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出處
《中醫藥實驗研究》
3 拼音名
Fēnɡ Chē ér
4 來源
5 原形態
多年生纏繞草本。地下根莖圓柱形,肉質肥大,粘滑。莖細長,少分枝。單葉對生,有長柄,葉片長卵形,先端尖,基部心臟形,有兩耳,長5~10厘米,寬2~5厘米,綠色,無毛;葉腋著生珠芽(零余子)。花單性,雌雄異株;穗狀花序3~5個,腋生;花白色,雄花穗直立,雌花穗下垂;雄花花被6片,雄蕊6,中有子房痕跡;雌花花被6片,子房3室,下位,有假雄蕊。果穗下垂,蒴果扁平圓形,有3翅,寬約2厘米,長約1.2~1.4厘米。種子扁平廣圓形,具膜質翅。花期夏季。
6 生境分布
生長于山野林間。分布長江以南各地。
7 功能主治
《中醫藥實驗研究》:"治耳鳴。"
8 風車兒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7錢。
9 摘錄
《*辭典》
古籍中的風車兒
- 《瑞竹堂經驗方》:[七、羨補門]搜風順氣丸
治三十六種風,七十二氣,去上熱下冷,腰腳疼痛,四肢無力,多睡少食,漸漸羸瘦,顏色嗣。風車前子(二兩半...
- 《本草乘雅半偈》:[第五帙]茜草根
。一名地血,一名茅搜。能入陰分,止內崩吐衄。一名風車草,一名過山龍。先人云∶風龍肝屬,血乃所藏,西金...
- 《溫熱暑疫全書》:[卷三·暑病方論]朱丹溪辨動靜二暑
病之人。或避暑熱。納涼于深堂大廈。涼亭冷館。大扇風車得之者。是靜而得之陰證也。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
- 《本草求真》:[上編卷三散劑]驅風
。(凡表藥多有損于臟腑氣血。)出北地黃潤者佳。泗風車風。不堪入藥。上部用身。下部用梢。畏萆。惡干姜白...
- 《本草綱目拾遺》:[卷三草部上]土茜草
一名地蘇木。過山龍。風車草。此南方所產茜草也。葉四五辨成一叢,攢莖節而生,方梗柔蔓,皮糙澀棘人指,獨...
- 更多古籍中的風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