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顛倒散
摘要:《古今醫鑒》卷八:顛倒散處方大黃9克滑石9克皂角9克功能主治主臟腑實熱,或小便不通,或大便不通,或大小便俱不通。用法用量如大便不通,再加大黃9克,如小便不通,再加滑石9克;如大小便俱不通,大黃、滑石各加9克,研末。空腹時用溫酒調服。注意非實熱所致的大、小便不通忌用。摘錄《古今醫鑒》卷八《金鑒》卷六十五:顛倒散別名二黃散處方大黃、硫黃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酒渣,肺風粉刺。用法用量二黃散(原書卷七十)。摘錄《金鑒》卷六十五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訂于2009/12/4 19:41:07 215字 ]
相關詞條:
- 視物顛倒證
拼音:shìwùdiāndǎozhèng視物顛倒證證名。系指視物皆振動顛倒的病證。可見于某些眼病或全身性疾病。見《證治準繩·雜病》。《審視瑤函》描述該病癥狀為:視物“皆振動而顛倒也。譬諸環舞后定視,則物皆移動而倒植。”參見目妄見、視惑等條。...
- 顛倒
拼音:diāndǎo顛倒①指神志不清、神志錯亂。一說指起止而言。《靈樞·刺節真邪》:“大風在身,血脈偏虛,虛者不足,實者有余,輕重不得,傾側宛伏,不知東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復,顛倒無常,甚于迷惑。”②指足位分娩。清·員從云《產科一得》:“嬰兒足先出者,名曰顛倒。”詳倒產條。...
- 顛倒散
拼音:diāndǎosǎn《古今醫鑒》卷八:顛倒散:處方:大黃9克滑石9克皂角9克功能主治:主臟腑實熱,或小便不通,或大便不通,或大小便俱不通。用法用量:如大便不通,再加大黃9克,如小便不通,再加滑石9克;如大小便俱不通,大黃、滑石各加9克,研末。空腹時用溫酒調服。注意:非實熱所致的大、小便不通忌用。摘錄:《古今醫鑒》卷八《金鑒》卷六十五:顛倒散:別名:二黃散處方:大黃、硫黃各等分。制法:上為細...
- 顛倒散洗劑
拼音:diāndǎosànxǐjì處方:硫黃生大黃各7.5克石灰水100毫升制法:將硫黃、大黃研極細末后,加入石灰水(將石灰與水攪渾,待澄清后取中清水)100毫升混和即成。功能主治:主酒渣鼻、粉刺、紫白癜風。用法用量:外搽患處,每日3~4次。摘錄:《中醫外科學》...
- 視物顛倒
拼音:shìwùdiāndǎo英文:upsidedownvision;視物顛倒(upsidedownvision)為癥狀名。是指眼外觀正常,自覺所見物體旋轉倒置的表現。...
- 顛倒木金散
拼音:diāndǎomùjīnsǎn處方:木香、郁金。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氣、血、熱飲、老痰之胸痛。用法用量:每服2錢,老酒調下。虛者,加人參;氣郁痛者,以倍木香君之;血郁痛者,以倍郁金君之。摘錄:《金鑒》卷四十三...
- 四物補心湯
ǔxīntāng《醫略六書》卷三十一:組成:生地5錢,白芍1錢半(炒),川芎1錢,當歸3錢,白術1錢半(炒),棗仁3錢(炒),遠志1錢半,半夏1錢半(制),茯神2錢(去木),炙草6分。主治:產后恍惚顛倒,脈虛弦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溫服。各家論述:產后血虧痰滯,迷惑心竅,故心神恍惚,語言顛倒。生地壯水以滋心血,棗仁養心以寧心,白芍斂陰和心脈,當歸養血榮心經,川芎行血海,白術健脾元,半夏化痰燥濕,...
