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肺總量 (最后修訂于2016/9/6 0:34:14)[共220字]
摘要:
肺總量為深吸氣后肺內所含的氣體總量,即等于肺活量加殘氣量。記作TLC。正常成人男性為5000ml,女性3500ml。TLC增加見于老年肺、肺氣腫;TLC減少見于限制性肺疾病,如肺纖維化、肺不張等。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第十八章 肺功能測驗--第一節 通氣功能檢查
第十八章 肺功能測驗 肺功能測驗是借助儀器將肺臟的呼吸功能測定出來,以測定數據進行分析。肺功能測定的項目、范圍及方法不斷增加和改進,目前多采用電子化、自動化綜合測定儀進行測驗。第一節 通氣功能檢查 一、肺容量測定 肺容量的測定多在平靜呼氣基線進行,其組成共有八項。潮氣、補吸氣、補呼氣、殘氣等為不能分割的最小單位稱肺容積;肺活量、功能殘氣、深吸氣、肺總量等是由一個以上肺容積組成稱肺容量(圖1
- 關于臨床肺功能分級診斷標準的探討--附77例病例臨床資料及肺功能結果分析
,占20.77%;77例中符合阻塞型通氣功能障礙特點者52例,符合限制型通氣功能障礙特點者25例,不同方法分級符合率顯示:阻塞型通氣功能障礙組FEV1/FVC法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級標準符合率為67.30%,優于其他方法間比較。可見阻塞型通氣功能障礙分級標準中需加入氣道阻力、殘氣/肺總量等指標,使分級更準確,限制型通氣功能障礙的分級是否需肺總量(TLC)和VC兩指標加以限定,有待深入研究。作者:
- 衡量肺通氣功能的指標有哪些?
(5)殘氣量:指最大呼氣后殘留在肺內的氣體。它和最大呼氣末細支氣管特別是呼吸性細支氣管關閉有關。正常成年人,男性平均1.53L,女性平均1.02L。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患者殘氣量明顯增加。 (6)肺總量:指肺所能容納的最大氣量,即肺活量與殘氣量之和。成年人,男性為3.61~9.41L,女性為2.81~6.81L。肺總量大小與肺及胸廓的彈性、呼吸肌收縮力的大小有關。 (7)每分鐘肺通氣量;即每分
- 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改變的臨床觀察
【摘要】 目的探討2型糖尿病(2TDM)患者肺通氣功能異常的臨床意義。方法采用日本SPIROANLYEERST2300型電子肺功能儀測定肺功能各項指標:肺總量(TLC)、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氣量(FEV1)、肺活量(VC)、最大通氣量(MVV)、25%用力呼氣流量(FEF25)和50%用力呼氣流量(FEF50)占預計值百分比。同時測定動脈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
- 肺動脈高壓患者肺功能特點分析
3-6頁醫學空間(MEDcyber.com)5月29日消息,該項研究目的是探討國人肺動脈高壓患者肺功能特點及其在肺動脈高壓診斷中的價值。方法采用連續入選經右心導管確診的41例肺動脈高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進行6分鐘步行距離試驗和肺功能檢查,并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其肺功能變化特點。結果肺動脈高壓組肺總量、肺活量和第1秒用力呼出量百分比對照組明顯下降(分別為80.27±11.46和94.24±6.8
- 兒童胸悶32例病因分析
T-T改變10例,Ι度房室傳導阻滯2例,各類早搏3例(室性2例,房性1例)。左心室增大1例。20例超聲心動檢查:左心室擴大7例,心功能下降1例。14例胸片檢查:心影增大2例,余正常。12例肺功能檢查:4例肺總量減少和殘氣量/肺總量增高,提示限制性通氣障礙,但心電圖、心肌酶譜、超聲心動圖檢查均正常。同時對性格內向、孤獨與家庭環境影響有關的14例,進行心理咨詢及家庭情況調查,4例存在心理行為異常,有
- 第3章 呼吸生理
術前后作肺容積的動態觀察可幫助對疾病病情的了解。 (一)潮氣容積(VT)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氣量為潮氣容積。它受機體代謝率、運動量、情緒等因素的影響。靜息狀態時成人潮氣容積約為500ml。 (二)肺總量(TLC)深吸氣后肺充分擴張時的氣量為肺總量。是肺活量與殘氣容積的和。 (三)肺活量(VC)深吸氣達到肺總量,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量為肺活量。它是深吸氣量和補呼氣容積的和。VC和體表面積、性別、年齡
