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西醫
肺炎(pneumonia)通常是指肺的急性滲出性炎癥,為呼吸系統的多發病、常見病。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肺炎死亡率占呼吸系統急性感染死亡率的75%。在我國,各種致死病因中,肺炎占第5位。
3.1 肺炎的分類
肺炎可由不同的致病因子引起,根據病因可將肺炎分為感染性(如細菌性、病毒性、支原體性、真菌性和寄生蟲性)肺炎,理化性(如放謝性、吸入性的類脂性)肺炎以及變態反應性(如過敏性和風濕性)肺炎。由于致病因子和機體反應性的不同,炎癥發生的部位、累及范圍和病變性質也往往不同。炎癥發生于肺泡內者稱肺泡性肺炎(大多數肺炎為肺泡性),累及肺間質者稱間質性肺炎。病變范圍以肺小葉為單位者稱小葉性肺炎,累及肺段者稱節段性肺炎,波及整個或多個大葉者稱大葉性肺炎。按病變性質可分為漿液性、纖維素性、化膿性、出血性、干酪性、肉芽腫性或機化性肺炎等不同類型。
3.1.1 細菌性肺炎
1.大葉性肺炎 大葉性肺炎(lobar pneumonia)主要是由肺炎鏈球菌感染引起,病變起始于肺泡,并迅速擴展至整個或多個大葉的肺的纖維素性炎。多見于青壯年,臨床表現為驟然起病、寒戰高燒、胸痛、咳嗽、吐鐵銹色痰、呼吸困難,并有肺實變體征及白細胞增高等。大約經5~10天,體溫下降,癥狀消退。
2.小葉性肺炎 小葉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主要由化膿菌感染引起,病變起始于細支氣管,并向周圍或末梢肺組織發展,形成以肺小葉為單位、呈灶狀散布的肺化膿性炎。因其病變以支氣管為中心故又稱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主要發生于小兒和年老體弱者。
3.1.2 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常常是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患者多為兒童,癥狀輕、重不等,但嬰幼兒和老年患者病情較重。一般多為散發,偶可釀成流行。引起肺炎的病毒種類較多,常見的是流感病毒、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等,也可由一種以上病毒混合感染并可繼發細菌感染。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病變類型及其嚴重程度常有很大差別。
3.1.3 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是由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一種間質性肺炎。支原體系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共有30余種,其中多種可寄生于人體,但不致病,僅有肺炎支原體能引起呼吸道疾病。各種肺炎中約有5%~10%乃由肺炎支原體引起。主要經飛沫感染,秋、冬季節發病較多,兒童和青年發病率較高,通常為散發性,偶爾流行。患者起病較急,多有發熱、頭痛、咽痛及劇烈咳嗽(常為干性嗆咳)等癥狀。胸部檢查,可聞干、濕啰音。X線檢查,肺部呈段性分布的紋理增加及網織狀陰影。白細胞計數有輕度升高,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增多,痰、鼻分泌物及咽喉拭子能培養出肺炎支原體。
3.2 病原學
1、燒傷后肺的防御功能消弱:嚴重燒傷病人早期神志處于抑制狀態,反復使用鎮靜脈劑和手術麻醉等均抑制咳嗽反射;燒傷后通氣過度,作氣近內插管、氣管切開均損傷粘膜纖毛系統;燒傷后肺巨噬細胞對細菌的清除力受抑制,頭面部燒傷和吸入性損病人,早期局部腫脹,分泌物增加,會厭關閉不全,細菌易吸入肺內。以上幾種因素使肺成為易感器官。
2、吸入生肺炎:燒傷后胃腸功能紊亂,胃潴留,病人神志不清,反射遲鈍易發生吸入性肺炎。
