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地莓為中藥名,出自《本草匯編》,為《名醫別錄》記載的蛇莓之別名[1]。
3 地莓的別名
4 來源及產地
薔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的全草[2]。分布遼寧以南各地[2]。
5 性味
6 功能主治
1.治感冒發熱,咳嗽,小兒高熱驚風,咽喉腫痛,白喉,痢疾,黃疸肝炎,泄瀉痢疾,赤白帶下[2]。亦治癌腫[2]。煎服:9~15g,鮮品倍量[2]。
2.治瘡腫疔毒,瘰疬,燒傷,蛇咬傷[2]。煎服或搗敷[2]。
7 化學成分
本品含甲氧基去氫膽甾醇[2]。還含委陵菜酸、杜鵑素、白樺苷、野薔薇芍藥糖酯、蛇莓苷等,種子油中的主要脂肪酸為亞油酸,非皂化物質主要為β-谷甾醇[2]。
8 藥理作用
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傷寒、變形、痢疾等桿菌有抑制作用[2]。蛇莓提取物可鎮靜、抗驚厥,并可抗腫瘤[2]。
9 參考資料
用到中藥地莓的方劑
- 三匹風
,即《名醫別錄》記載的蛇莓之別名。別名:野楊梅、地莓、三葉蔗、爪龍、蛇泡草來源及產地:薔薇科植物蛇莓...
- 干地黃煎
音:gàndìhuángjiān別名:干地黃湯、地黃湯處方:干地黃5兩,桑根白皮(切)2升,芎5...
- 地黃金粉散
拼音:dìhuángjīnfěnsǎn別名:地黃湯、生地黃湯處方:地黃半斤(取自然汁),飛羅面4兩...
- 生地黃汁飲子
huángzhīyǐnzǐ《圣惠》卷十九:別名:地黃湯組成:生地黃汁1合,獨活2兩(銼),附子1枚...
- 地黃敷方
十七,名見《圣濟總錄》卷一四五:地黃敷方:別名:地黃膏處方:生地黃不限多少。功能主治:腕折,四肢骨...
- 更多用到中藥地莓的方劑
用到中藥地莓的中成藥
- 復方地龍膠囊
g劑型:每粒0.28g。復方地龍膠囊的主要成份:地龍、川芎、黃芪、牛膝。復方地龍膠囊的功能主治:化...
- 紫地凝血散
劑型:每瓶4g。紫地凝血散的主要成份:大葉紫珠、地菍。紫地凝血散的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收斂止血。用...
- 地榆槐角丸
增補萬病回春》卷四。中成藥地榆槐角丸的主要成分為地榆、槐花(炒)、槐角(蜜炙)、大黃、黃芩、地黃、...
- 加味天麻膠囊
60g玄參60g羌活100g木瓜30g獨活50g地黃160g牛膝60g穿山龍50g杜仲(鹽炒)70...
- 槐角地榆丸
-95處方:槐角(炒)200g枳殼(炒)100g地榆(炭)100g梔子(炒)100g地黃100g白...
- 更多用到中藥地莓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地莓
- 《神農本草經贊》:[卷一上經]蓬
。孟詵以為即覆盆誤。袁桷詩。勢如鹿角掎。吳瑞曰。地莓蠶老時紅熟。一名蛇殘。韓保升曰。子赤儼若覆盆。唐...
- 《普濟方·針灸》:[卷十七]大熱
寒)鼠李根皮(微寒)竹瀝(大寒)梔子(寒。大寒)地莓(大寒)芒硝(大寒)大黃(寒。大寒)苦參(寒)沙...
- 《本草綱目別名錄》:[本草綱目釋名]草部(上)
(覆盆陰割田陵寒母)使君子(留求子)蛇莓(蛇蠶莓地莓)木鱉子(木蟹)葛(雞齊黃斤鹿藿)番木鱉(馬錢子...
-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蛇莓
(《別錄》下品)【釋名】蛇(音苞)、地莓瑞曰∶蠶老時熟紅于地,其中空者為蠶莓;中實極紅者,為蛇殘莓,...
-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湯下。萬寶回春湯甘草、麻黃、黃芩、防己、杏仁、生地、熟地、川芎、當歸、人參、防風、肉桂、干姜、陳皮...
- 更多古籍中的地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