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肺熱:1.因外邪犯肺化熱或內熱引起的肺臟病癥;2.經外奇穴名。[1]
4 因外邪犯肺化熱或內熱引起的肺臟病癥·肺熱
肺熱指因外邪犯肺化熱或內熱引起的肺臟病癥。主要表現為面紅、發熱、咳嗽、痰黃黏稠,或喘促,或咳吐膿血、胸痛,或惡寒發熱,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數或滑數等。治宜清泄肺熱。針灸常取尺澤、魚際、豐隆、風門等穴[1]。
5 經外奇穴名·肺熱
肺熱為經外奇穴名。出《新醫療法匯編》。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間,旁開各0.5寸處。左右計2穴。主治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等。一般針直刺0.5~0.8寸;或用隔蒜灸法。[1]
6 參考資料
治療肺熱的穴位
- 肺俞
。肺俞穴具有解表宣肺,清熱理氣的功效。肺俞穴有宣熱疏風、調理肺氣作用。肺俞穴是肺臟之氣輸注背部之處...
- 肩中外俞
。肺俞穴具有解表宣肺,清熱理氣的功效。肺俞穴有宣熱疏風、調理肺氣作用。肺俞穴是肺臟之氣輸注背部之處...
- 魚際
從拇指流向頭靜脈的小靜脈支。功效與作用:魚際有清肺熱、利咽喉作用。魚際為手太陰肺經之滎穴,“滎主身熱...
- 尺澤
上逆之咳喘、胸部脹滿,熱傷肺絡所致的咯血、潮熱及肺熱上壅所致的咽喉腫痛等,均可瀉尺澤以治之。手太陰經...
- 氣堂
上逆之咳喘、胸部脹滿,熱傷肺絡所致的咯血、潮熱及肺熱上壅所致的咽喉腫痛等,均可瀉尺澤以治之。手太陰經...
- 更多治療肺熱的穴位
治療肺熱的方劑
- 瀉白散
熱咳喘證的代表方劑,現代常用于治療小兒麻疹初期、肺炎、支氣管炎等屬肺有伏火郁熱者。《小兒藥證直訣》...
- 蘆根湯
30克制法:上六味,粗搗篩。功能主治:清肺熱,瀉脾火。治脾肺之熱熏目,赤癢生翳。用法用量:每服15克...
- 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
g。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熱邪犯于肺衛所致發熱、汗出、微惡風寒、咳嗽、痰黃,或兼喘息...
- 人參固本膏
冬4兩,麥冬4兩,生地4兩,熟地4兩。主治:腎虛肺熱,喘嗽煩渴,肺痿咯血。用法用量:時時挑少許,口中...
- 甘桔湯
功能主治:《小兒藥證直訣》卷下方之甘桔湯主治小兒肺熱,或風熱上壅,咽喉腫痛。主治小兒肺熱,手掐眉目鼻...
- 更多治療肺熱的方劑
治療肺熱的中成藥
- 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
g。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熱邪犯于肺衛所致發熱、汗出、微惡風寒、咳嗽、痰黃,或兼喘息...
- 雪梨膏
注意事項:1.忌食辛辣、油膩食物。2.本品適用于肺燥咳嗽,其表現為干咳,咽喉疼痛,鼻唇干燥,痰少而...
- 小兒肺熱平膠囊
能與主治:清熱化痰,止咳平喘,鎮驚開竅。用于小兒肺熱喘咳,吐痰黃稠高熱煩渴,神昏譫妄,抽搐,紅苔黃膩...
- 治咳枇杷露
項規定(附錄ⅠJ)。功能與主治:清肺熱、止咳、祛痰。用于風熱侵肺引起的口干作渴,咳逆痰多及支氣管炎...
- 犀角地黃丸
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2頁)。功能與主治:清肝肺熱,涼血止咳。用于肺胃積熱,肺經火旺,引起咳嗽吐血...
- 更多治療肺熱的中成藥
肺熱相關藥物
- 蛇膽川貝膠囊
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除痰。用于肺熱咳嗽,痰多。【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2粒,一...
- 桔貝合劑
為咳嗽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潤肺止咳。用于肺熱咳嗽,痰稠色黃,咯痰不爽。【用法與用量】口服,一...
- 止咳橘紅丸
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清肺潤燥,止嗽化痰。用于肺熱燥咳,痰多氣促,口苦咽干。【用法與用量】口服,一...
- 蛇膽川貝膠囊
成份】【性狀】【功能主治】清肺,止咳,祛痰。用于肺熱咳嗽,痰多。【規格】【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
- 掃日勞清肺止咳膠囊
:【成份】【性狀】【功能主治】清肺熱、止咳、祛痰。用于希拉、血性肺熱癥,證見;煩熱口干,咳嗽咯痰,...
- 更多肺熱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肺熱
- 《黃帝素問直解》:[卷之四]痿論第四十四篇
,四肢痿弱,舉動不能,如痿棄不用之意。肺為臟之長,故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主潤...
- 《顧松園醫鏡》:[卷十三·書集]痿
為痿。〔足弱不能行也。〕言五臟之痿,皆因于肺氣之熱,致五臟之陰俱不足,而為痿。五痿雖異,總曰痿,悉...
- 《醫述》:[卷十二·雜證匯參]痿(附拘攣、癱瘓)
也?岐伯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故肺熱葉焦,則皮毛...
-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卷五]痿論篇第四十四
于內。則形痿于外矣。)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也。(肺屬金。肺熱則金燥而葉焦矣。肺主皮毛...
- 《普濟方》:[卷二十七肺臟門]肺臟壅熱(附論)
)大棗(去核焙)檳榔(麩炒)甘草(炙)葛地黃湯治肺熱。上熱下冷。膊疼痛。痰涕多。生地黃(一兩)生姜(...
- 更多古籍中的肺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