- 肺減容手術治療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觀察
3例死亡,1例病情加重,其余病人臨床癥狀改善,呼吸困難減輕,活動能力增強,術后6個月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及6MWD較術前分別提高31.9%和53.1%(P<0.05),殘氣容積(RV)、肺總量(TLC)較術前分別降低30.8%和27.3%(P<0.05),PaO2較術前提高23.1%(P<0.05),PaCO2由術前平均45.86mmHg變為術后平均46.28mmHg,無明顯變化(P>
- 中醫綜合療法治療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32例臨床觀察
、動脈血氧及肺功能指標在治療前后的變化。結果中醫綜合治療組在用藥前后癥狀評分、動脈血氧及肺功能彌散指標方面有所改善,與百令膠囊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與空白對照組比較癥狀評分、肺功能彌散指標改善非常顯著(P<0.01),肺總量指標也有明顯改善(P<0.05)。可見中醫綜合療法可以改善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患者的自覺癥狀、缺氧狀態和肺功能彌散指標,是較單一百令膠囊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作者:
- 輕中度肥胖癥對非吸煙成人肺功能影響的研究
正常體重和患輕中度肥胖癥的非吸煙成人的肺功能測定,探討肥胖癥對成人肺功能的影響。研究者取94例非吸煙成人,正常體重組22例,超重組24例,中度肥胖組48例,進行常規肺功能測定。結果中度肥胖組1秒鐘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1秒鐘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比值、50%肺活量時最大呼氣流量占預計值百分比、最大通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功能殘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和肺總量占預計值百分比均比正常體重組的相應指標
- 70歲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運動訓練的康復效果研究
5(北京)為了探討70歲以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運動訓練前、后肺功能、6min步行試驗(6MWT)及癥狀評分的變化。研究者選擇34例穩定期COPD患者,進行運動訓練,包括呼吸訓練、上肢肌力訓練及全身有氧耐力訓練,康復治療前和6個月后分別測定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0)、最大通氣量(MVV)、殘氣量(RV)、肺總量(TLC)及6MWT運動距離,并進行癥狀評
- 低通氣綜合征的診治進展
的SaO2越低,睡眠時的SaO2減少程度越嚴重[3]。 肥胖常伴有低通氣,稱肥胖低通氣綜合征(obesityhypoventilationsyndrome,OHS)。研究[4]表明,OHS患者的肺總量比單純肥胖者少20%,最大通氣量低于40%,吸氣肌肌力減少40%;與正常人相比,OHS患者的胸壁、肺的順應性顯著降低,呼吸功增加250%,并伴有CO2生成的增加。OHS患者PaCO2增加的主要原因
- 同期雙側肺容積減少術的護理
摘 要 1997~1998年采用同期雙側肺容積減少術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6例。術后隨訪4~16個月,1s用力呼氣容積和最大通氣量分別增加了76.8%和25.4%,殘氣容積和肺總量下降2.7%和17.1%,PaO2增加1.44kPa。術前進行心理護理,呼吸功能及活動鍛煉,以增加肺泡通氣量及肌肉力量。術后著重呼吸道管理,多管道和皮膚護理以及出院健康指導,有效地防止肺部并發癥發生和皮膚受損,所有患者順
- 肺癌術后呼吸功能衰竭相關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肺癌術后發生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方法總結肺癌術后呼衰患者36例,并以同期手術的72例肺癌術后未發生呼衰患者作對照,用χ2檢驗、分層χ2檢驗和Logistic回歸分析可能導致呼衰的高危因素。結果呼衰組的最大通氣量(MVV)、殘氣容積/肺總量比值(RV/TLC)、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通氣儲量百分比(BR)、25%肺活量最大呼氣流量(V25)、最大呼氣中段流量(MMEF
