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丹溪纂要》即《丹溪先生醫書纂要》。《丹溪先生醫書纂要》為綜合性醫書[1]。簡稱《丹溪纂要》,或名《醫書纂要》[1]。2卷[1]。明·盧和編注[1]。刊于1484年[1]。盧氏根據世傳題名朱震亨撰的各種醫著予以刪正裁取編成此書[1]。全書自中風、傷寒、瘟疫起至損傷、婦人、小兒證共78門,其中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各科病證[1]。論述簡要,方治詳備,并附醫案[1]。
3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45.
古籍中的丹溪纂要
- 《雜病廣要》:[身體類]癘
死,非惟醫不知藥,悉是不能禁欲,可哀也夫。(《丹溪纂要》)病必生蟲風起之由,皆是冷熱交通,流于五臟,...
- 《中國醫籍考》:[卷五十三]方論(三十一)
后。若無余憾。第附錄不盡削去。而與正法矛盾焉。丹溪纂要。醫學集成。雖能備丹溪群書。然因心法混淆。而采...
- 《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梔子
子仁炒研,米飲服三錢。若上焦熱者,連殼用。(《丹溪纂要》)。霍亂轉筋,心腹脹滿,未得吐下∶梔子二七枚...
-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黃芩
,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白湯下二、三十丸。(《丹溪纂要》)肺中有火∶清金丸∶用片芩(炒)為末,水丸梧...
- 《孫文垣醫案》:[卷三新都治驗]黃源金先生內人吐血泄瀉發喘(有大發明)
則傷肺。肺氣為寒藥壅遏不得下降,故咳而吐酸。《丹溪纂要》云∶陰氣在下,陽氣在上。喘咳嘔吐,瀉白散加人...
- 更多古籍中的丹溪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