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肺虛:1.泛指肺之氣血、陰陽不足的各種病證;2.單指肺氣虛。[1]
4 泛指肺之氣血、陰陽不足的各種病證·肺虛
肺虛指肺之氣血、陰陽不足的各種病證。多由寒溫不適,病久體弱,久咳傷肺所致。癥見咳嗽、氣短、痰多清稀、怠倦懶言、聲音低怯、怕冷、自汗,或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午后顴紅、口干咽燥、咳嗽無痰或咯痰帶血,舌淡嫩或嫩紅,脈虛或弱或細數。[1]
5 單指肺氣虛·肺虛
肺虛單指肺氣虛[1]。
參見肺氣虛:
肺氣虛又稱肺氣不足。多由寒溫不適,勞傷過度,久咳傷氣等所致。癥見咳嗽氣短,甚則喘促或呼吸困難、痰多清稀、疲倦、懶言、聲低、怕冷、自汗、面色㿠白、舌質淡嫩、脈虛或弱等。治宜補脾益肺。[2]
6 參考資料
治療肺虛的穴位
- 膏肓俞
膏肓俞。膏肓俞為各種慢性虛損性疾病的常用穴。主治肺、心、胸背及衰弱性疾患:如羸瘦虛損,五勞七傷,骨...
- 膏肓
膏肓俞。膏肓俞為各種慢性虛損性疾病的常用穴。主治肺、心、胸背及衰弱性疾患:如羸瘦虛損,五勞七傷,骨...
- 虛里
胃直接分出的絡脈。本絡自胃上行,貫穿膈肌,連絡于肺,出于虛里(心尖搏動處)。《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
- 中府
于中焦,本穴當中氣聚匯之處,故名中府。多用于治療肺虛之證。主治咳嗽,氣喘,少氣不得息,肺炎,支氣管炎...
- 定喘
6例,較單純針刺效果好,尤其是風寒型顯效率高,對肺虛、腎虛型效果較差。電針“定喘”、“天突”等,可使...
- 更多治療肺虛的穴位
治療肺虛的方劑
- 參麥湯
芍9克甘草4.5克功能主治:主陰分虧損已久,漸至肺虛有痰,咳嗽勞喘,或肺有結核者。備注:方中人參補肺...
- 通聲膏
嗽語聲不出。暴嗽失聲,語不出。胸中滿悶。暗由久病肺虛、風邪傳肺及久嗽所致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 紫蘇飲子
半夏(湯洗)各9克制法:上藥哎咀。功能主治:治脾肺虛寒,咳嗽痰多。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水300...
- 參貝陳皮
25.0%。功能與主治:止咳化痰,生津消渴,用于肺虛咳嗽,津少口渴。用法與用量:含服,一次1粒。規格...
- 麥冬飲子
阿膠。功能主治:《證治匯補》卷二方之麥冬飲子主治肺虛內熱血證。用法用量:水煎服。運用:夾痰,加貝母。...
- 更多治療肺虛的方劑
治療肺虛的中成藥
- 參貝陳皮
25.0%。功能與主治:止咳化痰,生津消渴,用于肺虛咳嗽,津少口渴。用法與用量:含服,一次1粒。規格...
- 濃縮養榮丸
錄2頁)。功能與主治:補氣養血,健脾安神。用于脾肺虛損,氣血不足,食欲不振,驚悸盜汗,健忘。用法與...
- 抗癆膠囊
錄16頁)。功能與主治:散瘀止血,祛痰止咳。用于肺虛久咳,痰中帶血。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
- 五加參精
治補氣健脾,安神益智。用于脾肺氣虛癥,以及病后體虛,精力不足等。用法與用量早晚空腹時溫開水送服,一...
- 保兒寧顆粒
于脾肺氣虛所致的神倦納呆,面黃肌瘦,煩燥不寧,表虛自汗,易感風邪等癥。用法與用量:開水沖肥或嚼服。...
- 更多治療肺虛的中成藥
肺虛相關藥物
- 咳嗽枇杷糖漿
用量】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3~4次。【禁忌】肺虛久咳者忌服。【注意事項】1.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 潤肺膏
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潤肺益氣,止咳化痰。用于肺虛氣弱,胸悶不暢,久咳痰嗽,氣喘自汗。【用法與用量...
- 復方鹿茸酒
能主治】補腎,益氣潤肺。用于腰膝痿軟,心悸氣短,肺虛咳嗽,脾虛腹瀉。【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0~1...
- 濃縮養榮丸
方藥藥品。【功能主治】補氣養血,健脾安神。用于脾肺虛損,氣血不足,食欲不振,驚悸盜汗,健忘。【用法...
- 人參補氣膠囊
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久病虛贏,驚悸失眠。【用法與用量...
- 更多肺虛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肺虛
- 《普濟方》:[卷二十六肺臟門]肺虛(附論)
夫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陰虛者。手太陰經也。名曰肺虛冷。蓋虛則生寒。寒則陰氣盛。陰氣盛則聲嘶。語言用力。...
- 《圣濟總錄》:[卷第四十八肺臟門]肺虛
論曰肺為華蓋,復于諸臟,若肺虛則生寒,寒則陰氣盛,陰氣盛則聲嘶,語言用力,顫掉緩弱,少氣不足,咽中干...
- 《雜病廣要》:[臟腑類]咳嗽
此哉?曰∶感風傷冷,挾熱受濕,瘀血停水,與夫肺實肺虛,皆能壅痰而發嗽也。夫肺為嬌臟,外主一身之皮毛,...
- 《難經正義》:[卷六]七十五難
實,土當平之。東方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肺也,則知肺虛。瀉南方火,補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
- 《小兒藥證直訣》:卷中·記嘗所治病二十三證
有聲也。治之,瀉其強而補其弱。心實者,亦當瀉之,肺虛不可瀉。肺虛之候,悶亂哽氣,長出氣,此病男反女,...
- 更多古籍中的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