- 深吸氣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
]。 4用力深吸氣量和呼吸肌力的關系 呼吸肌力通常用最大吸氣壓(MIP)和最大呼氣壓(MEP)來評價。MIP是指在功能殘氣位氣道阻斷時,用最大努力吸氣時所產生的最大口腔吸氣壓。MEP是指在肺總量位氣道阻斷時,用最大努力呼氣時所產生的最大口腔呼氣壓。MIP為目前評價呼吸肌功能實用的非創傷性指標。 用力深吸氣量-時間曲線(FIC-t曲線)指受檢者由功能殘氣量(FRC)位快速吸氣至肺總量(T
- 第六節 肺功能檢查
呼吸空氣呼吸純氧MmHgMmHgV500.4L/sV250.2L/sV50/V2502VD/VT% 檢查結果肺活量中度降低,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比值下降,最大通氣量重度降低,殘氣容積占肺總量百分比明顯升高。最大呼氣中期流量下降,低肺容積用力呼氣流量降低,等流量容積增大,Ⅲ相斜率明顯升高,氮沖洗率升高,肺一氧化碳彌散量輕度降低。醫師沈萍 注:VC肺活量,TV潮氣容積,FVC用力肺活量
- 氧氣霧化吸入器面罩霧化吸入異丙托溴銨在意識障礙患者的臨床應用
koxygeninhalationdevice;oxygen;ipratropiumbromide 意識障礙患者存在明顯的排痰困難,可以引起支氣管痙攣、分泌物增多,易并發肺炎、肺不張等并發癥。使肺總量及肺分量下降,引起低氧血癥[1]。因此,霧化吸入已經成為減少并發癥,降低病死率的關鍵[2]。傳統鼻塞吸氧,氧氣濕化不理想,易出現氣道干燥,痰液粘稠,甚至形成痰栓阻塞氣道。因此,有學者主張意識障礙患
- 第四章 支氣管哮喘--第一節 總論
5%與50%肺活量時的最大呼氣流量(MEF25%與MEF50%)以及呼氣流速峰值(PEFR)均減少。緩解期可逐漸恢復。有效的支氣管舒張劑可使上述指標好轉。可有肺活量減少、殘氣容積增加、功能殘氣量和肺總量增加,殘氣占肺總量百分比增高。 四、血氣分析 哮喘發作時如有缺氧,可有PaO2降低,由于過度通氣可使PaCO2下降,pH值上升,表現呼吸性堿中毒。如重癥哮喘,氣道阻塞加重,可使CO2潴留,Pa
- 肺功能測驗的常用項目及適應癥有哪些?
通氣量:即每分鐘內所能呼吸的最大氣量,是反映總的呼吸功能及儲備能力的重要指標,它能更好地表達肺通氣功能。若最大通氣量值降低,常見于氣道阻塞性疾病以及肺、胸廓病變等。 (4)功能殘氣量:是指深呼氣后留存在肺內不能呼出的氣體容積,通常以殘氣占肺總量的百分率作為判定指標,它是反映肺氣腫程度的重要指標。功能殘氣量值較高時,表示肺彈性降低或肺內氣體潴留,如大于35%,可肯定有阻塞性肺氣腫存在。作者:不明
- 肺泡蛋白沉著癥1例
繼發于肺泡蛋白沉著癥。本病起病隱匿,臨床癥狀不一,有的無癥狀,有的可出現嚴重的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和咳嗽、咳痰,咳嗽、咳痰程度及性質一般與繼發感染的程度和類型有關;患者肺活量、殘氣量、功能余氣量、肺總量和一氧化碳彌散力一般輕度下降,肺外癥狀不甚明顯。臨床實驗室檢查出現紅細胞功能增強,本例血生化檢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略有升高。盡管影像學表現有一定特點(本病起病緩慢,肺部彌漫性實變
- 第三節 急性呼吸衰竭
n,使動脈血氧分壓保持在腦組織產生不可逆轉損傷水平之上。所以當呼吸停止,應立即在現場清理口腔分泌物,在呼吸道通暢條件下,作間歇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但操作者應注意,先作快速深呼氣至殘氣位,再快速吸氣至肺總量,即將氣吹入患者口中,這樣呼出氣的氧濃度較高。如有條件作帶氣囊導管的口腔插管,可手控簡易呼吸囊進行人工通氣。如發生心臟驟停,還應采取有效的體外心臟按摩等有關心肺復蘇的搶救措施。隨后再調用呼吸機進行
- 肺減容手術對肺血流動力學影響的實驗研究
結果Ⅲ組手術4周后PaO2和PaCO2均明顯改善,Ⅳ組無顯著變化。Ⅲ組手術后1h的MPAP顯著升高,4周后降至術前水平(P>0.05);Ⅳ組術后始終高于手術前。Ⅲ組手術后1h的PVR保持手術前水平(P>0.05),4周后有所下降;Ⅳ組則始終高于術前(P<0.05)。可見LVRS手術切除雙肺總量的20%~30%是安全、有效的,適當的肺減容能夠在有效地改善肺功能同時促進心臟功能的恢復。作者:自動采集
- 第五節 肺疾病
者因粘膜和腺體萎縮(慢性萎縮性支氣管炎),分泌物減少,痰量減少甚或無痰。病變導致小氣道狹窄或阻塞時,出現阻塞性通氣障礙,表現為第1秒用力呼吸量和最大通氣量明顯降低,合併肺氣腫時,肺殘氣量明顯增多,肺總量也增大。 (二)肺氣腫 肺氣腫(pulmonaryemphysema)是指呼吸細支氣管以遠的末梢肺組織因殘氣量增多而呈持久性擴張,并伴有肺泡間隔破壞,以致肺組織彈性減弱,容積增大的一種病理狀態
- 小兒氣管、支氣管的特點是什么?
