾病名稱:卡普蘭綜合征英文名稱:Caplansyndrome別名:硅沉著病關節炎;卡普蘭氏綜合征;卡普蘭綜合癥;類風濕塵肺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塵肺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肺塵沉著癥候群分類:風濕科關節滑膜炎及其周圍組織病類風濕關節病ICD號:M05.1流行病學:1953年,英國的Caplan發現塵肺煤礦工人合并有類風濕關節炎。Miall(1955)對15歲以上男性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
- 類風濕塵肺綜合征
終身。疾病名稱:卡普蘭綜合征英文名稱:Caplansyndrome別名:硅沉著病關節炎;卡普蘭氏綜合征;卡普蘭綜合癥;類風濕塵肺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塵肺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肺塵沉著癥候群分類:風濕科關節滑膜炎及其周圍組織病類風濕關節病ICD號:M05.1流行病學:1953年,英國的Caplan發現塵肺煤礦工人合并有類風濕關節炎。Miall(1955)對15歲以上男性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
- 卡普蘭綜合癥
終身。疾病名稱:卡普蘭綜合征英文名稱:Caplansyndrome別名:硅沉著病關節炎;卡普蘭氏綜合征;卡普蘭綜合癥;類風濕塵肺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塵肺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肺塵沉著癥候群分類:風濕科關節滑膜炎及其周圍組織病類風濕關節病ICD號:M05.1流行病學:1953年,英國的Caplan發現塵肺煤礦工人合并有類風濕關節炎。Miall(1955)對15歲以上男性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
- 卡普蘭綜合征
終身。疾病名稱:卡普蘭綜合征英文名稱:Caplansyndrome別名:硅沉著病關節炎;卡普蘭氏綜合征;卡普蘭綜合癥;類風濕塵肺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塵肺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肺塵沉著癥候群分類:風濕科關節滑膜炎及其周圍組織病類風濕關節病ICD號:M05.1流行病學:1953年,英國的Caplan發現塵肺煤礦工人合并有類風濕關節炎。Miall(1955)對15歲以上男性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
- 卡普蘭氏綜合征
終身。疾病名稱:卡普蘭綜合征英文名稱:Caplansyndrome別名:硅沉著病關節炎;卡普蘭氏綜合征;卡普蘭綜合癥;類風濕塵肺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塵肺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肺塵沉著癥候群分類:風濕科關節滑膜炎及其周圍組織病類風濕關節病ICD號:M05.1流行病學:1953年,英國的Caplan發現塵肺煤礦工人合并有類風濕關節炎。Miall(1955)對15歲以上男性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
- 風濕病
拼音:fēngshībìng風濕病(rheumatism)是一種與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的變態反應性疾病。病變主要累及全身結締組織,呈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膠原纖維發生纖維素樣變性。本病為結締組織病(connectivetissuedisease)即膠原病的一種。心臟、關節和血管最常被累及,以心臟病變最為嚴重。急性期稱為風濕熱(rheumaticfever),臨床上,除有心臟和關節癥狀外,...
- 風濕頭痛
肢困重,納呆胸悶。濕邪內蘊,不能分清泌濁,故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膩,脈濡均為濕濁中阻之象。風濕頭痛的治療:治法:祛風勝濕風濕頭痛的方藥治療:風濕頭痛治宜祛風化濕,可用玉壺丸、加減神術散、羌活勝濕湯等方。可用羌活勝濕湯加減。方中用羌活、獨活、川芎、防風、蔓荊子、藁本等辛溫藥重在祛風以勝濕,為治風濕外感頭痛之主藥。若濕濁中阻,癥見胸悶納呆、便溏,可加蒼術、厚樸、陳皮、枳殼等以燥濕寬中。若惡心嘔吐...
- 風濕腰痛
因風濕乘襲,留滯經絡所致。風濕腰痛的癥狀:風濕腰痛患者腰背重痛,轉側不利;或發熱惡寒,自汗身重;或浮腫,脈浮澀。風濕腰痛的治療:治法:風濕腰痛治宜祛風化濕。方藥治療:風濕腰痛可用羌活敗毒散、獨活秦艽湯、五加皮湯等方治療。關于腰痛:腰痛(lumbago)為病證名。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又名腰脊痛(出《黃帝內經素問·標本病傳論》)。是指以腰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側,...
- 疾病分類與代碼(修訂版)
H90傳導性和感音神經性聽覺喪失H91其他聽覺喪失H92耳痛和耳滲出液H93耳的其他疾患,不可歸類在他處者H94*分類于他處的疾病引起的耳的其他疾患H95耳和乳突的操作后疾患,不可歸類在他處者I00風濕熱,未提及心臟受累I01風濕熱伴有心臟受累I02風濕性舞蹈癥I05風濕性二尖瓣疾病I06風濕性主動脈瓣疾病I07風濕性三尖瓣疾病I08多個心瓣膜疾病I09其他風濕性心臟病I10特發性(原發性)高血壓...
- 風濕熱臨床路徑(2017年版)
定臨床診斷、并發癥、治療效果、治療方案,確定進一步的檢查和下一步治療對策□評估病情,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必要時相關科室會診□向患者及家屬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項□完成上級醫師查房紀錄重點醫囑長期醫囑□風濕免疫病護理常規□確定護理等級□確定飲食□對癥治療臨時醫囑□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便潛血□血生化檢查(包括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心肌酶等)、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 神經性皮炎
脾除濕,常選用除濕胃苓湯加減。⑷肝郁化火型:皮疹色紅,心煩易始或精神抑郁,失眠多夢,眩暈,心悸、口苦咽下,舌邊尖紅,苔薄白,脈弦滑,治宜疏肝解郁,清熱養血,方用瀉肝安神丸或用丹梔逍遙散加減,或用斬癢湯,水煎服。2.西醫治療:⑴抗組織胺藥和鎮靜脈藥:可酌情選用撲爾繁、安其敏、息期敏,苯海拉明、異丙嗪、安定等,以安定止癢。⑵靜脈用藥:0.25%普魯卡因注射液10~20ml加維生素C500mg靜脈注射...
- 酒桑枝
orusalbaL.的干燥嫩枝。桑枝味微苦,性平,歸肝經,具有祛風濕,利關節的功效,用于風濕痹病,肩臂、關節酸痛麻木。桑枝生品以祛血中風熱為主,可用于風熱入營血所致遍體風癢,肌膚干燥,紫白癜風,多煎湯外洗或煉膏涂抹,也可內服。酒桑枝表面呈黃色,略帶焦斑,稍有酒氣。酒炙后,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作用增強。酒桑枝的炮制方法:唐代有醋淬、制炭(《仙授理傷續斷秘方》)的方法。宋代增加了醋炙、米醋炒黑存性為...
- 二尖瓣閉合不全
概述: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閉鎖不全是由于反復風濕性炎癥后所遺留的二尖瓣瓣膜損害,使瓣膜發生僵硬、變形、瓣緣卷縮,瓣口連接處發生融合及縮短,同時伴腱索、乳頭肌的縮短、融合或斷裂,造成二尖瓣的閉合不全,從而引起血流動力學的一系列改變。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關閉不全多在20年后才出現癥狀。輕度二尖瓣關閉不全可能一生無癥狀。反復風濕活動、感染性心內膜炎或發生心房纖顫可使關閉不全加重。一組不同病因的二尖瓣關閉不全...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