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低蛋白膳食 (最后修訂于2016/3/24 10:21:57)[共96字]
摘要:低蛋白膳食(lowproteindiet)是指控制膳食中的蛋白質特別是低生物價蛋白質的攝入的一種醫院膳食。旨在減少含氮代謝產物,減輕肝、腎負擔,主要用于急性腎炎、慢性肝、腎(功能)衰竭的患者。......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營養治療
對CRF患者進行營養治療,現將部分病例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37例患者中,男28例,女9例,年齡28~63歲,平均45歲。 1.2營養治療原則采用禁止食用豆類及其制品、優質低蛋白、麥淀粉、足夠熱量、低磷、限鉀、限鈉、平衡液體出入量和充足維生素的營養治療方案。 1.3觀察指標及統計學處理觀察患者營養治療前后的血紅蛋白(H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變化,并進行
- 低蛋白飲食延緩腎功能衰竭的臨床觀察及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低蛋白飲食在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時對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內生肌酐清除率(CCr)的臨床效果。方法CRF在常規治療的同時根據患者CCr制定相應的蛋白質攝入量,采用優質低蛋白飲食并嚴格制定患者食譜。結果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好轉,BUN和SCr下降(P<0.01),CCr升高(P<0.05)。結論常規治療加低蛋白飲食可減輕氮負荷,緩慢CRF的臨床癥狀,還可延緩CRF的
- 低蛋白飲食合并復方α-酮酸片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低蛋白飲食合并復方α-酮酸片(開同)對延緩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患者病情進展,改善營養狀況中的作用。方法32例CRF患者腎小球濾過率(GFR)30~50ml/min,隨機分為A、B兩組各16例。B組給予低蛋白飲食合并開同,A組僅給予低蛋白飲食,隨訪1年,監測患者的生化和營養指標。結果B組的GFR下降速度明顯低于A組,營養指標明顯高于A組,血鈣明顯高于A組,血磷明顯低于A組。結論
- 合理飲食搭配對尿毒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按接診時間分為單號和雙號,單號為試驗組,雙號為對照組,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8例。 1.2方法兩組患者均按常規給予透析治療,藥物控制后給予慢性腎病的營養治療,為使患者能夠堅持長期使用,我們制定了低蛋白膳食,采用淀粉作為主食,安排調配的低蛋白淀粉食譜對患者改善癥狀、緩解病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原則是:(1)優質蛋白質要比較恰當地安排在三餐中,集中在一餐或二餐都是不對的;(2)就可采用的有限品種的
- 白蛋白應用與否在腎病綜合征中的比較
[摘要]目的觀察腎病綜合征(NS)低蛋白血癥白蛋白應用與否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漿白蛋白的變化。方法回顧分析我院56例腎病綜合征患者臨床資料。結果兩組對比白蛋白輸注組24h尿蛋白早期呈上升趨勢(P0.01),隨后兩組差異無顯著性(P0.05);白蛋白輸注組尿β2-MG較非白蛋白輸注組高(P0.05);血漿白蛋白水平兩者差異無顯著性(P0.05)。結論NS患者使用白蛋白
- 重組人生長激素在重型顱腦損傷后低蛋白血癥患者代謝調理作用的臨床觀察
【摘要】目的觀察重組人生長激素(rhGH)對重型顱腦損傷后低蛋白癥的治療作用。方法40例重型顱腦損傷后低蛋白血癥患者,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每天注射安蘇蔭(Ansomone)8U,共7~10天。使用后第6、12天檢測兩組患者血清蛋白、轉鐵蛋白、前白蛋白、氮平衡等。結果治療組使用rhGH后血清蛋白、前白蛋白、轉鐵蛋白濃度均明顯上升,負氮平衡轉為正氮平衡;對照組變化不明顯。兩組間比較,差異有非常