3、吸入性損傷:吸入性損傷破壞了氣道清除細菌的功能,壞死的氣道內膜又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
4、血行播散性肺炎:多繼發于敗血癥或其他膿毒病灶,如膿腫、化膿性血栓性靜脈炎。
3.3 診斷
肺部可聽到呼吸音粗或干濕性羅音,可有高熱,確診主要依靠拍胸片。
3.4 治療措施
1、加強呼吸道管理: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呼吸道濕化,氣管切開的患者注意切開處的護理。
2、積極治療原發病灶:創面感染、化膿性血栓性靜脈炎,軟組織膿脹是血源性肺炎的常見原發病灶,在治療肺炎的同時,必須對原發病灶進行積極的處理。
3、選用合適的抗生素:把痰培養作為選擇抗生素的依據,燒傷后并發肺炎屬于一種醫院內感染,病原菌大部分是綠膿桿菌、肺炎桿菌和耐藥金葡菌,選擇抗生素時可做參照。
3.5 預防調養
①平時注防寒保暖,遇有氣候變化,隨時更換衣著,體虛易感者,可常服玉屏風散之類藥物,預防發生外感。
③進食或喂食時,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患者細嚼慢咽,避免邊吃邊說,交食物嗆吸入肺。
4 中醫
肺炎是由肺炎雙球菌感染所致,常因外感風邪,勞倦過度,導致肺失宣降,痰熱郁阻而發病。臨床表現的特點為:起病急,寒戰、高熱,咳嗽、咳痰,胸痛、氣急、呼吸困難、發紺,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
4.1 癥狀
咳嗽氣急,或喉中有痰聲,痰多、質黏厚或稠黃,較難咳出,咳時胸痛,發熱,口干欲飲水,面紅,舌紅,苔黃膩,脈滑數。[1]
4.2 單方驗方治肺炎
①魚腥草、鴨跖草、半枝蓮各30g,水煎服,每日1至2劑。用于肺熱證。
②穿心蓮、十大功勞各15g,橘皮6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用于痰熱證。
③蚤休、敗醬草、大青葉、矮茶風各30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用于肺熱證。
④魚腥草30g,桔梗15g,生石膏60g,水煎服,每日1劑。用于痰熱證。
⑤肉桂、丁香、川烏、草烏、乳香、沒藥、紅花、當歸、川芎、赤芍、透骨草,做成10%油膏敷背,每2日1次。用于肺炎吸收消散期。
4.3 針灸療法治肺炎
體針:常用穴為肺俞、膈俞、尺澤、魚際、太淵、內關。配用穴為大椎、曲池、合谷、孔最、委中、太溪、三陰交、十二井、膏肓俞。病情進展期,每日針2次,瀉法,留針30分鐘。恢復期,每日針1次,平補平瀉。
水針:取肺俞、風門、曲池、豐隆。用青霉素40萬單位/2ml(先皮試)合鏈霉素0.125g/2ml,每穴各注0.5ml,每日1~2次。亦可采用其它肌肉注射用抗菌素或抗菌中藥注射液作穴位注射。
4.4 推拿按摩治肺炎
4.4.1 方一
4.4.1.1 選穴
肩井、定喘、大椎、足三里、豐隆、涌泉、肺俞、脾俞、大腸俞。[1]
4.4.1.2 操作方法
雙手握空拳,雙拳交替叩擊肩井穴和上背部,約1分鐘。再用雙手虛掌交替拍定喘、大椎穴約1分鐘。雙手握空拳,不宜握實拳,交替叩擊用力宜輕,動作有彈性,叩擊穴位有酸脹感。雙手虛掌交替拍,用力宜輕,動作有彈性。叩足三里、豐隆,擦涌泉,用掌面或雙足相互擦足心涌泉穴,有熱辣感為佳。患者俯臥位,術者用左右結構:㨰法施術于背部膀胱經,重點在肺俞、脾俞、大腸俞穴操作,以酸脹感為度,再以掌根按揉膀胱經的上述穴位,操作5分鐘。[1]
4.4.1.3 病例
陳某某,男,13歲。咳嗽3天,發熱1天,體溫39℃,咳聲頻繁,呼吸急促,面紅口干,煩躁不安,舌質紅,苔黃膩,脈浮數。曾服西藥治療,癥狀未減輕。查體:咽充血,扁桃體稍有腫大,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細小濕啰音。X線透視示:肺紋理增粗,右下肺見小片狀影。診斷:急性支氣管肺炎。遂以上法治療7天。10天后復診,咳止,熱退,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啰音,X線透視:心、肺、膈未見異常,痊愈。[1]
4.4.2 方二
