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dà qīng yè
2 英文參考
herba taching[朗道漢英字典]
dyers woad leaf[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olium Isatidis(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dyers woad leaf[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大青葉為中藥名,出自《新修本草》[1]。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葉[2]。《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Folium Isatidis(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dyers woad leaf(《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來源及產地
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或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馬鞭草科植物路邊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Turcz.、蓼科植物蓼藍Polygonum tinctoriumAit.的葉。菘藍葉主產江蘇、安徽、河北、河南、浙江等地;馬藍葉主產福建、廣西、廣東、江西等地;路邊青葉主產湖南、湖北、江西等地;蓼藍葉主產河北、山西等地[1]。
7 性味歸經
8 功能主治
1.治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感冒,腮腺炎,咽喉炎,扁桃體炎,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急性傳染性肝炎,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1]。
9 大青葉的用法用量
煎服:9~30g[1]。
10 化學成分
菘藍葉含菘藍苷B(Isatan B)。靛藍和靛玉紅馬藍和蓼藍的葉均含靛苷[1]。
11 藥理作用
大青葉有抗菌作用對病毒等也有抑制作用。大青葉還可對抗大腸桿菌內毒素的作用。蓼科及十字花科大青葉煎劑對動物有輕度抗炎作用,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細胞吞噬作用,蓼藍葉煎劑能抑制離體兔腸,興奮離體豚鼠子宮,對家兔還有解熱作用。靛玉紅有抗癌作用[1]。
12 大青葉的藥典標準
12.1 品名
大青葉
Daqingye
ISATIDIS FOLIUM
12.2 來源
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葉。夏、秋二季分2~3次采收,除去雜質,曬干。
12.3 性狀
本品多皺縮卷曲,有的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長橢圓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長5~20cm,寬2—6cm,上表面暗灰綠色,有的可見色較深稍突起的小點;先端鈍,全緣或微波狀,基部狹窄下延至葉柄呈翼狀;葉柄長4~lOcm,淡棕黃色。質脆。氣微,味微酸、苦、澀。
12.4 鑒別
(1)本品粉末綠褐色。下表皮細胞垂周壁稍彎睦,略成連珠狀增厚;氣孔不等式,副衛細胞3~4個。葉肉組織分化不明顯;葉肉細胞中含藍色細小顆粒狀物,亦含橙皮苷樣結晶。
(2)取本品粉末0.5g,加三氯甲烷2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靛藍對照品、靛玉紅對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一三氯甲烷丙酮(5:4: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的藍色斑點和淺紫紅色斑點。
12.5 檢查
12.5.1 水分
不得過13.0%(附錄ⅨH第一法)。
12.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于16.0%。
12.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12.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一水(75:2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9nm。理論板數按靛玉紅峰計算應不低于4000。
12.7.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靛玉紅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μg的溶液,即得。
12.7.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細粉0.25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浸泡15小時,加熱回流提取至提取液無色。回收溶劑至干,殘渣加甲醇使溶解并轉移至l0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2.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靛玉紅(C16H10N202)不得少于0.020%。
12.8 大青葉飲片
12.8.1 炮割
除去雜質,搶水洗,切碎,干燥。
本品為不規則的碎段。葉片暗灰綠色,葉上表面有的可見色較深稍突起的小點;葉柄碎片淡棕黃色。質脆。氣微,味微酸、苦、澀。
12.8.2 檢查
水分 同藥材,不得過10.0%。
12.8.3 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
同藥材。
12.8.4 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心、胃經。
12.8.5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用于溫病高熱,神昏,發斑發疹,痄腮,喉痹,丹毒,癰腫。
12.8.6 用法與用量
9~15g。
12.8.7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防霉。
12.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3 參考資料
用到中藥大青葉的方劑
- 加味涼血退斑湯
涼血退斑湯:處方:鮮生地30克,鮮蘆根30克,大青葉30克,板藍根9克,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
- 復方大青葉栓
an標準編號:WS3-B-2746-97處方:大青葉400g金銀花200g羌活100g大黃100g...
- 闌尾消炎丸
:WS3-B-1855-94處方:金銀花50g大青葉50g敗醬草50g蒲公英50g雞血藤50g川楝...
- 流腦合劑
60g,鮮生地60g,知母15g,連翹15g,大青葉30g,丹皮12g,黃連12g,黃芩12g,赤...
- 小兒感冒顆粒
2000年版)。主要成分為廣藿香、菊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地黃、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具有...
- 更多用到中藥大青葉的方劑
用到中藥大青葉的中成藥
- 清瘟解毒丸
清瘟解毒丸QingwenJieduWan處方:大青葉100g、連翹75g、玄參100g、天花粉10...
- 復方大青葉栓
an標準編號:WS3-B-2746-97處方:大青葉400g金銀花200g羌活100g大黃100g...
- 闌尾消炎丸
:WS3-B-1855-94處方:金銀花50g大青葉50g敗醬草50g蒲公英50g雞血藤50g川楝...
- 小兒感冒顆粒
2000年版)。主要成分為廣藿香、菊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地黃、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具有...
- 利膽片
g、金錢草58g、木香96.5g、知母58g、大青葉58g、柴胡58g、白芍58g、黃芩29g、芒...
- 更多用到中藥大青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大青葉
- 《疫疹一得》:[卷下]疫疹諸方
者,用中劑;浮大而數者,用小劑。如斑一出,即用大青葉,量加升麻四、五分引毒外透。此內化外解、濁降清...
- 《重訂廣溫熱論》:[第二卷]驗方
豉(三錢)熟豬油(一匙)麝香(五厘)大青四物湯大青葉(三錢)淡豆豉(三錢)陳阿膠(八分)生甘草(六...
- 《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湯主之;發疹者,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倍元參主之。禁升麻、柴胡、當歸、防風、羌活、...
-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八章·傷寒兼證]第十九節·發狂傷寒
。加紫雪丹(八分、藥湯調下)活水蘆筍(二兩)、大青葉(八錢、與方中綠豆煎湯代水)。峻逐毒火以瀉陽。...
- 《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門]肺癰論第二十四
鐘,煎八分,童便一杯,食后服。梔子仁湯梔子仁湯大青葉石膏淡豉共黃芩杏仁知母赤芍藥升麻柴胡甘草行治肺...
- 更多古籍中的大青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