- 視惑
:disturbedvision;定義:視惑(disturbedvision)為癥狀名。出《黃帝內經靈樞》。指視物顛倒、紊亂、變異的表現。眼無病而視惑:患者眼本無病,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突然視物眩惑,顛倒紊亂,五色莫辨,稱視惑。《黃帝內經靈樞·大惑論》:“心有所喜,神有所惡,卒然相惑,則精氣亂,視誤,故惑,神移乃復。”說明眼之能視物,受心的控制,過喜、暴怒等異常因素,可引起精神一時之散亂,故視則眩惑...
- 酒齇鼻
丸等涼血清熱,活血化瘀。從其描述的癥狀來看,兩者當屬同一病癥的不同階段,前者較輕,而后者較重。《醫林改錯》則采用通竅活血湯治療,因而活血化瘀也成為本病的治法之一。外用藥以《醫宗金鑒》創制的有效方劑顛倒散為代表,且一直被廣泛沿用至今。酒齇鼻的中醫近現代研究:現代對酒渣鼻的研究自1958年哈爾濱醫學院皮膚科教研室報道用中藥治療本病40例以后,各地陸續有臨床觀察資料出現。至1989年,報道文章有50多...
- 酒齄鼻
丸等涼血清熱,活血化瘀。從其描述的癥狀來看,兩者當屬同一病癥的不同階段,前者較輕,而后者較重。《醫林改錯》則采用通竅活血湯治療,因而活血化瘀也成為本病的治法之一。外用藥以《醫宗金鑒》創制的有效方劑顛倒散為代表,且一直被廣泛沿用至今。酒齄鼻的中醫近現代研究:現代對酒渣鼻的研究自1958年哈爾濱醫學院皮膚科教研室報道用中藥治療本病40例以后,各地陸續有臨床觀察資料出現。至1989年,報道文章有50多...
- 鼻赤
丸等涼血清熱,活血化瘀。從其描述的癥狀來看,兩者當屬同一病癥的不同階段,前者較輕,而后者較重。《醫林改錯》則采用通竅活血湯治療,因而活血化瘀也成為本病的治法之一。外用藥以《醫宗金鑒》創制的有效方劑顛倒散為代表,且一直被廣泛沿用至今。鼻赤的中醫近現代研究:現代對酒渣鼻的研究自1958年哈爾濱醫學院皮膚科教研室報道用中藥治療本病40例以后,各地陸續有臨床觀察資料出現。至1989年,報道文章有50多篇...
- 鼻準紅赤
丸等涼血清熱,活血化瘀。從其描述的癥狀來看,兩者當屬同一病癥的不同階段,前者較輕,而后者較重。《醫林改錯》則采用通竅活血湯治療,因而活血化瘀也成為本病的治法之一。外用藥以《醫宗金鑒》創制的有效方劑顛倒散為代表,且一直被廣泛沿用至今。鼻準紅赤的中醫近現代研究:現代對酒渣鼻的研究自1958年哈爾濱醫學院皮膚科教研室報道用中藥治療本病40例以后,各地陸續有臨床觀察資料出現。至1989年,報道文章有50...
- 酒皶鼻
丸等涼血清熱,活血化瘀。從其描述的癥狀來看,兩者當屬同一病癥的不同階段,前者較輕,而后者較重。《醫林改錯》則采用通竅活血湯治療,因而活血化瘀也成為本病的治法之一。外用藥以《醫宗金鑒》創制的有效方劑顛倒散為代表,且一直被廣泛沿用至今。酒渣鼻的中醫近現代研究:現代對酒渣鼻的研究自1958年哈爾濱醫學院皮膚科教研室報道用中藥治療本病40例以后,各地陸續有臨床觀察資料出現。至1989年,報道文章有50多...
- 酒渣鼻
丸等涼血清熱,活血化瘀。從其描述的癥狀來看,兩者當屬同一病癥的不同階段,前者較輕,而后者較重。《醫林改錯》則采用通竅活血湯治療,因而活血化瘀也成為本病的治法之一。外用藥以《醫宗金鑒》創制的有效方劑顛倒散為代表,且一直被廣泛沿用至今。酒渣鼻的中醫近現代研究:現代對酒渣鼻的研究自1958年哈爾濱醫學院皮膚科教研室報道用中藥治療本病40例以后,各地陸續有臨床觀察資料出現。至1989年,報道文章有50多...