-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應用低蛋白飲食聯合復方α-酮酸的臨床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評價低蛋白飲食聯合復方α-酮酸治療延緩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改善鈣磷代謝異常的臨床療效。方法中度CRF患者40例(血肌酐177~450μmol/L),隨機分為低蛋白飲食聯合復方α-酮酸治療組(α-酮酸組)20例及單獨低蛋白飲食組(低蛋白組)20例,治療前及治療后每2個月進行生化指標評估,兩組患者均隨訪6個月。結果治療后α-酮酸組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均有所降
- 低蛋白血癥是血透過程中發生低血壓的一個重要危險因子
中出現低血壓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日本的研究人員近期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了與血透過程中低血壓發生有關的因素。研究人員從58名在日本Tamura紀念醫院接受血透治療的患者中選取了12名因為反復發生低血壓而不得不終止血透治療的患者(即HP組),對照組為另12名性別、年齡相匹配的患者(即NP組)。兩組在年齡、性別、接受血透治療的時間方面具有可比性。研究人員在比較了透析量、心胸比率(CTR)、總蛋白(TP
- 《證類本草》:[卷第八]數低
味甘,溫,無毒。主冷風冷氣,下宿食不消,脹滿。生西蕃,北土亦無有,似茴香,胡人作羹食之。《證類本草》宋唐慎微公元960-1279年
- 營養治療在慢性腎臟病中的應用現狀及對策
不良的好轉率97.5%,護患關系得到明顯的好轉。結論慢性腎臟病的營養治療已經有130年的歷史,早期的營養治療只是單純的低蛋白飲食,這種治療可能使慢性腎臟病的臨床癥狀在短期內有所改善,但是卻很容易發生營養不良的情況,營養治療不是簡單的補充營養,而是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膳食處方,達到減輕氮質血癥,改善代謝性酸中毒;補充必需氨基酸,改善蛋白質代謝;減輕胰島素抵抗,改善糖代謝;提高脂酶活性,改
- 優質低蛋白飲食與糖尿病腎病
進行性下降,往往進行性發展直至終末期腎衰竭。然而,現代醫學對DN的治療尚缺乏確實有效的方法,除控制血糖、血壓,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類藥物(ARB)外,優質低蛋白飲食(lowproteindiet,LPD)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2]。 1LPD的益處 蛋白尿,尤其大量蛋白尿可通過如下機制加速腎損害:(1)增加腎小球內高壓、高灌注及高濾過,促進腎小球硬
- 某醫學院校貧困大學生蛋白質膳食營養狀況
【摘要】目的了解貧困大學生蛋白質膳食營養狀況,探討其營養干預資助措施。方法采用膳食記錄法及人體測量和蛋白質營養水平生化指標測定方法,對大同大學醫學院211名貧困生進行調查。結果211名貧困大學生每日優質蛋白質食用率為55.3%,每周食用頻次為9.9次,占蛋白質總食用頻次的33.2%,男生依次為77.6%、13.4次、40.6%,女生依次為48.8%、8.9次、30.8%,男、女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 招遠市農村學生及家長膳食營養KAP干預效果評價
【摘要】目的了解農村學生及家長的營養知識、態度和行為現狀,為評價干預效果提供依據。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招遠市農村學生和家長進行調查并實施干預。結果干預前農村學生及家長營養知識水平較低,缺乏正確的膳食行為,具有良好的接受營養教育的態度;實施干預后學生及家長膳食營養的知、信、行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結論無論是開展膳食營養教育,還是實施干預,都要有針對性。學生良好膳食習慣的形成與家長有著密切的關系,
- 中醫藥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進展
