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核應急宣傳週
安全的信心,爲促進我國核能事業科學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社會氛圍。其間,向社會發布修訂版《國家核應急預案》將成爲活動的重要內容。關於核輻射:1、什麼是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輻射一般分爲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X、γ、β、α射線等能直接或間接使物質電離併產生離子對的輻射稱爲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是指能量比較低
-
放射性皮炎
拼音:fàngshèxìngpíyán英文:radiodermatitis概述:放射性皮炎(adiodermatitis)是由於各種電離輻射包括X線射線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照射皮膚、黏膜引起的炎症性損害。隨着對放射線的認識及防護手段的提高,人們對此類疾病的警覺性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隨着放射線應用於醫
-
放射性皮膚炎
概述:放射性皮炎(adiodermatitis)是由於各種電離輻射包括X線射線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照射皮膚、黏膜引起的炎症性損害。隨着對放射線的認識及防護手段的提高,人們對此類疾病的警覺性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隨着放射線應用於醫學診斷及治療的不斷普及,以及原子能工業的不斷髮展,人羣接觸放射線的機會不斷
-
電離輻射
拼音:diànlífúshè英文:ionizingradiation電離輻射(ionizingradiation)是指能使受作用物質發生電離現象的輻射,即波長100nm的電磁輻射。電離(ionization)是指從一個原子中丟失一個電子的過程。
-
非電離輻射
拼音:fēidiànlífúshè英文:non-ionizingradiation非電離輻射(non-ionizingradiation)是指波長100nm,不足以引起生物體電離的電磁輻射。
-
電離輻射所致白內障
拼音:diànlífúshèsuǒzhìbáinèizhàng疾病分類:眼科疾病概述:電離輻射所致白內障電離輻射的涉嫌包括中子、X線、γ線及高能量的β線,照射晶狀體後會導致白內障。潛伏期長短不等,與放射劑量和年齡有直接關係。劑量大、年齡小者潛伏期短。初期,晶狀體後囊膜下有孔泡和灰白色顆粒狀渾濁小點
-
GBZ107—2015職業性放射性性腺疾病診斷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佈情況爲:——WS1761999:——GBZ107—2002。標準正文:職業性放射性性腺疾病診斷1範圍:本標準規定了電離輻射所致性腺疾病(放射性不孕症及放射性閉經)的診斷及處理原則。本標準適用於職業性外照射所致性腺損傷的放射工作人員。2規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
-
GBZ/T253—2014造紙業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指南
紙離解、熱分散、脫墨、漂白,黑液、紅液蒸發、燃燒,白泥焙燒、調料製備、抄紙乾燥、加工紙的顏料塗布、複合加工、變性加工、浸漬加工等工藝過程。5.3.5電離輻射:電離輻射主要存在於抄紙紙張測厚控制、漿板水分控制、固態料位測定等。5.3.6其他:5.3.6.1備料木材原料的鋸斷、剝皮、劈開、削片、碎屑收
-
最大容許劑量
音:zuìdàróngxǔjìliàng英文:maximumpermissibledose最大容許劑量maximumpermissibledose電離輻射,一般人被輻射時,輻射量如果在zoo-rem以下,在一般條件下不會死亡,而出現輻射症狀。但是要定量的考查10rem以下的射線的生物學作用會遇到很多
-
醫學隨訪