- 鼻齄
丸等涼血清熱,活血化瘀。從其描述的癥狀來看,兩者當屬同一病癥的不同階段,前者較輕,而后者較重。《醫林改錯》則采用通竅活血湯治療,因而活血化瘀也成為本病的治法之一。外用藥以《醫宗金鑒》創制的有效方劑顛倒散為代表,且一直被廣泛沿用至今。酒渣鼻的中醫近現代研究:現代對酒渣鼻的研究自1958年哈爾濱醫學院皮膚科教研室報道用中藥治療本病40例以后,各地陸續有臨床觀察資料出現。至1989年,報道文章有50多...
- 酒皶
丸等涼血清熱,活血化瘀。從其描述的癥狀來看,兩者當屬同一病癥的不同階段,前者較輕,而后者較重。《醫林改錯》則采用通竅活血湯治療,因而活血化瘀也成為本病的治法之一。外用藥以《醫宗金鑒》創制的有效方劑顛倒散為代表,且一直被廣泛沿用至今。酒渣鼻的中醫近現代研究:現代對酒渣鼻的研究自1958年哈爾濱醫學院皮膚科教研室報道用中藥治療本病40例以后,各地陸續有臨床觀察資料出現。至1989年,報道文章有50多...
- 酒糟鼻
丸等涼血清熱,活血化瘀。從其描述的癥狀來看,兩者當屬同一病癥的不同階段,前者較輕,而后者較重。《醫林改錯》則采用通竅活血湯治療,因而活血化瘀也成為本病的治法之一。外用藥以《醫宗金鑒》創制的有效方劑顛倒散為代表,且一直被廣泛沿用至今。酒渣鼻的中醫近現代研究:現代對酒渣鼻的研究自1958年哈爾濱醫學院皮膚科教研室報道用中藥治療本病40例以后,各地陸續有臨床觀察資料出現。至1989年,報道文章有50多...
- 紅斑痤瘡
丸等涼血清熱,活血化瘀。從其描述的癥狀來看,兩者當屬同一病癥的不同階段,前者較輕,而后者較重。《醫林改錯》則采用通竅活血湯治療,因而活血化瘀也成為本病的治法之一。外用藥以《醫宗金鑒》創制的有效方劑顛倒散為代表,且一直被廣泛沿用至今。酒渣鼻的中醫近現代研究:現代對酒渣鼻的研究自1958年哈爾濱醫學院皮膚科教研室報道用中藥治療本病40例以后,各地陸續有臨床觀察資料出現。至1989年,報道文章有50多...
- 痰厥頭痛
ncope概述:痰厥頭痛為病證名。即頭痛·痰厥證(headachewithsyndromeofphlegmsyncope)。指痰水內結,陰氣上逆,以嚴重頭暈,惡心煩亂,吐清水,氣短促,心神不安,語言顛倒,目不敢開,兩寸脈滑而弦等為常見癥的內傷頭痛證候。痰厥頭痛的病因病機:痰水內結,陰氣上逆所致。《外臺秘要》卷八:“痰厥頭痛方:《病源》謂,痰水在于胸膈之上,又犯大寒,使陽氣不行,令痰水結聚不散,而陰...
- 大丹直指
近《鐘離傳道集》、《西山群仙會真記》。認為人須“先使水火二氣上下相交,升降相接,用意勾引,脫出真精真氣,混合于中宮,用神氣烹煉,使氣周流于一身”,才能真正收到效果。具體功法步驟分為九節,即:一、五行顛倒,龍虎交媾;二、五行顛倒,周天火候;三、三田返復,肘后飛金精;四、三田返復,金液還丹;五、五炁朝元,太陽煉形;六、神水交合,三田既濟;七、五氣朝元,煉神入頂;八、內觀起火,煉神合道;九、棄殼升仙,超...
