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耳穴磁療法是利用磁場在耳穴上的作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常選用500高斯0.4厘米大的恒磁體,放在選好的耳穴上和耳背相應位置上,用膠布固定。每次敷3~5日,兩耳交替使用。可用于治療頭痛、脅痛、咳嗽、哮喘等。[1]
耳穴磁療法多采用磁珠貼敷,磁珠的直徑為l~3毫米,磁場強度一般為200~500高斯或1000高斯以上。探準耳穴敏感點后,將磁珠放在膠布中央,直接貼在耳穴上即可。一般每次只貼一耳,5~7天后換貼另一耳,每次磁珠不超過4粒,以免磁場相互干擾。有時為了減少磁珠直接作用于皮膚所產生的副作用,可先用薄層脫脂棉將磁珠包起來,然后固定于局部耳穴。對于皮膚病及痛癥,可先按埋針法把皮內針埋在耳穴內,而后在針柄上敷以一粒磁珠并用膠布固定,使磁場通過針體導入,給予較長時間的刺激。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耳穴磁療法
- 《活幼口議》:[卷之七五位分部定位]腎部所主
耳穴之前名曰耳花耳HT各輪輪里名廊輪廊焦黑腎家虛熱其黑如炭腎絕死旦耳門生瘡衛積非常耳中膿出腎熱疳極臭...
- 《證治準繩·幼科》:[集之一·初生門證治通論]察色
感風寒,亦閉關隔,鼻爛即疳,鼻臭積熱。腎部所主,耳穴之前,名曰耳花,耳孩名輪,輪里名廓,輪廓焦黑,腎...
- 《幼科證治準繩》:[集之一·初生門證治通論]察色
感風寒,亦閉關隔,鼻爛即疳,鼻臭積熱。腎部所主,耳穴之前,名曰耳花,耳孩名輪,輪里名廓,輪廓焦黑,腎...
- 《針灸大成》:[卷九]治癥總要
處一齊俱灸各三壯,偏左灸右,偏右灸左,百會、耳前穴也。〔第一〕陽癥,中風不語,手足癱瘓者∶合谷肩手...
- 《幼幼新書》:[卷第三察形色治病第九]辨五臟受驚積冷熱形證圖
圖1\p03-b12a53.bmp肝臟受驚候∶起發際,其色淺白,若至丞相,即變驚風,渾身發熱...
- 更多古籍中的耳穴磁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