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惡核 病名。 ①出《肘后方》卷五。表現為肉中生核,小如豆粒,大如梅、李,推之能移,且患處疼痛,還可伴有惡寒發熱等癥。其病因為風熱毒邪搏于氣血,復為風寒乘襲所致。治宜五香連翹湯。 ②指痰核之形大者。《外科全生集》卷一:“大者惡核,小者痰核”。治宜內服陽和丸、犀黃丸以消散之。
治療惡核的穴位
- 脈穴
及灸瘡方第七十八》:“凡灸不依《明堂》脈穴,或是惡日神、惡時殺,病人年神所犯,天地昏暗,日月無光。...
- 九曲中府
。位于腋窩正中直下,當第七肋間隙再下3寸處。主治惡風邪氣遁尸,內有瘀血,胸肋疼痛、腹痛等。出處:《...
- 髓海
四滿。其所治癥為積聚、疝瘕、大腸水瀉、月信不調、惡血、奔豚腹部四面膨滿諸病。此穴在臍下2寸,旁開5...
- 陰陽穴
拼音:yīnyángxué英文:概述:陰陽穴:1.經外奇穴名;2.經外奇穴別名;3.推拿穴位名。經外...
- 陰獨八穴
蛇咬傷,腳氣,趾痛,頭痛,牙痛,月經不調,癘風(惡瘡,傳染病發熱)等。代號:EX-LE10出處:八...
- 更多治療惡核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