- 頭痛·痰厥證
ope概述:頭痛·痰厥證(headachewithsyndromeofphlegmsyncope)為病證名。又稱痰厥頭痛。是指痰水內結,陰氣上逆,以嚴重頭暈,惡心煩亂,吐清水,氣短促,心神不安,語言顛倒,目不敢開,兩寸脈滑而弦等為常見癥的內傷頭痛證候。頭痛·痰厥證的病因病機:痰水內結,陰氣上逆的頭痛。《外臺秘要》卷八:“痰厥頭痛方:《病源》謂,痰水在于胸膈之上,又犯大寒,使陽氣不行,令痰水結聚不散...
- 視物易色
的辨證分型:脾氣虛證:視物易色·脾氣虛證(colorconfusionwithspleenqideficiencypattern)是指脾氣虛弱,以兩眼外觀如常,目力無損,唯有不能正確明辨某些顏色,或顛倒色彩,辨認不清,如視赤如白,視黑如赤,視白似黃色等,全身可見納差便溏,舌淡,脈弱為常見癥的視物易色證候。腎精虧虛證:視物易色·腎精虧虛證(colorconfusionwithkidneyessenc...
- 心中懊惱
拼音:xīnzhōngàonǎo英文:心中懊惱(nǎo腦)為癥狀名。即心中懊儂。《醫經小學》:“心中懊惱,反復顛倒不安,心亂如有所失也。”心中懊𢙐(nǎo腦)簡稱懊𢙐。指心胸煩熱,悶亂不寧之狀。多由外感熱病誤治,邪熱留于胸膈,擾及胃腑;或因濕熱內蘊所致。《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發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𢙐,梔子豉湯主之。”若太陽表證未解,下后成結胸者,用大陷胸...
- 青春痘
于顏面、胸、背部。多見于青春期男女。《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肺風粉刺》:“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刺,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內服清肺飲,外敷顛倒散。”肺風粉刺相當于西醫的痤瘡。肺風粉刺的病因病機:素體陽熱偏盛,加之青春期生機旺盛,營血日漸偏熱,血熱外壅,氣血郁滯,蘊阻肌膚,而發本病;或因過食辛辣肥甘之品,肺胃積熱,循經上熏,血隨熱行,上壅于...
- 肺風粉刺
于顏面、胸、背部。多見于青春期男女。《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肺風粉刺》:“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刺,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內服清肺飲,外敷顛倒散。”肺風粉刺相當于西醫的痤瘡。肺風粉刺的病因病機:素體陽熱偏盛,加之青春期生機旺盛,營血日漸偏熱,血熱外壅,氣血郁滯,蘊阻肌膚,而發本病;或因過食辛辣肥甘之品,肺胃積熱,循經上熏,血隨熱行,上壅于...
- 粉刺
于顏面、胸、背部。多見于青春期男女。《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肺風粉刺》:“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刺,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內服清肺飲,外敷顛倒散。”肺風粉刺相當于西醫的痤瘡。粉刺的癥狀:皮脂腺過度分泌所致皮膚慢性炎癥。所生丘疹如刺,可擠出白色碎米樣粉汁。多發于顏面,亦可見于胸背等處,起皮疹如粟,或見黑頭,甚則色赤腫痛,擠破出白粉汁。自覺瘙...
- 矯正型大動脈錯位
左側靠后。如在發育過程中心管彎曲不是向右而是向左,即稱左襻(L-Loop),則解剖學右心室位于左后方,成為動脈系統的心室,而解剖學左心室位于右前方,成為靜脈系統的心室。此時,動脈干仍分隔旋轉,但位置顛倒。這樣,主肺動脈位于右后方而升主動脈位于左前方,盡管大血管位置有倒轉,但肺動脈仍與靜脈心室相連,而主動脈與動脈心室相連,血液方向得到生理上的糾正,故稱為糾正性大動脈錯位。房室傳導束之左,右分支仍分布...