管分叉,新生兒在3~4胸椎位,而成人在第五胸椎下緣。右側支氣管較直,有似氣管的直接延續,因此,氣管插管常易滑入右側,支氣管異物也以右側多見。 (2)新生兒末梢氣道相對較寬,從新生兒到成人,肺重和肺總量增加20倍,氣管直徑增加4倍,而毛細支氣管只增加2倍,但其壁厚增加3倍。毛細支氣管平滑肌在生后5個月以前薄而少,3歲以后才明顯發育。故嬰兒的呼吸道梗阻,除因支氣管痙攣外,主要是粘膜腫脹和分泌物堵塞
- 高通氣綜合征患者運動通氣應答的研究
)、最大運動功率(Wmax)和最大氧脈搏(O2pulsemax)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最大運動時的Borg指數(Borgmax)、呼氣末肺容量(EELV)和吸氣末肺容量占肺總量百分比(EILV/TLC%)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③運動恢復期,HVS患者PetCO2恢復曲線的斜率(S-PetCO2)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可見
- 體重不足的COPD病人血漿Ghrelin水平增高
pg/mL)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674﹕982pg/mL)顯著更高;血漿ghrelin水平和身體質量指數逆相關,和分解代謝因子(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和去甲腎上腺素)正相關,與預測的殘氣容積、殘氣容積占肺總量的比率也正相關。身體構成和過度充氣的指數都屬血漿Ghrelin水平的決定因子,研究者總結,但“還需要更多研究,以確定造成體重不足COPD病人Ghrelin水平高的因子”。(醫業網)作者:自動采集
- 經支氣管鏡肺減容術的研究進展
、僅行支氣管鏡檢查(bronchoscopyalone,假-BLVR)等處理。研究人員在其后的8~12周內對試驗動物進行了肺功能檢查和肺組織學觀察以評估各組的反應。結果發現,BLVR組和SVR組的肺總量和殘氣量均顯著下降,且降低幅度相似。組織學檢查顯示,采用BLVR導致肺萎陷的20個靶區域中有11個出現局部結痂(成功率為55%),其中11個靶區域中有3個出現無菌性膿腫[6]。王詠梅等的實驗結果與
- 特發性肺纖維化32例臨床特點分析
于中下肺野及周邊部。各種影像學表現在32例患者中的分布情況見表1。表132例IPF患者的X線胸片及CT表現1.4肺功能共有26例(81.3%)病人進行了肺功能檢測,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21例,表現為肺總量(TLC)和肺活量(VC)下降,而1s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FEV1/FVC)正常或增加。肺總量、肺活量占預測值的百分比分別為(62.5±18.6)%和(58.7±
- 李國勤教授運用補氣通絡法治療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經驗
音。胸HRCT:雙肺胸膜下見多發大小不等網格影、斑片影,氣管、支氣管通暢,雙肺門及縱隔未見明確腫大淋巴結。雙側胸膜局限性增厚。血氣分析示:pH7.36,P0265mmHg,S0291%。肺功能示:肺總量(TLC)3.83L(61.1%),肺活量(VC)2.04(56.3%),彌散量(TLCO)4.15(50.1%)。西醫診斷: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中醫診斷:肺痹。辨證:宗氣虧虛,肺絡痹阻。治法:補
- 阻塞性肺氣腫
腫的醫療費用和缺勤等經濟損失,每年達數十億美元。【診斷】阻塞性肺氣腫的診斷,尤其是早期診斷較不易,應結合病史、體征、胸部X線檢查及肺功能檢查綜合判斷。凡有逐漸加重的氣急史,肺功能測驗示殘氣及殘氣/肺總量增加,第一秒用力呼氣量/用力肺活量減低,最大通氣量降低,氣體分布不勻,彌散功能減低;經支氣管擴張劑治療,肺功能無明顯改善,診斷即可成立。【治療措施】阻塞性肺氣腫主要繼發于慢性支氣管炎。引起慢性支氣
- 肺間質纖維化從絡病辨治思路