次,留針30min,6d為l療程,休息1d后繼續第2療程,共治療5個療程。結果:針刺組和對照組均可明顯降低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保護腎功能,但針刺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O.01)。提示:在藥物及低蛋白膳食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針刺治療可明顯提高IDN臨床療效。褚芹等選取54例早中期DN患者,隨機分為針刺組30例,對照組24例,對照組采用西藥常規治療,口服糖適平或胰島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針刺組在此基礎上
- 低蛋白飲食并尿毒清治療慢性腎衰竭的臨床觀察及護理
素,改善機體內環境的穩定性為目的,在臨床上很多尚未達到透析指標的患者以及不能接受透析或無條件接受正規透析的患者占很大比例,此類患者非常需要一個很好的非透析治療方案,我們通過對4例慢性腎衰竭患者進行低蛋白飲食同時服用尿毒清的治療方案,經臨床觀察取得較滿意的治療效果。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4例腎臟疾病導致慢性腎衰竭的患者,男1例,女3例,均為CRF失代償期,血清肌酐濃度272~500μmol/L
- 糖尿病腎病治療現狀與展望
2%,我國DN約占ESRD的6%~10%[1,2]。由于晚期DN的預防與治療相當困難,所以從DM早期開始,有效防治DN的發生和發展已成為一項重要任務。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防治DN進展的主要措施有:低蛋白飲食(LPD),戒煙,控制血糖,控制血壓,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另外他汀類降脂藥,抗氧化劑、噻唑烷二酮、內皮素拮抗劑,蛋白激酶Cβ抑制劑亦被認為有一定的腎臟保護作用,基因治療、
- 低蛋白飲食加α-酮酸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甲狀旁腺素的影響
【摘要】目的評價低蛋白飲食加α-酮酸(開同)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合并繼發性甲狀旁腺亢進的療效。方法選擇30例慢性腎功能不全合并繼發性甲狀旁腺亢進患者,肌酐200~700μmol/L,用低蛋白飲食加α-酮酸治療3個月,每天蛋白質攝入量0.6g/kg,開同4~8片/d,觀察生化指標:肌酐、尿素氮、全段甲狀旁腺激素、血鈣、血磷、堿性磷酸酶、HCO-3等治療前后的變化。結果治療第1個月患者的全段甲狀旁腺激
- 妊娠低蛋白血癥大量腹水
性。腹部膨隆,宮底劍下三指處,肝脾觸診不滿意,移動性濁音陽性,脊柱四肢無畸形,雙下肢凹陷性水腫。總膽紅素17.1μmol/L,直接膽紅素1.5μmol/L,總蛋白43g/L,白蛋白28g/L,球蛋白15g/L,谷丙轉氨酶40U/L。肝功提示低蛋白血癥;B超提示胎兒存活,Ⅱ期胎盤,大量腹水,心包少量積液。入院診斷:(1)腹水原因待查①慢性肝損害,②營養不良;(2)妊娠8個月。入院進一步查血、尿、糞常
- 結腸癌患者低蛋白血癥形成機制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結腸癌;白蛋白;低蛋白血癥 結腸癌是宿主體內的一種強制性寄生物[1],需依賴其宿主而增長,在其增長過程中需同宿主競爭有限的能量和蛋白質,勢必很早就開始影響宿主的蛋白質代謝,導致漸進性體重下降、低白蛋白血癥等蛋白質代謝紊亂。低蛋白血癥嚴重影響抗腫瘤治療的整體效果,降低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 1結腸癌患者蛋白質代謝病理生理特點正常機體內蛋白質約占人體體重的45%,可分為結構蛋白與內臟
- 腎病綜合征為何會出現低蛋白血癥,有何特點?
腎病綜合征時,大量蛋白質從尿中丟失,當進入體內及肝臟合成的蛋白質不足代償其丟失時,血液中蛋白質降低而形成低蛋白血癥,由于尿中丟失的蛋白質主要是白蛋白,因此其特點主要是白蛋白降低,即低白蛋白血癥。作者:不明
- 調節鋅菌濃度“低蛋白質”的新啟動原理被查明
韓國海洋研究院的車善信博士組與首爾大學的盧亭惠教授共同研究組發表了在世界最初查明了調節鋅菌濃度的\‘低(Zur)蛋白質\‘的新啟動原理。低蛋白質是指作為認知鋅遺傳子的發現調節蛋白質,感知鋅的多少,并調節鋅菌濃度的蛋白質。在細菌生存中,類似鐵與鋅,銅,鎳等金屬雖然是必需的,但此金屬群過量存在時,細胞會有死滅的危險,所以,細菌感知金屬的濃度變化,并保有在一定限度下的維持系統。低蛋白質最重要的是感知鋅濃
- 唐山市學齡兒童膳食營養狀況評價
