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定義
大皰(bulla)為癥狀名,是指直徑大于0.5cm的水皰[1]。
4 關于水皰
水皰(vesicle blister)為癥狀名,是指皮膚內有腔隙、含有清晰皰液的表現[1]。屬皰疹的一種,為原發性皮損。一般認為水皰為局限性高出皮面有腔的皮損,內容澄清,直徑小于0.5cm。若大于0.5cm者,則稱大皰。若皰內混濁,有膿液者,則稱膿皰。水皰為水濕為患,若水皰周圍有紅暈或呈大皰則為濕熱相搏;膿皰為熱毒熾盛;深在性水皰多系脾虛濕盛或寒濕所致。
5 參考資料
治療大皰的穴位
- 大腸俞
號BL25。出《脈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大腸俞是大腸的背俞穴。大腸為六腑之一,俞即輸注,本穴是大腸...
- 大骨空
X-UE5;dàgǔkōng;EX-UE5概述:大骨空為經外奇穴名(dàgǔkōngEX-UE5)...
- 裂結窬
號BL25。出《脈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大腸俞是大腸的背俞穴。大腸為六腑之一,俞即輸注,本穴是大腸...
- 大陵
língPC7;dàlíng;P7;PC7概述:大陵為經穴名(DàlíngPC7)。出《黃帝內經靈...
- 大腧
拼音:dàshù英文:DàzhùBL11概述:大腧為經穴別名,即大杼。《黃帝內經靈樞·背腧》馬元臺...
- 更多治療大皰的穴位
治療大皰的方劑
- 三九胃泰
表現:可出現麻疹樣藥疹、固定型藥疹、蕁麻疹藥疹、大皰型表皮松解性藥疹等。嚴重的可出現過敏性休克。治療...
- 犀黃串
麻2兩,犀角2兩,黃芩2兩,樸消2兩,梔子2兩,大黃2兩,豉2升。功效:辟瘴明目。主治:四肢熱,大...
- 大戟棗子
拼音:dàjǐzǎozǐ處方:大戟(連根葉)1握,大棗1斗。功能主治:攻水。主臌脹。用法用量:用水...
- 五味大黃丸
gwán《外臺》卷二十七引《許仁則方》。:組成:大黃5兩,大麻子1升(微熬,研之),芒消6兩,干葛...
- 三脘散
nsǎn《腳氣治法總要》卷下:方名:三脘散別名:大三脘散、三脘湯組成:大腹皮(酒浸1遍,更以大豆汁...
- 更多治療大皰的方劑
治療大皰的中成藥
- 三九胃泰
表現:可出現麻疹樣藥疹、固定型藥疹、蕁麻疹藥疹、大皰型表皮松解性藥疹等。嚴重的可出現過敏性休克。治療...
- 艾姜湯
ngtāng處方艾葉1握,黑豆100粒。功能主治大便下膿血。用法用量新水1大盞,煎至6分,入生姜汁...
- 大活絡丹
luoDan;dahuoluopills;概述:大活絡丹為方劑名、中成藥,出自《蘭臺軌范》卷一。。...
- 紫金錠
誘發腎炎或風濕熱。臨床分尋常型膿皰瘡、深膿皰瘡,大皰性膿皰瘡3種。主要表現為初起紅色斑點,繼之轉為膿...
- 安臟湯
葉倒置所致兩目無恙,而視物皆倒置。用法用量水煎3大碗,頓服之,即用鵝翎掃喉中。必大吐,吐后而肝葉必...
- 更多治療大皰的中成藥
大皰相關藥物
- 磺胺對甲氧嘧啶片
為藥疹,嚴重者可發生滲出性多形紅斑、剝脫性皮炎和大皰表皮松解萎縮性皮炎等;也有表現為光敏反應、藥物熱...
- 磺胺二甲嘧啶鈉注射液
為藥疹,嚴重者可發生滲出性多形紅斑、剝脫性皮炎和大皰表皮松解萎縮性皮炎等;也有表現為光敏反應、藥物熱...
- 磺胺甲噁唑片
為藥疹,嚴重者可發生滲出性多形紅斑、剝脫性皮炎和大皰表皮松解萎縮性皮炎等;也有表現為光敏反應、藥物熱...
- 磺胺嘧啶鈉注射液
為藥疹,嚴重者可發生滲出性多形紅斑、剝脫性皮炎和大皰表皮松解萎縮性皮炎等;也有表現為光敏反應、藥物熱...
- 復方磺胺嘧啶片
為藥疹,嚴重者可發生滲出性多形紅斑、剝脫性皮炎和大皰表皮松解萎縮性皮炎等;也有表現為光敏反應、藥物熱...
- 更多大皰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大皰
- 《雜病廣要》:[臟腑類]大便不通
也。胃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為榮衛,其糟粕行之于大腸以出也。五臟三焦既不調和,冷熱壅澀,結在腸胃之...
- 《普濟方》:[卷三十九大腸腑門]大小便不通(附論)
夫脾胃大小腸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蓋營受水谷陽之陽不關格可...
-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證治要訣類方卷之四·丸類、丹類、膏類
油(各二兩)薰陸香(一兩)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或如龍眼大。外以蠟包。臨時切開取用。以姜湯熟水...
- 《普濟方》:[卷一百十諸風門]大風癩病
石榴浸酒方(出圣惠方)治大風。頭面熱毒。皮膚生瘡。面上生結。如眉落者。酸石榴(和皮搗爛)甜石榴(各...
- 《傷寒論辯證廣注》:[卷之六辯陽明病脈證并治法]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濃樸(二兩炙去皮)枳實(三枚大者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
- 更多古籍中的大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