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發腦為病名[1]。出《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指有頭疽生于玉枕或風池穴處者[1]。由熱毒上壅所致,忌灸[1]。治宜清熱疏風,解毒活血[2]。可用仙方活命飲、黃連解毒湯等;外用金黃膏貼敷,腐肉不去用九黃丹或五五丹;若瘡面大,腐肉難脫,則應手術切除,腐去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紅膏[2]。初起瘡形平塌,根形漫腫,色晦暗,不甚疼痛,成膿遲,膿質清稀,神疲少食,面色無華,脈數無力,舌絳或淡者屬虛證[2]。若偏于陰虛者,內服竹葉黃芪湯;若氣血雙虛者,內服托里消毒散;外治法同實證,同時可加桑柴火烘法[2]。
3 參考資料
治療發腦的方劑
- 鎮肝熄風湯
潛陽之功效。主治類中風。癥見頭目眩暈,目脹耳鳴,腦部熱痛,心中煩熱,面色如醉,或時常噫氣,或肢體漸...
- 藿香正氣散
麴菌等霉菌也有抑制作用。白術水浸劑對星形奴卡菌、腦膜炎雙球菌、枯草桿菌有抑制作用,對上述部分細菌及...
- 托里湯
,以乳缽研細),真綠豆粉(研)4兩。主治:癰疽、發腦;發背內潰及諸惡毒沖心。嘔吐,疼痛不可忍。用法用...
- 發腦內消散
兩,莽草1兩,大黃3兩。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發腦始結,疼痛妨悶,欲成癰疽者。用法用量:每用漿水旋...
- 五香連翹湯
連翹湯主治癰疽,一切積熱惡核、瘰疬、癰疽、惡瘡、發腦、發背。用法用量:每服3大錢,水1盞,煎至7分,...
- 更多治療發腦的方劑
治療發腦的穴位
- 腦干
腳,內有粗大的縱行纖維通過。動眼神經由大腦腳內側發出。中腦背面有兩對丘形隆起,稱為四疊體,上方一對...
- 顳颥
之。腦風目瞑,頭痛,風眩目痛,腦空主之。鼻管疽,發為立厲,腦空主之。《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腦風頭...
- 腦空
之。腦風目瞑,頭痛,風眩目痛,腦空主之。鼻管疽,發為立厲,腦空主之。《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腦風頭...
- 腦戶
戶對垂體性高血壓有降壓作用。對血細胞的影響:研究發現針刺腦戶可使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
- 會額
戶對垂體性高血壓有降壓作用。對血細胞的影響:研究發現針刺腦戶可使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
- 更多治療發腦的穴位
治療發腦的中成藥
- 樂脈顆粒
致的頭痛、眩暈、胸痛、心悸;冠心病心絞痛、多發性腦梗死見上述證候者。樂脈顆粒藥典標準:品名:樂脈顆...
- 腦血康顆粒
血康顆粒的不良反應:尚不明確。注意事項: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
- 培元通腦膠囊
藥后出現惡心,一般不影響繼續用藥。2.臨床試驗中發現1例患者用藥期間出現嗜睡、乏力,未停藥繼續服藥...
- 心腦靈
niovita劑型:5mg。心腦靈的藥理作用:心腦心腦靈具有興奮神經和運動中樞的作用,改善精神狀態...
- 雙虎腫痛寧
g生草烏190g生天南星190g生半夏190g樟腦30.4g薄荷腦5g制法:以上八味,除樟腦、薄荷...
- 更多治療發腦的中成藥
發腦相關藥物
- 氨甲環酸注射液
出血,應用本品止血優于其他抗纖溶藥,但必須注意并發腦水腫或腦梗塞的危險性,至于重癥有手術指征患者,本...
- 奧扎格雷鈉注射液
,及改善蛛網膜下腔出血手術后的腦血管痙攣收縮和并發腦缺血癥狀。【用法用量】每次40~80mg,溶于適...
- 氨甲環酸片
出血;應用本品止血優于其他抗纖溶藥,但必須注意并發腦水腫或腦梗塞的危險性,至于重癥有手術指征患者,本...
- 氨甲環酸膠囊
出血,應用本品止血優于其他抗纖溶藥,但必須注意并發腦水腫或腦梗塞的危險性,至于重癥有手術指征患者,本...
- 锝[99mTc]依莎美肟注射液
可做靜態顯像。【不良反應】偶有過敏反應及血壓上升發生。【禁忌】【注意事項】1.本品應在具有《放射性...
- 更多發腦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發腦
- 《普濟方》:[卷二百八十八癰疽門]發腦
(附論)夫發腦者。六腑不和。經絡痞澀。氣血不行。壅結所成也。此皆臟腑蘊積熱毒。或乳石發動。毒瓦斯上攻...
- 《太平圣惠方》:[卷第六十二]治發腦諸方
夫發腦者。由六腑不和。經絡否澀。氣血不行。壅結所成也。此皆臟腑蘊積熱毒。或曾餌乳石若不治發腦已穴。膿...
- 《圣濟總錄》:[卷第一百三十一]發腦
論曰發腦者,六腑不和,經絡否澀,氣血不行,壅結所成也。此皆臟腑蘊積熱毒,或乳石發動,毒瓦斯上攻于腦,...
- 《普濟方》:[卷二百八十四癰疽門]諸癰疽
井水煎服。托里黃湯治癰疽發背、發髭、發鬢、發眉、發腦。婦人乳癰等。定痛去毒。栝蔞黃(各半兩)甘草(炙...
- 《瘍醫大全》:[卷五]癰疽論
其膜必壞,多致兇危。然書云∶五發癰疽者,謂發背、發腦、發鬢、發眉、發頤是也。但人之一身,血氣稍有壅聚...
- 更多古籍中的發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