①用拇指按揉大椎1分鐘,力度要輕。
②用中間三指的指腹輕輕按壓膻中1分鐘。
③用兩手拇指抵住風池,左右同時按壓1~3分鐘。
④用拇指指端按揉尺澤3分鐘,力度適中。
4.5 飲食療法治肺炎
①貝母粥;先以粳米100g和砂糖適量煮粥,待粥成時,調入川貝母粉末5~10g,再煮二、三沸即可,上、下午溫熱分食。用于咳嗽咯吐粘痰不爽者。
②竹瀝粥:粳米50g煮粥,待粥將成時,兌入竹瀝50~100ml,稍煮即可,早晚或上下午溫熱分食。用于咯吐膿痰或間有神志欠清者。
③蘇子粥:蘇子15~20g,搗爛如泥,用水煮取濃汁,去渣,入粳米50~100g,冰糖適量,同煮成粥,早晚溫熱服食。用于咳嗽氣喘者。
④大蒜粥;紫皮大蒜30g,去皮,將蒜放沸水中煮10分鐘后撈出,然后將粳米100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將蒜放入粥內,同煮片刻即成,早晚溫熱服食。用于肺炎霉菌感染者。
⑤銀杏石葦燉冰糖:白果20粒,去殼、衣、搗破,與石葦30g同放瓦鍋中,加水2碗,煮至1碗,去渣,入冰糖15g,溶化,飲服。用于咳嗽、咯痰、氣喘者。
⑥百合糖水:百合60~100g,加糖適量,水煎,飲食。
⑦川貝雪梨煲豬肺:川貝10g,雪梨2個,豬肺250g,雪梨去皮切塊,豬肺切塊漂去泡沫,與川貝同放入砂鍋內,加冰糖少許,清水適量,慢火熬煮3小時后服食。用于陰虛痰熱者。
⑧山藥粥:干山藥片45~60g(或鮮山藥100~120g)粳米100~150g,同者粥,早晚溫熱服食。用于氣虛痰濁者。
4.6 肺炎患者飲食禁忌
發熱期間飲食宜清淡易消化,以流質、半流質為好,如粥類、米粉、藕粉、果汁、綠豆湯等,且多飲水,保持二便通暢。恢復期間退熱后可進食潤肺生津食物和肉類,如牛奶、蛋、魚湯、瘦肉湯、絲瓜、荸薺、銀耳、沙參、玉竹、山藥、扁豆、蜂蜜等。[1]
禁食溫熱食物及油膩肥厚辛辣之品,以免助熱生痰。此外,過甜過成之食物,助濕生痰;酸味收斂,使痰不易出,均不宜。[1]
5 參考資料
肺炎相關藥物
- 注射用他唑巴坦鈉哌拉西林鈉
列細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屬(催產克雷伯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變形桿菌屬(奇異變形桿菌、普通變形...
- 復方磺胺甲噁唑片
痛、乏力等,一般癥狀輕微。偶有患者發生艱難梭菌腸炎,此時需停藥。(8)甲狀腺腫大及功能減退偶有發生...
- 復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
痛、乏力等,一般癥狀輕微。偶有患者發生艱難梭菌腸炎,此時需停藥。(8)甲狀腺腫大及功能減退偶有發生...
- 復方磺胺甲噁唑片
痛、乏力等,一般癥狀輕微。偶有患者發生艱難梭菌腸炎,此時需停藥。8.甲狀腺腫大及功能減退偶有發生。...
- 琥乙紅霉素顆粒
)進入前列腺及精囊中,但不易透過血腦屏障,腦膜有炎癥時腦脊液中濃度僅為血藥濃度的10%左右。可進入...
- 更多肺炎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肺炎
- 《醫學衷中參西錄》:[三、醫論]87.論鼠疫之原因及治法
之毒菌因之有所傳染。有銀行施××,年三十余,發生肺炎性鼠疫,神識時明時憒,恒作譫語,四肢逆冷,心中發...
- 《丁甘仁醫案》:[卷一]風溫案
似迷睡。子丑乃肝膽旺候,木火乘勢升騰,擾犯肺金,肺炎葉舉,故咳嗽脅痛肋痛若斯之甚也。脈象左尺細數,左...
- 《醫醫醫》:[卷三]醫者自醫之醫方
也。西醫則剖解后見肺葉焦枯,或且潰爛,遂只名之曰肺炎。凡遇咳嗽,概以肺炎治之,無論寒熱有異,即只以肺...
- 《丁甘仁醫案》:[卷四]吐血案
火內熾,逼沖任之血妄行,假肺胃為出路。肺受火刑,肺炎葉舉,清肅之令,不得下行,頗慮血涌暴脫之險!亟擬...
- 《馮氏錦囊秘錄》:[痘疹全集卷二十二(總論痘要)]玉函金鎖賦
經調順而下部之痘自知,其桃紅之潤美矣。)口吐白沫肺炎熬,(凡患痘而口吐白沫者,是肺炎之熬灼也。)眼流...
- 更多古籍中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