),形成“肺痹”。 “肺痿”是指因肺氣虛弱,無力主氣布津所致以咳吐濁唾涎沫為主癥的一種疾病。肺間質纖維化被冠之以“肺痿”之名,主要基于以下幾方面原因:(1)從形態言,肺纖維化中晚期雙肺體積縮小,肺總量、肺活量、殘氣量及潮氣量均明顯減少,與“肺痿”原義相吻合。(2)從病機言,肺熱葉焦,津血不足,失于濡養是肺痿的基本病機特點。肺纖維化纏綿不愈,病機轉化由氣及血,由肺及腎,肺腎兩虛,氣血不充,絡虛不
- 第十章 彌散性肺間質疾病--第一節 概述
狀陰影,有的為網狀和網狀結節狀陰影,嚴重者出現峰窩肺。近年來高分辨和放大CT影像,對于早期的肺纖維化以及蜂窩肺的診斷很有價值。 二、呼吸功能檢查 間質性肺疾患常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如肺活量和肺總量減少,殘氣量隨病情進展而減低。第1秒用力呼氣量與用力肺活量之比值升高,流量容積曲線呈限制性描圖,說明無氣道阻塞。間質纖維組織增生,彌散距離增加,彌散功能降低,肺順應性差,中晚期出現通氣與血流比例失
- 肺減容術治療重度肺氣腫6例
,經內科正確積極治療,癥狀進行性加重;(2)呼吸困難指數3~4級為宜,部分5級也可考慮手術;(3)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后1s用力呼氣容積(FEV1)35%預計值;(4)殘氣容積<160%預計值;(5)肺總量(TLC)120%;(6)肺彌散功能(DLCO)>30%;(7)胸片、胸部CT及肺通氣灌注同位素掃描(ECT)示肺氣腫呈非均質性改變,存在通氣血流低灌注高通氣潴留的無功能區域(靶區),較為理想的是
- 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的肺部表現
中下部不規則模糊斑片狀條索狀陰影或彌漫性纖維網狀陰影[9]。肺功能檢查顯示典型的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肺容量降低而氣流相對正常,而39.3%的一氧化碳彌散容量降到70%以下,34%肺活量低下,41%肺總量低下,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癥[5~10]。彌散功能障礙和限制性通氣障礙是混合性結締組織疾病肺功能損害的主要特點[7~11]。 3胸膜炎 據施守義等[3]報道,62.5%MCTD患者并發胸腔積
- COPD合并肺間質纖維化患者50例肺通氣功能分析
T確診。1.3測定方法用美國森迪斯VMAX22大型肺功能自動分析儀,嚴格質量控制。所有患者均在吸入支氣管舒張劑(沙丁胺醇0.2mg)15min后,按程序逐項進行肺通氣功能檢測,包括肺活量(VC)、肺總量(TLC)、殘氣量(RV)、功能殘氣量(FRC)、殘總比(RV/TLC)、最大通氣量(MVV)、氣速指數(VI)、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氣中段流速(MMEF)、1秒量(FEV1.0)、1秒率
- 崔紅生:毒損肺絡與肺間質纖維化
為患,相互影響,惡性循環,其消長盛衰又決定著病情的演變發展和預后轉歸。如痰瘀膠結,瘀毒阻絡,傷津耗氣,損精敗血,從而導致絡傷難復,病情纏綿頑固。虛愈甚,毒愈結,氣愈滯,絡愈傷,終致肺體皺縮不張(如肺總量、殘氣量減少,肺容積縮小,甚至肺不張等),肺葉萎弱不用(如肺通氣功能、彌散功能嚴重受損,甚至呼吸衰竭),肺絡蔓行不整(如肺間質纖維化,甚至蜂窩肺、毀損肺),病情危篤,變證叢生。 解毒通絡法是治療
- 第五節 氣體交換
發生作用,則更當尋找主要原因,采取治療措施。 (朱元玨) 本章英文縮寫全名(包括符號) VT tidalvolume 潮氣容積 TLC totallungcapacity 肺總量 VC vitalcapacity 肺活量 IC inspiratorycapacity 深吸氣量 ERC expiratoryreservecapacity 補呼吸量 R
- 肺泡蛋白沉著癥早期診斷體會
S)染色陽性顆粒狀物質[2]。PAP的自然史不明,臨床病程變化多端,病變或保持穩定或自發緩解,有些或進展出現呼吸衰竭。因肺泡蛋白沉著,加之容易并發肺部感染,出現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伴有用力肺活量和肺總量的輕度受損,以及嚴重的彌散能力的下降,易導致嚴重呼吸困難。由于本病發病隱襲,起病初期癥狀無特殊,易漏診、誤診,作者分析了9例確診的PAP病人的資料并對國內外資料進行了總結,旨在探討該病的早期診斷方