目的探討DRIs在評價學齡兒童膳食營養現狀中的應用,為進一步采取膳食干預措施提供依據。方法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在唐山市2所小學選取各年級小學生634名,采用5d膳食調查和食物攝取頻率調查結合的方法進行調查,對結果用DRIs進行評價。結果學齡兒童脂肪能量來源較高,碳水化合物能量來源偏低;晚餐能量偏低,零食供能約占20%。煙酸、硒攝入充足的占85%以上;蛋白質攝入充足的占50%,但來源較好。
- 2-酮酸配伍低蛋白飲食與洛汀新聯合治療2型糖尿病腎病療效分析
、有效的治療措施,可以延緩或阻止其進入臨床糖尿病腎病期。而一旦進入臨床糖尿病腎期,則腎功能損害迅速加快,最終導致慢性腎衰竭。現已證實,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有減少尿蛋白和保護腎功能的作用,特別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尤為重要,2-酮酸配伍低蛋白飲食也具有減少尿蛋白和保護腎功能的作用。 1資料和方法 1.1研究對象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資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患者43例,男22例,女21例
- 第二節 醫院膳食
(3000kcal)左右營養不良,嚴重貧血,燒傷,腎病綜合征,大手術后及癌癥晚期等病人在基本膳食基礎上增加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肉類、魚類、蛋類、乳類、豆花等。蛋白質供應每日每公斤體重2g,但總量不超過120g,.總熱量10.46~12.552MJ(2500~3000kcal).低蛋白膳食限制蛋白質攝入者如急性腎炎尿毒癥肝性昏迷等應多補充蔬菜和含糖高的食物,維持正常熱量,日蛋白質攝入量限于40g
- 動物實驗顯示牛奶可以促進癌細胞生長
坎貝爾博士: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1982年,他為美國國家科學院撰寫的報告《膳食、營養與癌癥》發表后,震驚了全美國。接著,他又組織了膳食與疾病發病率的大規模調查研究。這次研究被《紐約時報》稱為“世界流行病學研究的巔峰之作”。 -閱讀提示: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柯林·坎貝爾主持的一項長達27年的動物實驗表明,占牛奶蛋白87%的酪蛋白可以促發癌癥。此外,牛奶還會引發心臟病、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等慢性
- 廣西城鄉學齡前兒童膳食營養素攝入狀況調查
鄉6歲以下學齡前兒童膳食營養素攝入狀況,為指導兒童營養提供依據。方法采用《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評價標準,分析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廣西250名城鄉6歲以下兒童的膳食與營養狀況。結果城市兒童鈣、鋅等攝入水平分別為RNI的38.1%、64.7%,三大營養素和其它微量營養素攝入量均達到RNI或AI水平;農村兒童食物能量攝入基本達到標準要求,蛋白質為RNI的71.5
- 人工基因重組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腎性貧血的療效分析
多囊腎者1例;貧血程度:輕度貧血者4例,中度貧血者10例,重度貧血2例;有低蛋白血癥者10例,無低蛋白血癥者6例;透析頻度:每周2至3次者9例,每2周3次者5例,每周1次者2例;在應用人工基因重組紅細胞生成素治療期間均補充鐵劑。16例應用人工基因重組紅細胞生成素的患者,治療后血紅蛋白濃度穩定在100g/L左右者8例,血紅蛋白濃度在60~90g/L者5例,血紅蛋白濃度在30~60g/L者3例;應用人
- 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療腎病性水腫療效觀察
著患者心理上對治療的配合。腎病綜合征的低蛋白血癥的特點,使得單純利尿效果差,且單純大劑量利尿反而會引起有效血容量更加不足,導致腎功能損害。筆者在臨床上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療腎病綜合征高度水腫20例,均取得滿意的療效。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20例均為2002~2005年住院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齡13~58歲,血漿白蛋白16~24g/L,尿蛋白(+++)~(++++),均符合腎病綜
- 慢性腎衰營養療法有哪些具體方法?
