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粉萆
粉萆
Rhizoma Dioscoreae Hypoglaucae
(英)Hypoglaucous Collett Yam Rhizome
別名 黃萆、黃山姜、黃姜。
來源 為薯蕷科植物粉背薯蕷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的根莖。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質藤本。莖纖細,左旋。葉互生,紙質,三角狀心形或矩圓狀心形,邊緣中部以下呈波狀,背面有白粉,葉脈7條,沿脈有疏毛,葉干后變黑褐色。花單性異株;雄花序穗狀;雌花序為下垂的穗狀花序。蒴果近圓形,有3翅,成熟后向上反曲,下垂,翅長超過寬。花期5~7月,果期6~9月。
生于山坡雜木林下或林緣。主產浙江、安徽、江西、湖南。
性狀 根莖竹節狀,類圓柱形,表面皺縮,常殘留有莖枯萎疤痕及未除盡的細長須根。商品多為不規則的薄片,大小不一,厚約至0.5mm,邊緣不整齊,有的有棕黑色或灰黑色的外皮。切面黃白色或淡灰棕色,平坦,有粉性及不規則的黃色筋脈狀維管束。質松,易折斷。氣微,味苦,微辛。
化學成分 含薯蕷皂甙元(diosgenin),另含雅姆皂甙元(yamogenin)。
性味 性平,味苦、甘。
功能主治 利濕去濁,祛風除痹。用于膏淋、白濁、白帶過多、風寒痹痛、關節不利、腰膝疼痛。
用到中藥粉萆的方劑
- 遺糧清髓湯
、忍冬藤、薏仁、花粉、山甲、蜂房、荊芥、刺蒺藜、粉萆薢。主治:梅瘡。加減:無汗,加麻黃;體虛,加人參...
- 蛇芩湯
2g,苦參片12g,白鮮皮12g,地膚子12g,粉萆薢12g。主治:急性濕疹。用法用量:水煎,內服。...
- 通府保精丸
jīngwán《雞鳴錄》:方名:通府保精丸組成:粉萆薢3兩,荷葉蒂3兩,槐米3兩,黃柏(鹽水炒)3兩...
- 新訂黑熱病蒼柏消疳飲
大附子、山楂肉、煨黑姜、小青皮、粉甘草、宣木瓜、粉萆薢、炙川柏、炒獨活、懷牛膝、尖檳榔、炙雞金、黑大...
- 遺尿散
San標準編號:WS3-B-0635-91處方:粉萆解(鹽炒)500g益智仁(鹽炒)25g朱砂25g...
- 更多用到中藥粉萆的方劑
用到中藥粉萆的中成藥
- 濕熱痹顆粒
li處方:蒼術忍冬藤地龍連翹黃柏薏苡仁防風川牛膝粉萆(解)桑枝防己威靈仙性狀:本品為淡黃棕色至黃棕色...
- 萆薢分清丸
:萆薢分清丸BixieFenqingWan處方:粉萆薢320g、石菖蒲60g、甘草160g、烏藥80...
- 天麻片
活46.9g杜仲(鹽炒)65.7g牛膝56.3g粉萆56.3g附子(制)9.4g當歸93.8g地黃...
- 新碧桃仙片
夏枯草50g何首烏50g馬兜鈴50g知母200g粉萆300g土茯苓100g雞膽汁10g甘草酸銨25...
- 天麻追風膏
g白附子50g生川烏50g生草烏50g防風50g粉萆24g薄荷24g獨活24g當歸24g川牛膝24...
- 更多用到中藥粉萆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粉萆
- 《未刻本葉氏醫案》:[方桉]香山丸
分。是以四末如烙。肌膚瘙癢。治以苦辛。豆皮金銀花粉萆酒炒黃柏白苦參地膚子赤芍藥晚蠶砂白蒺藜草尿血脈微...
- 《丁甘仁醫案》:[卷六]疝氣案
薺梗(一錢五分)金鈴子(二錢)陳橘核(一錢五分)粉萆(三錢)黑山梔(一錢五分)細木通(八分)枸橘(打...
- 《醫方集解》:[潤燥之劑第十三]白茯苓丸
;肺病則津液無氣管攝,而精微者亦隨溲下茯苓黃連花粉萆熟地黃覆盆子人參玄參(一兩)石斛蛇床子(七錢五分...
- 《成方切用》:[卷八上潤燥門]白茯苓丸
則津液無氣管攝,而精隨溲下如膏油也。)茯苓黃連花粉萆熟地黃覆盆子人參元參(一兩)蛇床子(七錢五分)雞...
- 《丁甘仁醫案》:[卷六]淋濁案
。擬清肝火,滲濕熱,佐去瘀精。龍膽草(一錢五分)粉萆(三錢)細木通(八分)黑山梔(一錢五分)遠志肉(...
- 更多古籍中的粉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