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耳穴壓痛點是指耳穴觸診時被檢查者自訴或表現出最疼痛的部位。對壓痛的程度,常根據病人的反應加以判斷,皺眉(+),眨眼(++),躲閃(+++),疼痛難忍,拒按壓(++++),壓痛點的形成與消失和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有一定的關系。疾病發生后,痛點即可形成;疾病發展或加重時,壓痛點反應靈敏;隨著病情的好轉,痛點隨之減輕以至消失。臨床以急性炎癥、痛癥的壓痛最為明顯,慢性病耳廓壓痛多不明顯。觸診時用力要均勻,按壓時間要相等,探棒的探頭直徑以1.5毫米為宜。[1]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耳穴壓痛點
- 《活幼口議》:[卷之七五位分部定位]腎部所主
耳穴之前名曰耳花耳HT各輪輪里名廊輪廊焦黑腎家虛熱其黑如炭腎絕死旦耳門生瘡衛積非常耳中膿出腎熱疳極臭...
- 《證治準繩·幼科》:[集之一·初生門證治通論]察色
感風寒,亦閉關隔,鼻爛即疳,鼻臭積熱。腎部所主,耳穴之前,名曰耳花,耳孩名輪,輪里名廓,輪廓焦黑,腎...
- 《幼科證治準繩》:[集之一·初生門證治通論]察色
感風寒,亦閉關隔,鼻爛即疳,鼻臭積熱。腎部所主,耳穴之前,名曰耳花,耳孩名輪,輪里名廓,輪廓焦黑,腎...
- 《針灸大成》:[卷九]治癥總要
(楊氏)一論中風,但未中風時,一兩月前,或三四個月前,不時足脛上發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將中風之候也。...
- 《幼幼新書》:[卷第三察形色治病第九]辨五臟受驚積冷熱形證圖
圖1\p03-b12a53.bmp肝臟受驚候∶起發際,其色淺白,若至丞相,即變驚風,渾身發熱...
- 更多古籍中的耳穴壓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