拼音:yīxuésuífǎng英文:medicalfollowupobservation對放射性疾病而言,醫學隨訪(medicalfollowupobservation)是指以發現電離輻射作用的遠後期健康效應爲目的,對受到超劑量限值照射者和意外輻射事故照射者進行長期系統的醫學追蹤觀察。
-
確定性生物學效應
拼音:quèdìngxìngshēngwùxuéxiàoyìng英文:definitebiologicaleffect確定性生物學效應(definitebiologicaleffect)是指X線(和其他電離輻射)照射人體後,在較高的輻射劑量閾值之上發生的劑量依賴性的生物效應,如誘發白內障。
-
職業性放射性甲狀腺癌
iǎzhuàngxiànái英文:occupationalradiationthyroidcancer職業性放射性甲狀腺癌(occupationalradiationthyroidcancer)是指放射工作人員職業活動中,甲狀腺接受電離輻射照射後發生的與所受輻射照射具有一定程度病因學聯繫的惡性腫瘤。
-
放射性白內障
濁。初期後皮質有空泡、點狀和線狀混濁,類似蜘蛛網狀,有金黃色結晶樣光澤。以後逐漸發展爲盤狀混濁。最後發展爲全白內障。有時前囊膜下也有輕微混濁。2、電離輻射所致的白內障電離輻射的射線包括中子、X線、γ線及高能量的β線,照射晶體後會導致白內障。潛伏期長短不等,與放射劑量大小和年齡有直接關係。劑量大、年齡
-
放射性疾病
拼音:fàngshèxìngjíbìng英文:radiation-induceddiseases放射性疾病(radiation-induceddiseases)電離輻射所致損傷或疾病的總稱。
-
GBZ/T257—2014移動式電子加速器術中放射治療的放射防護要求
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文件。GB18871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Z126電子加速器放射治療放射防護要求GBZ128職業性外照射個人監測規範GBZ179醫療照射放射防護基本要求GBZ/
-
放射醫學
射能在醫學診斷以及治療過程中有關機制和規律的一門學科。自1895年倫琴(WCRoentgen)發現X射線以來,放射醫學經歷了110餘年的發展歷程。電離輻射在爲人類帶來巨大裨益的同時,也使生物機體受到不同程度的健康危害。放射醫學是醫學中的一門學科,其主要任務是研究電離輻射對人體的作用、機制、損傷與修復
-
放射性口炎
diatemucositis分類:口腔科口腔黏膜病口腔黏膜潰瘍類疾病ICD號:K12.1病因:放射線(包括X線、鐳射線、同位素射線、中子射線等)高能輻射於機體,引起組織細胞和器官的一系列反應與損害。例如蛋白質、酶等高分子有機化合物發生化學鍵斷裂、結構破壞、分子變性。產生大量具有強氧化能力的超氧自由基
-
放射性黏膜炎
diatemucositis分類:口腔科口腔黏膜病口腔黏膜潰瘍類疾病ICD號:K12.1病因:放射線(包括X線、鐳射線、同位素射線、中子射線等)高能輻射於機體,引起組織細胞和器官的一系列反應與損害。例如蛋白質、酶等高分子有機化合物發生化學鍵斷裂、結構破壞、分子變性。產生大量具有強氧化能力的超氧自由基
-
放射性燒傷
傷英文名稱:radiationburn分類:燒傷ICD號:W91.9病因:放射性燒傷是因射線-電離輻射引起的一種特殊原因燒傷。在未來可能發生的核戰爭中,除了核爆炸產生的衝擊波、高溫、光輻射外,核輻射損傷(電離放射和放射性沾染)也是致傷致死的一個重要原因。早期核輻射傷主要是由γ射線和中子所引起的全身性
-
肺癌
別高,井下工人肺癌發病率435.44/10萬,認爲與吸菸因素平衡後,吸菸仍爲致礦工患肺癌的主要因素。因此,城市大氣污染應包括吸菸、職業暴露等因素。電離輻射:大劑量電離輻射可引起肺癌,輻射的不同射線產生的效應也不同,如日本廣島釋放的是中子和α射線,長崎則僅有α射線,前者患肺癌的危險性高於後者。美國19
-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
別高,井下工人肺癌發病率435.44/10萬,認爲與吸菸因素平衡後,吸菸仍爲致礦工患肺癌的主要因素。因此,城市大氣污染應包括吸菸、職業暴露等因素。電離輻射:大劑量電離輻射可引起肺癌,輻射的不同射線產生的效應也不同,如日本廣島釋放的是中子和α射線,長崎則僅有α射線,前者患肺癌的危險性高於後者。美國19
