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操作名稱
短波透熱法
4 適應癥
短波透熱法適用于膀胱癌、食管癌、肺癌、胃癌、結腸癌、宮頸癌、皮膚癌等。
5 禁忌癥
出血傾向、心力衰竭、活動性肺結核、高熱患者及植有心臟起搏器者。
6 準備
要向患者說明治療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
7 操作方法
1.根據治療部位情況,選用適當的輻射器。
2.裸露治療部位,安放好電極。電極與患者的距離,一般在3cm左右(1000W短波機)及5cm左右(2000W短波機)。
3.檢查機器各旋鈕是否在零位,輸出導線兩端接觸是否緊密。
4.接通電源,預熱3—5min,同時機內風扇開始工作以冷卻電子管。
5.在治療中詢問情況,如患者感到電極下過熱,可用電風扇或用其他方法散熱。
6.緩慢調節高壓電鈕,2000W短波機一般不超過6000V,屏極電流一般400mA以內,柵極電流100mA左右;1000W短波機,電壓2500~2700V,屏極電流400mA以內,柵極電流100~150mA以內。應使腫瘤區溫度達到41℃以上。
7.每次治療時間30~120min,每周1~3次,6次左右為1療程。常與放療、化療配合應用。治療結束,按相反順序關機。
[常用方法舉例]
1.肺部治療法 2個直徑15—20cm的圓形電極,對置于胸背部,使病灶處于2電極間,電極與體表距離為3~5cm。每次治療30~40min,每周2~3次。
2.膀胱區治療法 2個直徑15~20cm的圓形電極,對置于膀胱區與骶尾部,電極與體表距離為3~5cm。每次治療30~40min,每周3次。
8 注意事項
2.治療過程中詢問患者情況,觀察有無異常反應。心臟病患者尤應注意觀察。
3.治療部位應保持干凈,如患者出汗較多或有分泌物時,應停機擦拭干凈,以免發生燒傷。
4.體質衰弱、出汗較多的患者,治療結束后應囑飲水、休息,待情況好轉后再離去。
6.治療過程中,患者不得移動體位,對置的2個電極應和體表保持相同的距離,以免影響機器的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