- 經支氣管鏡肺減容微創治療終末期COPD
例重度肺氣腫患者的單側肺上葉各段和亞段內共放置了66個活瓣裝置,每個患者置入4~11個活瓣裝置,平均操作時間是1小時55分鐘±24.5分鐘。患者的FEV1、用力肺活量(FVC)、殘氣容積(RV)、肺總量(TLC)及6分鐘步行試驗在30天后無顯著性差異,但一氧化碳彌散能力(DLCO)顯著改善,在靶區可見小量的肺膨脹不全。國外有一項研究對21例患者在硬質支氣管鏡下操作,共有20例患者放置了87個活瓣
- 肺泡微石癥1例
狀紋理。早期肺泡壁正常,晚期間質纖維化和巨細胞形成使肺泡壁增厚,出現肺大皰,偶可并發氣胸,最終引起肺動脈高壓和肺源性心臟病,多數死于呼吸衰竭[4]。本病的呼吸功能改變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肺活量及肺總量降低,病變嚴重時,彌散功能減退。本病的診斷,病變進展緩慢,依據肺內影像學表現與臨床癥狀不符可作出診斷。肺活檢病理診斷可得到證實。3鑒別診斷3.1粟粒型肺結核發病急,感染重,中毒癥狀明顯,低熱,盜汗
-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1例報告
見肺外受累如腎、腹膜后、腹腔和盆腔血管平滑肌瘤病;另一種以終末氣腔彌漫性囊性擴張為主。本病是間質性肺疾病中唯一的非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性疾病。肺功能改變為肺容積增大,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表現肺總量(TLC)、殘氣量(RC)和RC/TLC增加,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和肺活量及FEV1/FVC下降,常出現換氣功能異常,彌散功能(DLco)顯著降低等[2]。影像學表現:早期可完全正常或僅出
- 支氣管擴張癥
功能測定可在正常范圍;病變范圍較大時,可出現輕度阻塞性通氣改變;當病變嚴重而廣泛,使支氣管周圍肺纖維化,且累及胸膜或心包時,肺功能測定可表現為以阻塞性為主的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如肺活量減少、殘氣/肺總量比值相對增加、用力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減低、最大通氣量減退。吸入氣體分布不勻,支氣管擴張區引流肺組織肺泡通氣減少,而血流很少受到限制,使通氣/血流比值小于正常,形成肺內的動靜脈
- 艾滋病并發肺部感染
并真菌或隱球菌感染而增大。肺內可有薄壁空洞,伴發氣胸或胸腔積液。這些肺部X線征象并無特異性,少數患者肺部X線正常。診斷周圍血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稍增高。嗜酸粒細胞可增多。肺功能檢查CO彌散量、潮氣量和肺總量下降。血氣分析常有低氧血癥,PaCO2正常或稍低。若未治療,多死于呼吸衰竭。本病診斷主要靠檢出病原體。呼吸道分泌物涂片檢出率甚低,可超聲霧化導痰檢查。纖支鏡灌洗液沉淀病原體檢出率約60%-80%,
- 千金藤素為主綜合治療塵肺患者10年療效觀察
0年后胸痛、胸悶、氣促、咳嗽、吐痰等觀察項目發生率(%);(2)塵肺并發癥發生情況:10年前后兩組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發生情況(%);(3)肺功能:兩組10年前后各測得患者用力肺活力量(FVC),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0),最大呼氣中期流速(FEF25-75),殘氣/肺總量[CV/VC(%)];(4)塵肺進展情況:兩組10年前后各期塵肺所得例數;(5)生活質量:兩組10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住院期間的健康指導
2控制性深呼吸法 采取坐位、臥位或側臥位,排除雜念,姿勢自然,放松全身肌肉,緩慢深吸氣至最大肺容量后排氣。開始時為2~5s,逐漸增加到10s,然后緩慢呼氣,連續做10~20次。此法或增加肺活量、肺總量及肺泡通氣,改善吸入氣體分布不均狀態為低氧現象,提高氣體交換功能。護士先給患者示教,然后請患者回教,直到掌握此法。要讓患者堅持鍛煉,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效。 2.4氧療 目的在于糾正組織缺氧,降