-
模體
拼音:mótǐ英文:phantom模體(phantom)是指對電離輻射的吸收或散射作用與人體組織基本相同的物體。注:可在各種測量中用於模擬實際測量條件。
-
先天畸形
妊娠頭3個月內感染風疹,產下的嬰兒中有先天畸形者佔21~89%。母親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脊髓灰質炎和梅毒螺旋體後都可能引起胎兒畸形。物理因素中電離輻射是強烈的致畸因子。孕婦在胚胎髮育的易感期接受大劑量X射線和鐳照射特別危險,產下的嬰兒有50%先天畸形。第二次世界大點結束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受原子
-
兒童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童白血病的病因尚不明瞭,可能的發病因素包括以下幾方面。(1)理化因素:迄今爲止,雖有大量有關環境因素與白血病發病相關性的研究,但確定的相關因素只有電離輻射。如苯和電離輻射的暴露與AML發病有關,但能明確的個體致病因素僅佔發病數中的極少部分。(2)病毒:尚未證實與AML發病有關的病毒。(3)遺傳因素:
-
WS/T583—2017放射性核素內污染人員醫學處理規範
學處理規範》轉化而來,與GB/T18197—2000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在“規範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18871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Z96內照射放射病診斷標準;GBZ129職業性內照射個人檢測規範;GBZ/T269尿中總α和總β放射性檢測規範;WS/T
-
Basedow病
(1)原理:甲狀腺具有高度選擇性聚131I能力,131碘衰變時放出β和γ射線(其中99%爲β線,僅1%爲γ線)。β射線在組織內的射程僅約2mm,故電離輻射僅限於甲狀腺局部而不影響鄰近組織(如甲狀旁腺)。131I在甲狀腺內停留的有效半衰期平均爲3~4天,因而電離輻射可使大部分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遭到破壞
-
瀰漫性甲狀腺腫伴功能亢進症
(1)原理:甲狀腺具有高度選擇性聚131I能力,131碘衰變時放出β和γ射線(其中99%爲β線,僅1%爲γ線)。β射線在組織內的射程僅約2mm,故電離輻射僅限於甲狀腺局部而不影響鄰近組織(如甲狀旁腺)。131I在甲狀腺內停留的有效半衰期平均爲3~4天,因而電離輻射可使大部分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遭到破壞
-
Graves病
(1)原理:甲狀腺具有高度選擇性聚131I能力,131碘衰變時放出β和γ射線(其中99%爲β線,僅1%爲γ線)。β射線在組織內的射程僅約2mm,故電離輻射僅限於甲狀腺局部而不影響鄰近組織(如甲狀旁腺)。131I在甲狀腺內停留的有效半衰期平均爲3~4天,因而電離輻射可使大部分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遭到破壞
-
毒性瀰漫性甲狀腺腫
(1)原理:甲狀腺具有高度選擇性聚131I能力,131碘衰變時放出β和γ射線(其中99%爲β線,僅1%爲γ線)。β射線在組織內的射程僅約2mm,故電離輻射僅限於甲狀腺局部而不影響鄰近組織(如甲狀旁腺)。131I在甲狀腺內停留的有效半衰期平均爲3~4天,因而電離輻射可使大部分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遭到破壞
-
原發性甲狀腺腫伴功能亢進症
(1)原理:甲狀腺具有高度選擇性聚131I能力,131碘衰變時放出β和γ射線(其中99%爲β線,僅1%爲γ線)。β射線在組織內的射程僅約2mm,故電離輻射僅限於甲狀腺局部而不影響鄰近組織(如甲狀旁腺)。131I在甲狀腺內停留的有效半衰期平均爲3~4天,因而電離輻射可使大部分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遭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