營養療法的具體方法有: (1)低蛋白飲食(LPD):當BUN在21.4mmol/L時,應開始LPD,營養不良可以避免,癥狀也得以改善。一般認為0.5~0.6g/kg·d對大多數CRF病人可以維持氮平衡,但每日攝入蛋白總量中至少50%~70%為優質蛋白,同時必須保證給予病人足夠能量,應多于35kcal/kg·d。伴有蛋白尿者,除補充機體最低需要量外,尚須補充尿蛋白丟失量,可按1.45×P+N計算
- 蘭州地區252名醫學生膳食營養素攝入情況分析
學生膳食營養狀況,為進一步進行營養干預提供依據。方法采用記帳法結合24h膳食回顧法、稱重法,對252名醫學生進行連續5d的膳食調查。結果該人群攝入食物種類較齊全,以谷類、薯類為主;大部分營養素的平均攝入水平已接近或超過RNI或AI,但營養素攝入達不到RNI或AI的人群比例仍很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男、女生分別為63.2%和66.6%。早餐供能比男女生均在21%左右,而晚餐供能接近40.0%;蛋白質來
- 正確認識膳食纖維我國膳食纖維產業前景預測
素及木質素,主要是不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口感好一些,用途也比較廣泛。應該說粗纖維是膳食纖維的一部分。膳食纖維體現的是不能消化及吸收的那些化合物;粗纖維體現的是不能被消化液水解的那部分。有很多成分,如低聚糖等,屬于膳食纖維,但不屬于粗纖維。膳食纖維是來自營養學的概念,主要是強調不能被消化吸收那一部分;粗纖維是指不能被酸或者堿水解的那部分。所謂的粗纖維多指木質素,攝取后即會吸水膨脹,增加大便量,刺激
- 蘭州市大學生膳食營養狀況評價
【摘要】 目的了解蘭州市大學生膳食營養狀況,為大學生平衡膳食、合理營養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用分層隨機整群抽樣方法,抽取蘭州市18~25歲在校大學生664名,自行設計半定量食物頻率問卷進行調查。結果被調查大學生膳食結構不合理,動物類食物攝入量偏高,糧谷類、蔬菜類和水果類攝入量較低;能量供給不能滿足需要,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不合理;維生素A、維生素C、核黃素、鈣、鋅等微量營養素攝入明顯不足
- 四川農村貧困地區兒童膳食營養狀況評價
進行數據整理,SPSS12.0進行數據分析(t檢驗、方差分析等)。 2結果 2.1食物攝入量 表1顯示:研究對象食物種類以糧谷類、蔬菜和水果類為主,其中糧谷類男生明顯高于女生,高年齡組明顯高于低年齡組(P<0.05)。表1四川農村貧困地區不同性別、年齡組兒童每日食物攝入量(略)注:*與其他組比較,P<0.05。 2.2能量及主要營養素攝入量 表2所示,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尼克酸、鐵
- 42 膳食調查--42.1膳食調查是營養調查的基礎
表42-5每人每日所得三大營養素發熱量及其熱能比類別攝入量(g)所發熱量(kcal)熱能比蛋白質 脂肪 碳水化物 合計 第四步評價。膳食調查的結果可以與我國頒布的營養素供給量標準[參見表42-6,另附美國居民膳食營養素供給量標準(1980)]進行比較。如果某種營養素的供給量長期低于標準的90%,則往往可能有營養不足癥發生;如長期低于標準的70%則有發生營養缺乏病的可能。作者:
- 四川省阿壩州藏漢羌族學生膳食營養評價
族中小學生膳食營養狀況,為改善西部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生膳食營養狀況提供依據。方法采用分層隨機整群抽樣方法,對四川省阿壩藏羌自治州7~18歲藏、漢、羌族男女學生1651名進行24h膳食回顧調查,對其膳食質量及營養狀況進行分析。結果藏、漢、羌族學生能量攝入普遍不足,各個年齡組未達到RNI的比例均在60%以上。能量主要來源為碳水化物,蛋白質和脂肪供能比偏低;3個民族學生鈣攝入量普遍明顯不足,低于AI值者
- 42.5用微型計算機進行膳食營養成分計算
42.5用微型計算機進行膳食營養成分計算 在當前開展臨床營養和營養與疾病的關系的營養流行病學研究時,多以個體為對象。對于個體的膳食調查或集體的膳食調查,不論那一種方式,所得的原始數據是大量的,將各種原始數據先演算成每人每日(或每餐)各種食品的攝入量,然后需逐一查閱食物成分表,分別計算出各營養素和熱能攝入量,有時為了特殊需要還要計算出必需氨基酸、脂肪酸、膽固醇或某些微量元素的攝入量。這樣,用手工或
- 華北煤炭醫學院學生膳食營養狀況
