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醫大辭典》·風化硝
風化硝為中藥名,出自《本草蒙筌》,為《藥性論》記載的玄明粉之別名[1]。
2.1 風化硝的別名
2.2 來源
2.3 功能主治
1.主治實熱積滯,大便燥結,胸腹脹滿[3]。人湯劑或開水溶化服,4.5~9g[3]。
2.主治目赤腫痛,以溶液點眼;丹毒,癰腫,水化涂敷;咽痛,口瘡,研細末吹搽患處;痔瘡腫痛,水煎熏洗;乳癰初起及哺乳婦斷奶,外敷乳房[3]。
3 《全國中草藥匯編》·風化硝
3.1 拼音名
Fēnɡ Huà Xiāo
3.2 來源
芒硝的一種風化產品。一般以冬季制作為宜,將芒硝放入平底盆中,置于通風處吹晾,待表面產生白霜,將其刮下即得。
3.3 生境分布
全國各地。
3.4 性味
咸、苦,寒。
3.5 功能主治
蕩滌腸垢,破結消腫。主治時行熱病,六腑積熱,大便堅秘,目赤頭痛等癥。
3.6 風化硝的用法用量
1~3錢,入湯內服。
3.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4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50.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6.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76.
用到中藥風化硝的方劑
- 汝言化痰丸
滌痰,桔梗清咽利膈以開結,瓦楞子消痰積、血積,風化硝化積熱、結痰,五倍軟堅豁痰,海粉瀉熱豁痰,連翹...
- 加味涼膈煎
膈煎為方劑名,出自《重訂通俗傷寒論》方。處方:風化硝、大黃(酒洗)各一錢,煨甘遂、白芥子各八分,葶...
- 神仙化痞膏
瘰疬,加琥珀,麝香。制備方法:用麻油2斤4兩浸熬,炒黃丹收,入乳香、沒藥各5錢,風化硝3錢,攤膏。...
- 喉癥金丹
音:hóuzhèngjīndān處方:硼砂2錢,風化霜(制風化霜法:將嫩黃瓜1條,挖去瓤,以銀消研細...
- 桃花生肌散
īsǎn《醫林纂要》卷十:方名:桃花生肌散組成:風化石灰(水澄過)半斤,大黃4兩,梔子2兩。功效:散...
- 更多用到中藥風化硝的方劑
用到中藥風化硝的中成藥
- 消痞阿魏丸
1兩,川貝1兩,麥芽1兩,山楂1兩,萊菔子1兩,風化消5錢,食鹽5錢,胡連5錢。主治:痞。諸般積聚、...
- 定搐化風丸
的各項規定(附錄2頁)。功能與主治:清熱鎮驚,散風化痰。用于小兒臟腑積熱,關竅閉塞引起急熱驚風,痰涎...
- 指迷茯苓丸
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g,生姜湯下(作湯劑,風化硝烊化)。功用主治:燥濕行氣,軟堅化痰。主治痰停...
- 小兒化痰丸
(HgS)計,應為50~55mg。功能與主治:散風化痰。用于小兒感冒風邪,咳嗽氣急,身熱痰壅。用法與...
- 止血散
2~3次。《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之止血散:處方:風化石灰20克(細研,用小便浸三日三夜,濾出曬干,為...
- 更多用到中藥風化硝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風化硝
- 《醫學綱目》:[卷之二十六·肺大腸部]咳嗽
方。五味子(半兩)甘草(二錢半)五倍子(一錢)風化硝為末,蜜丸,干含化。〔世〕治痰嗽并喘。白礬飛,...
-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腰半以下濕熱注痛,多服取效。古半硝丸半夏二兩,風化硝一兩,為末,生姜自然汁打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
- 《丹溪心法》:[卷二]痰十三
愈。參萸丸能消入方青礞石丸解食積,去濕痰,重在風化硝。南星(二兩,切作片,用白礬末五錢,水浸一二日...
- 《景岳全書》:[卷之五十五宇集·古方八陣]攻陣
連(各一兩)連翹阿魏(醋浸)栝蔞仁貝母(各五錢)風化硝石咸蘿卜子(炒)胡黃連(各二錢半)上為末,姜湯...
- 《重訂廣溫熱論》:[第二卷]驗方
錢半)大青(錢半)鮮生地(五錢)生石膏(四錢)風化硝(一錢)雪水煎。按∶此方辛涼達邪,甘咸救液,表...
- 更多古籍中的風化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