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藏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Ershiwuwei Luronghao Wan
2.2 英文名
2.3 標準編號
WS3-BC-0158-95
2.4 處方
綠絨蒿 100g 天竺黃 50g 丁香 30g 肉桂 30g 木香 50g 藏木香 50g 沉香 40g 葡萄 30g 渣馴膏 40g 朱砂 20g 紅花 70g 西紅花 10g 熊膽 2g 麝香 0. 5g 小傘虎耳草 80g 木香馬兜鈴 50g 巴夏嘎 70g 波棱瓜子 30g 蓽茇 20g 余甘子 100g 干姜 30g 甘草 50g 寒水石(制) 70g 甘青青蘭 80g 牛黃 0. 8g 訶子 100g
2.5 制法
以上二十五味,除渣馴膏、朱砂、西紅花、熊膽、麝香分別另研細粉外, 其余共研成細粉,過篩,加入朱砂、西紅花、熊膽、麝香細粉串研,混勻,用渣馴膏加 適量水泛丸,干燥,即得。
2.6 性狀
本品為棕黃色水丸;氣微香,味苦、澀。
2.7 檢查
2.8 功能與主治
解毒,清肝熱。用于中毒及“木布”降于膽腑,肝熱、肝腫大、 肝硬化、肝胃瘀血疼痛等新舊肝病。
2.9 用法與用量
一次4~5丸,一日2次。
2.10 規格
每丸重0. 5g。
2.11 貯藏
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西藏自治區藥品檢驗所 起草
古籍中的二十五味綠絨蒿丸
- 《圣濟總錄》:[卷第一十五]風癇
。發即百脈攣縮。行步不正。口面戾。言語無度。鉤藤丸方鉤藤鉛丹(研)茵芋葉石膏(研)杜蘅防葵(炙)秦...
- 《圣濟總錄》:[卷第四十四脾臟門]宿食不消
取沉者炒各半兩)巴豆(去皮心膜出油二錢半)上一十五味,除研藥外,搗羅為末,與研藥和勻煉蜜,丸如綠豆大...
- 《圣濟總錄》:[卷第五十二]腎臟風毒流注腰腳
腳膝筋攣,不能屈伸,腰膝拘急,風毒流注等疾。石南丸方石南葉薏苡仁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牽牛子(炒)大...
- 《圣濟總錄》:[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門]耳虛鳴
)上一十五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溫酒調下,日三,加至二錢匕,不拘時。治耳內虛鳴,保命丸方熟干地...
- 《圣濟總錄》:[卷第一十二]肌肉動
。百日瘥。一年平復。治風虛肌肉動。手足顫掉。虎骨丸方虎脛骨(酥炙)松節(銼酒炒)天麻牛膝(酒浸切焙...
- 更多古籍中的二十五味綠絨蒿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