方法隨機整群抽取420名醫科大學生進行5d膳食稱重調查和體格檢查,并從中隨機抽取190人進行營養生化指標檢查。結果調查人群每天各類食物攝取量偏低;能量、核黃素和鈣攝入不足,硫胺素和維生素C攝取嚴重不足;蛋白質質量較好;視黃醇和鐵的攝取量充足但食物來源較差;中餐能量不足而晚餐能量偏高。尿負荷試驗和尿鈣排出量測定,大學生體內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C和鈣水平較低,女生貧血率為11.1%。結論應采取相應措
- 糖尿病合并難治性胸腔積液的臨床觀察
原因為糖尿病腎病、低蛋白血癥、心功能不全、感染及神經病變。對分析積液病因非常重要,但多種病因存在于用一患者的情況可使病因診斷復雜化,積液類型對病因診斷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由于糖尿病患者長期飲食控制及蛋白質攝入不足致營養不良;糖尿病代謝紊亂所致的心血管病變、心肌病造成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可導致肝淤血腫大,甚至肝硬化,影響血漿蛋白生成,導致低蛋白血癥;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時,腎小球濾過屏障的電化學特性發生改變
- 內蒙古民族大學蒙古族學生膳食營養狀況調查
【摘要】目的了解蒙古族大學生的膳食結構和營養狀況,為合理營養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用稱重記賬法和膳食記錄法進行5d膳食調查,依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中18歲以上中等體力勞動的推薦攝入量(RNI)或適宜攝入量(AI)進行比較評價。結果蒙古族男女學生蛋白質、銅、硒、維生素PP攝入充足,男生鐵、鋅、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均達到和超過推薦攝入量(RNI)或適宜攝入量(AI
- 增加賴諾普利劑量對慢性腎病脂質異常的不同作用.
(Circulation2003Feb4;107(4):586-92)2月11日慢性腎病常并發異常脂質血癥,血脂異常又增加腎臟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可有效降低蛋白尿,可能也會改善血脂異常。意大利貝加莫MarioNegri研究所罕見病臨床研究中心的RuggenentiP及其同事進行了一項縱向研究。他們對28例非糖尿病腎病的慢性腎病患者應用不同劑量ACE抑制劑賴諾普利
- 重慶工商大學體育專業學生膳食營養狀況
【摘要】目的了解重慶工商大學體育專業學生膳食營養狀況,為體育專業大學生營養健康教育提供依據。方法采用24h回顧法,對240名學生進行連續7d膳食調查。結果男、女生膳食營養狀況均較差,能量、蛋白質攝入量低于推薦攝入量(RNIs)標準的人數,男生分別占83.51%和76.60%,女生分別占96.15%和78.85%;男、女生鈣、鋅、硒、視黃醇當量、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攝入量也低于推薦攝
- 海南省1985~2003年膳食結構與營養狀況變遷追蹤研究
andPrevention,Haikou570203,Hainan,P.R.China) 摘要:目的探討1985~2003年海南省居民收入與膳食結構的變化趨勢。方法利用《海南年鑒》的資料,選取1985~2003年海南省居民收入、食物消費資料,以能量、蛋白質、視黃醇等營養素的攝入量占推薦攝入量(RNI)的百分比及谷類食物、動物性食物提供的能量和蛋白質在攝入的總能量和蛋白質中所占的比例作為營養素攝
- 第四節 尿毒癥
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尿素、肌酐和中分子量毒物等的毒性作用。 2.負氮平衡負氮平衡可造成病人消瘦、惡病質和低白蛋白血癥。低白蛋白血癥是引起腎性水腫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負氮平衡的因素有:①病人攝入蛋白質受限制或因厭食、惡心和嘔吐而致蛋白質攝入減少;②某些物質如甲基胍可使組織蛋白分解代謝加強;③合并感染時可導致蛋白分解增強;④因出血而致蛋白丟失;⑤隨尿丟失一定量的蛋白質等。 尿毒癥時大量尿素可由