- 氣功外氣療法
,而“猶如火熱而行至兩足”、“覺熱氣從膊手出”等,是病人的氣感。所以在做“運氣推拿”手法時,很注重氣感。王雅儒所著《按摩療法臟腑圖點穴法》所述一些推拿方法,實為“運氣推拿”。因此法來于道人,此書以“顛倒、倒顛、顛顛倒,倒倒顛”的五行顛倒學說來指導推拿手法,是和道家的練功理論息息相通的。書中論述醫者手法之感覺(氣感)時提到多種氣通的現象。如有感到突起一包或數包者“流水狀者”,“支支作響者”,“水泡連...
- 逆行熱
拼音:nìxíngrè英文:定義:逆行熱為體溫熱型的一種,亦稱顛倒熱,指患者體溫的正常節律倒轉,上午高,晚上低。逆行熱的常見病因:在經典型原因不明發熱的病因中,逆行熱見于丘腦病變和結核等。關于體溫熱型:體溫熱型是指發熱病人體溫曲線的形狀。在臨體床活動中,醫護人員在獲得患者的體溫數據后,還常常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將這些數據繪制成患者24小時的體溫曲線。由于各種發熱性疾病可表現為不同的熱型,在病程發展的...
- 水罐
拼音:shuǐguàn英文:watertank;jug;tumbler;watertank;waterscanister;水罐為火罐放入水(放在藥液中者稱藥罐)中煮沸應用,故名。使用時,將罐子顛倒用鑷子夾出,用折疊毛巾緊捫罐口,吸去水液,趁熱吸附于穴位或病痛局部皮表。參見水罐法:水罐法為拔罐法的一種。此法是用煮水時水汽之力,排去罐內空氣,使罐內形成負壓,以吸著在擬吸拔的穴位或皮膚上的一種療法。由于...
- 絲瓜葉膏
拼音:sīguāyègāo《瘍醫大全》卷十九:組成:絲瓜葉、韭菜葉、連須蔥各等分。主治:脈骨疔。用法用量:上藥同入石臼內研如泥,以熱酒沖和,去滓服。以滓,病在左手敷左腋,病在右手敷右腋,脅下亦敷。病在左足敷左胯,病在右足敷右胯,病在中敷心臍,并用布縛,候紅絲皆白為安。如有潮熱,亦用此法,令人抱住,不可放手,恐毒氣顛倒難救,病人發顫跌倒,亦難救。...
- 花癬
拼音:huāxuǎn英文:概述:花癬為病證名。出《外科啟玄》卷七。花癬相當于西醫的脂溢性皮炎。花癬的病因病機:花癬由風熱蘊積于肺,隨陽氣上升而成。花癬的癥狀:花癬生于面部或眉間,初起㾦癗,漸成細瘡,時痛時癢,搔起白屑,春季易患。花癬的治療:花癬可外用顛倒散涼水調涂治療。...
- 癡呆·心肝火旺證
g英文:dementiawithsyndromeofexuberantfireofheartandliver癡呆·心肝火旺證(dementiawithsyndromeofexuberantfireofheartandliver)是指心肝火旺,以急躁易怒,善忘,判斷錯誤,言行顛倒,眩暈頭痛,面紅目赤,心煩不寐,多疑善慮,心悸不安,咽干口燥,口臭口瘡,尿赤便干,舌紅,苔黃,脈弦數等為常見癥的癡呆證候。...
- 梔子豉加姜汁方
拼音:zhīzǐchǐjiājiāngzhīfāng《溫病條辨》卷二:方名:梔子豉加姜汁方組成:梔子豉湯加姜汁5匙。主治:陽明溫病,下后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甚至反復顛倒,嘔吐者。...
- 錯語
拼音:cuòyǔ英文:paraphasia錯語為癥狀名。又稱言語錯亂。指語言前后顛倒,錯亂無序,語后自知,不能自主的表現。患者神志清醒而言語錯亂。但說后又自知講錯。多因心氣虛,精神不足所致。...
