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豆腐
2.1 出處
2.2 拼音名
Dòu Fu
2.3 來源
2.4 制法
一般用黃大豆,以水浸約一天左右(夏季可較短),待豆浸胖后,帶水磨碎,濾去渣滓,入鍋煮沸,即成豆腐漿,再點以鹽鹵或石膏,即凝成豆腐花,然后用布包裹,榨去部分水分,即成。
2.5 性味
甘,涼。
①《本草圖經》:"寒。"
②寧原《食鑒本草》:"味甘,平。"
⑧《隨息居飲食譜》:"甘,涼。"
2.6 歸經
2.7 功能主治
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治赤眼,消渴,休息痢;解硫黃、燒酒毒。
①寧原《食鑒本草》:"寬中益氣,和脾胃,下大腸濁氣,消脹滿。"
②《綱目》:"清熱散血。"
④《本草求真》:"治胃火沖擊,內熱郁蒸,癥見消渴、脹滿。并治赤跟腫痛。"
⑤《本草求原》:"解硫黃毒。"
⑥《隨息居飲食譜》:"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
2.8 附方
②治飲燒酒過多,遍身紅紫欲死,心頭尚溫:熱豆腐切片,滿身貼之,冷即換,蘇醒乃止。(姚可成《食物本草》)
2.9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豆腐的方劑
- 麻甘豆腐湯
(打碎),法半夏6g(打碎),杏仁6g(打碎),豆腐1小塊。功能主治: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主痰熱阻肺...
- 痰毒頂
g《串雅補》卷一:方名:痰毒頂組成:白信5錢(用豆腐一大方塊,中挖一池,放信于池內,以原豆腐蓋好,煮...
- 杖瘡珍珠散
gchuāngzhēnzhūsǎn處方:珍珠(入豆腐內,煮至豆腐起蜂窩時取出,研之)乳香(去油)海螵...
- 鬼頭頂
拼音:guǐtóudǐng處方:白信5錢(用豆腐1大方塊,中挖一池,放信于池內,以原豆腐蓋好,煮1炷...
- 二妙丹
會通》卷四:二妙丹:處方:明雄黃2兩,雌黃2錢,豆腐1塊(4寸厚,方圓4寸)。功能主治:痘疔。用法用...
- 更多用到中藥豆腐的方劑
用到中藥豆腐的中成藥
- 癲狂馬寶散
1處方:馬寶600g琥珀30g龍涎香30g珍珠(豆腐炙)3g牛黃15g制法:以上五味,分別研成細粉,...
- 白氏眼藥
的白敬宇眼藥的別名。別名:白氏眼藥。組成:珍珠(豆腐炙)15g,麝香7.5g,熊膽60g,冰片506...
- 醒腦再造丸
香5g僵蠶(炒)2.5g豬牙皂5g冰片5g珍珠(豆腐制)7.5g大黃5g制法:以上三十六味,除冰片外...
- 十寶丹
方之十寶丹組成為牛黃、貝母、馬勃各三分,珍珠(入豆腐內煮去油,另研)六分,冰片半分,人指甲(陰陽瓦上...
- 六靈丸
藏:密封。注:珍珠的炮制方法取珍珠用布包好,放入豆腐中,煮3~4小時,取出,晾干。江西省藥品檢驗所起...
- 更多用到中藥豆腐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豆腐
- 《本草綱目拾遺》:[卷八諸谷部]腐
漿、沫、渣、皮、乳、鍋巴、泔水、麻腐瀕湖綱目于豆腐集解注∶腐皮堪入饌,而漿乳皆遺之。又胡麻亦可作腐,...
- 《濟世神驗良方》:外科附錄
尿半桶,入甕內燒滾,熏洗三四次即可走。治重腿粗腫豆腐渣一斤,板豬油四兩,搗敷,有臭水出即消。治諸漏鳳...
- 《本草求真》:[上編卷七食物]豆腐
(造釀)瀉胃火過服生寒動氣豆腐(專入脾胃大腸)。經豆磨爛。加以石膏及或鹵汁內入而成。其性非溫。故書皆...
- 《本草綱目》:[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豆腐
(《日用》)【集解】時珍曰∶豆腐之法,始于漢淮南王劉安。凡黑豆、黃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綠豆之類,皆...
- 《證治準繩·類方》:[第八冊]蠱毒
面毒方上以蘿卜啖之。麥面太熱,蘿卜能解其性。治中豆腐毒方上用生蘿卜煎湯,如非時無蘿卜,用子煎湯亦可。...
- 更多古籍中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