- 重慶工商大學學生膳食營養狀況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重慶工商大學學生膳食營養狀況,為引導學生膳食的合理攝入提供依據。方法采用24h回顧法,對507名學生進行連續5d膳食調查,食物成分用膳食營養軟件分析,數據用SPSS11.0統計。結果男生能量、蛋白質攝入量低于推薦攝入量(RNIs)的分別占79.93%,86.02%,女生分別占78.07%,83.77%。男生和女生鈣、鋅、硒、視黃醇當量、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鉀、鎂等攝
-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營養及膳食狀況調查
【摘要】了解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營養及膳食狀況,評價其膳食合理性,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膳食作出指導。方法對125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人體測量及問卷調查。結果采用BMI法認定體重正常者72例,低體重者5例,超重41例,肥胖7例;各種營養素的攝入均低于推薦量;三大營養物質中脂肪產熱占32.71%,蛋白質產熱占18.07%,碳水化合物產熱占49.22%。結論老年住院患者膳食結構需要調整,要保證攝入充足
- 特發性尿毒癥性腹水的臨床治療探討
料,根據是否接受血透過程中腹水回輸治療將其分為腹水回輸組和非腹水回輸組,并結合文獻進行分析。結果與非腹水回輸組相比,腹水回輸組接受的血濾過程中腹水回輸治療對消除腹水、改善低蛋白血癥有益。結論腹水回輸連接血液透析治療能使腹水中蛋白成分回輸入血,提高患者血中膠體滲透壓,增加患者對超濾脫水的耐受力,減少腹水,對特發性尿毒癥性腹水有明顯療效。【關鍵詞】特發性尿毒癥性腹水腹水回輸血液透析特發性尿毒癥性腹水
- 膳食纖維在人體健康中的作用
膳食纖維是指食物中所有的不能被人體胃腸道消化酶消化吸收的非淀粉多糖類[1]。它包括纖維素、混合鍵的β-葡聚糖、半纖維素、果膠及樹膠。它們雖不能被人體吸收,但都是維持身體健康所必需的。廣泛存在于蔬菜、水果和谷物中。膳食纖維又分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兩大類。水溶性膳食纖維主要是果膠、樹膠、種子膠、瓊脂、海帶多糖羧甲基纖維素等,具有調整糖類和脂類代謝的功能,對降低人體膽固醇含量,預防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 22.3醫院膳食的種類
②不用油炸及粗纖維多的食物,忌用強烈辛辣的調味品; ③長期采用軟飯,因蔬菜都是切碎煮軟,維生素損失較多,故要注意補充,如多用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如鮮番茄水、鮮果汁、菜水等。 ④營養素含量不低于普通飯,飲食需鮮美可口,一日3餐,在經濟條件許可時,下午增加一餐點心。 膳食內容見表22-2。表22-2軟飯膳食舉例餐次食物重量(g)蛋白質(g)脂肪(g)碳水化物(g)熱量(Kj)鈣(mg)鐵
- 25.5膳食治療的原則
25.5膳食治療的原則 食物中的核酸多與蛋白質結合成為核蛋白,以核蛋白形式被攝取。核蛋白在胃中受胃蛋白酶作用,分解為核酸與蛋白質,胰液中的核糖核酸酶和脫氧核糖核酸酶,還有腸中的多核苷酸酶或磷酸酯酶,使核酸分解成單核苷酸,單核苷酸再經各種核苷酸酶和磷酸酶的作用水解成核苷,這些核苷可直接被吸收,也可經腸磷酸化酶水解成游離的嘌呤再被吸收。 采用限嘌呤膳食,一般僅能降低血清尿酸0.5~1.5mg·10
- 2.7食物蛋白質
以每100g食物中的量表示的。這個量沒有表達該食物的蛋白質和熱能的關系。因為人體的熱量需要決定了食物的攝取量。因此,食物作為蛋白質來源的價值也決定于其本身的熱值。如我國成年男子從事輕體力勞動時,每日膳食熱能供給量為10920kJ,蛋白質供給量為80g。由食物蛋白提供的熱能約占總熱能的11%。適宜的食物,其中蛋白質提供的熱能占總熱能的10~15%。因此,將食物中蛋白質用蛋白質的熱能占食物總熱能的百分
- 飲食行為干預的研究進展
“不健康飲食行為直接采取措施,例如針對我國人群日常碘、鐵攝入普遍不足的情況,開展了食鹽加碘項目和鐵醬油項目;針對學生營養不平衡問題而開展的學生營養餐項目;針對預防心臟病開展的膳食干預試驗[1];針對降低總能量攝入而采取的以白開水代替含糖飲料的干預試驗[2]。直接干預的特點是群體依從性強、效果明顯;缺點是其實施前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廣泛和深入的論證和調研,大規模實施必須要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