- 顫振·髓海不足證
seasewithsyndromeofmarrowseainsufficiency顫振·髓海不足證(tremordiseasewithsyndromeofmarrowseainsufficiency)是指腎精虧虛,髓海不足,以頭搖肢顫,頭暈目眩,耳鳴,記憶力差或善忘,溲便不利,寤寐顛倒,重則神呆,啼笑反常,言語失序,腰酸腿軟,肢體麻木,舌淡紅體胖大,苔薄白,脈沉弦無力或弦細緊等為常見癥的顫振證候。...
- 隱居羊肉湯
拼音:yǐnjūyángròutāng《普濟方》卷三五三引《肘后方》:方名:隱居羊肉湯組成:羊肉3斤,芎1兩,甘草(炙)1兩,芍藥2兩,當歸2兩,生姜5兩。主治:虛汗乏氣,不欲食,卒氣血結,顛倒悶亂。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煮肉取9升,去肉細諸藥,煮取3升,分3次溫服。一方云大補虛損,有黃耆3兩,人參2兩。...
- 虛煩不得眠
拼音:xūfánbúdémián虛煩不得眠病證名。亦稱虛煩不得臥。《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發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詳見虛煩不得臥條。...
- 心理生理性失眠
件性喚醒的重要因素,只要在自己臥室內就可整夜睡不著,若變換睡眠環境或時間,如在客廳沙發上或旅館便能夠較好地入睡,患者對此常感到十分困惑,這恰與睡眠正常的人在陌生環境中不能很好入睡的現象相反,稱為首夜顛倒效應。3、晨起后頭腦不清晰,感覺程度不等的不適、焦慮、急躁、疲勞和情感壓抑,常表現消極和精力不足,注意力、警覺和對食物關注下降。病程持續數年或數十年。有些患者發生催眠藥過量、依賴、成癮或酗酒等,或濫...
- 失用癥
因則多為腦部彌漫性病變。臨床表現:1.意想性運用不能:對復雜精巧動作失卻應有的正確意會,患者能正確進行簡單動作,但在做精細復雜動作時,時間、次序及動作的組合都發生錯誤,致使動作整體分裂破壞,動作次序顛倒紊亂,將本該以后執行的動作先予進行等。如讓病人點燃香煙時,劃燃火柴后將其放入嘴中。損害部位多見于左側頂葉后部、緣上回及胼胝體。2.運動性運用不能:僅限于肢體,多見于上肢。因患者對運動的記憶發生障礙,...
- 阿司咪唑混懸液
量測定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24頁),在220—320nm的波長范圍內測定,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的吸收光譜應一致。檢查:再懸浮性取10瓶,輕輕來回顛倒不振翅而使其成均勻混懸液,顛倒次數不得過3次。PH值應為6.5~8.5(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44頁)。粒度取30ul,置載玻片上,蓋上益玻片,置顯微鏡(100倍)下檢機,確定5個視野計數,含...
- 梔子豉湯
coction;概述:梔子豉湯為方名,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又名梔豉湯。組成為梔子十四個(擘),香豉四合(綿裹)。具有透邪泄熱,除煩解郁的功效。治傷寒發汗吐下后,余熱擾胸,虛煩不得眠,反覆顛倒,心中懊𢙐。別名:梔豉湯。處方:梔子十四個(擘),香豉四合(綿裹)。梔子十四個,豆豉四合。梔子9克(劈)香豉4克(綿裹)梔子豉湯的功效與主治:梔子豉湯具有清熱除煩的功效。治發汗吐下后,余熱郁于胸膈...
- 酮康唑混懸液
,蓋上蓋玻片,置顯微鏡(100倍)下檢視,確定4個視野計數。含100μm以上的顆粒不得多于5個;含75μm以上的顆粒不得多于10個;含50μm以上的顆粒不得多于25個。再懸浮性取本品10瓶,輕輕來回顛倒使其成均勻混懸液,顛倒次數不得過15次。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34頁)測定。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0.5%醋酸銨溶液-0.2%二異丙胺的甲醇...
