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fèi zhǔ tōng tiáo shuǐ dào
2 英文參考
the lung being concerned with the unobstructed flow of fluid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ung governing regulation of water passage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注解
指肺為水之上源,體內水道的通調有賴于肺氣的肅降。[1]肺主通調水道是指通過肺氣的宣發、肅降,對體內水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調節作用[2] 。
《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
參見肺主行水:
肺主行水指肺與人體水液代謝的關系。肺氣肅降,水液可下輸膀胱而排出。如肺氣肅降失常,可導致水液滯留,甚至小便不通,形成水腫。故有“肺為水之上源”之說。[1]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肺主通調水道
- 《黃帝內經靈樞集注》:[卷六]本藏第四十七
則和利。難傷。肺偏傾。則胸偏痛也。(賁葉奔)肺主通調水道。故小則少飲。大則多飲。肺居胸中。開竅于喉。...
- 《傷寒證治準繩》:[卷八]脈法
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夫豈獨從下焦膀胱之氣化而已肺主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而脾病者九竅不通小便不利是小便亦從上...
- 《癥因脈治》:[卷四小便不利論]內傷小便不利
腎與膀胱有熱而小便不利。【熱結小便不利之因】肺主通調水道,腸胃主傳化水谷,上焦失清化之令,則不能下輸...
- 《續名醫類案》:[卷五]燥
肺者無尿。故水道不利而成腫滿,以清肺為急。(肺主通調水道,又水出高原,故謂之化源。)此義前人闡發不到...
- 《證治準繩·傷寒》:[卷八]脈法
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夫豈獨從下焦膀胱之氣化而已肺主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而脾病者九竅不通小便不利是小便亦從上...
- 更多古籍中的肺主通調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