- 中西藥對輕、中度充血性心衰病人肺功能的影響
物治療前及服藥后90天分別兩次測定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時間肺活量(FEV1),一秒率(FEV1%),最大分鐘通氣量(MVV),呼氣流速峰值(PEF),最大呼氣中期流速(FEF22~75),肺總量(TLC)和CO彌散量(DLco)。1.2.3統計學處理各項指標以ˉx±s表示,兩組間行t檢驗。2結果CHF病人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結果見表1。表1CHF病人治療前后肺功能的比較(略)注:肺功能參數
- 肺保護策略與重癥支氣管哮喘的機械通氣治療
引起的牽拉損傷;二是棄用傳統的超生理大潮氣量,而改用小潮氣量的通氣方法許可PaCO2在一定范圍內逐漸的升高,即所謂“許可高碳酸血癥(PHC)”策略。在危重哮喘患者的呼氣末肺容量(EELV)逐漸接近肺總量時,P-V曲線處平坦段;而且多數存在氣體分布和壓力分布不均勻,故開始機械通氣時,只能用小潮氣量和較高氧濃度的輔助通氣,減少發生縱隔氣腫、氣胸或血壓下降的危險性[3]。另一方面,由于上機后PaCO2
- 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發反流性食管炎156例
閉合容積增大,反映肺組織彈性阻力及小氣管阻力動態肺順應性降低。病變侵入大氣道時,肺通氣功能明顯障礙,最大通氣量均降低。隨著病情的發展,肺組織增生日益減退,肺泡持續擴大,回縮障礙,則殘氣量及殘氣量占肺總量百分比增加。肺氣腫日益加重,大量肺泡間周圍的毛細血管受膨脹肺泡的擠壓而退化,致使肺毛細血管大量減少,肺泡間的血流量減少,肺泡雖然通氣,但是肺泡壁無血液灌流,導致生理無效腔氣量增大;也有部分肺區雖有
- 病態肥胖的相關研究
胖有關的主要基因位于2、10、11、20號染色體上。3相關疾病3.1呼吸系統主要表現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尤其仰臥位更為明顯。主要是由于胸腹部堆積大量脂肪引起胸順應性降低,膈肌升高致功能余氣量、肺活量、肺總量減少。極度肥胖病人,常伴隨嗜睡、低通氣量周期性呼吸、低氧血癥、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癥、肺動脈高血壓、左右心室增大、右心功能不全、凹陷性水腫、肺部啰音和肺水腫,部分病人會表現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3
- 高齡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麻醉體會
,且壓迫肺基底段而降低功能殘余氣量,致V/Q失調,可出現相對的低氧血癥。Joris等[5]在LC過程中的肺功能監測證實,對心肺功能正常者雖然可見最大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出量(FEV1)、肺總量(VT)明顯降低和PaCO2升高,但只要有效的通氣,機體對CO2的排出亦滿意,無需過度通氣來增加CO2的排除。因為氣腹不僅可以升高腹內壓,而且可以升高胸內壓,胸腹內壓的升高使肺膨脹受限,嚴重者可致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氣腹過程對老年患者呼吸循環的影響
底段而降低功能殘余氣量,致V/Q失調,可出現相對的低氧血癥。Joris等[5]在LC過程中進行各階段及各種體位的肺功能監測,包括最大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出量(FEV1)、呼吸頻率(F)、肺總量(VT)、PaCO2和PaO2等,對心肺功能正常者雖然可見FVC、FEV1、VT的明顯降低和PaCO2升高,但只要有效的通氣,機體對CO2的排出亦滿意,無需過度通氣來增加CO2的排除。與本組觀察結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