- 人參丁香散
冷熱失和,邪正相干,清濁不分,陰陽錯亂,停痰留飲,不能運化,胸膈痞滿,嘔逆惡心,腹脅脹痛,短氣噎悶,咳嘔痰水,噫醋吞酸,不思飲食,漸至羸瘦。及療女人妊娠阻病,心中煩憒,頭目眩重,憎聞食氣,嘔吐煩悶,顛倒不安,四肢困弱,不自勝持,多臥少起。又治久病羸弱,脾胃虛極,中滿嘔逆,全不入食,并宜服之。常服和脾胃,進飲食。用法用量:每服五錢,水一盞,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溫服。小兒二歲可服半錢,水五...
- 阿司咪唑混懸劑
0頁)測定,在220nm~320nm范圍內,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在相同的波長處有最大和最小吸收。檢查:pH值應為6.5~8.6(中國藥典1985年版二部附錄33頁)。再懸浮性取本品10瓶,輕輕來回顛倒不振搖而使其成均勻混懸液顛倒次數不得過3次。粒度取本品30μl,置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置顯微鏡下(100倍)下檢視,確定5個視野計數,含74μm以上顆粒不得多于10個,含50μm以上顆粒不得多于2...
- 調經散
別研),各半兩。炮制:上搗為細末,入研藥勻。功能主治:治產后敗血乘虛停積于五臟,循經流入于四肢,留滯日深,腐敗如水,漸致身體面目浮腫。又治因產,敗血上干于心不受觸,致心煩躁,臥起不安,如見鬼神,言語顛倒,并宜服之。大抵產后虛浮,醫人不識,便作水氣治之。凡治水氣,多以導水藥,極是虛人。夫產后既虛,又以藥虛之,是謂重虛,往往因致枉夭。但服此藥,血行腫消既愈。用法用量:每服一錢,溫酒入生姜汁少許調勻服。...
- 雙八面體蒙脫石
9)體積平均粒徑D[4,3]6~23μm16~50μm8~27μm膨脹度:取本品約5.0g,置100ml具塞量筒中,加水90ml,強力振搖,混勻,放置10分鐘,其間振搖數次,用水稀釋至100ml,再顛倒搖動20次,放置30分鐘,再顛倒搖動20次,放置24小時,照膨脹度測定法(一部附錄ⅨO)計算,膨脹度應為2.0~5.0。吸附力:取本品約0.20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磷酸鹽緩沖液(p...
- 思密達
9)體積平均粒徑D[4,3]6~23μm16~50μm8~27μm膨脹度:取本品約5.0g,置100ml具塞量筒中,加水90ml,強力振搖,混勻,放置10分鐘,其間振搖數次,用水稀釋至100ml,再顛倒搖動20次,放置30分鐘,再顛倒搖動20次,放置24小時,照膨脹度測定法(一部附錄ⅨO)計算,膨脹度應為2.0~5.0。吸附力:取本品約0.20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磷酸鹽緩沖液(p...
- 復合硅鋁酸鹽
9)體積平均粒徑D[4,3]6~23μm16~50μm8~27μm膨脹度:取本品約5.0g,置100ml具塞量筒中,加水90ml,強力振搖,混勻,放置10分鐘,其間振搖數次,用水稀釋至100ml,再顛倒搖動20次,放置30分鐘,再顛倒搖動20次,放置24小時,照膨脹度測定法(一部附錄ⅨO)計算,膨脹度應為2.0~5.0。吸附力:取本品約0.20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磷酸鹽緩沖液(p...
- 蒙脫石
9)體積平均粒徑D[4,3]6~23μm16~50μm8~27μm膨脹度:取本品約5.0g,置100ml具塞量筒中,加水90ml,強力振搖,混勻,放置10分鐘,其間振搖數次,用水稀釋至100ml,再顛倒搖動20次,放置30分鐘,再顛倒搖動20次,放置24小時,照膨脹度測定法(一部附錄ⅨO)計算,膨脹度應為2.0~5.0。吸附力:取本品約0.20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磷酸鹽緩沖液(p...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