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單拷貝序列
摘要:單拷貝序列在單倍體基因組中只出現一次或數次,因而復性速度很慢。單拷貝序列在基因組中占50-80%,如人基因組中,大約有60-65%的序列屬于這一類。單拷貝序列中儲存了巨大的遺傳信息,編碼各種不同功能的蛋白質。目前尚不清楚單拷貝基因的確切數字,但是是有其在單拷貝序列中只有一小部份用來編碼各種蛋白質,其他部份的功能尚不清楚。在基因組中,單拷貝序列的兩側往往為散在分布的重復序列。由于某些單拷貝序列編碼蛋白質,體現了生物的各種功能,因此對這些序列的研究對醫學實踐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但由于其拷貝數少,在DNA重組技術出現以前,要分離和分析其結構和序列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人們通過基因重組技術可以獲得大量欲研究的基因,并對許多結構基因進行了較為細致的研究。現在已經知道,真核生物的結構基因不僅在兩側有非編碼區,而且在基因內部也有許多不編碼蛋白質的間隔序列(interveningsequences),稱為內含子(intron),而編碼區則稱為外顯子(exon)。內含子與外顯子相間排列,轉錄時一起被轉錄下來,然后RNA中的內含子被切掉,外顯子連接在一起成為成熟的mRNA作為指導蛋白質合成的模板)斷裂基因含有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訂于2010/3/17 1:26:24 532字 ]
相關詞條:
- 單拷貝序列
拼音:dānkǎobèixùliè英文:單拷貝序列在單倍體基因組中只出現一次或數次,因而復性速度很慢。單拷貝序列在基因組中占50-80%,如人基因組中,大約有60-65%的序列屬于這一類。單拷貝序列中儲存了巨大的遺傳信息,編碼各種不同功能的蛋白質。目前尚不清楚單拷貝基因的確切數字,但是是有其在單拷貝序列中只有一小部份用來編碼各種蛋白質,其他部份的功能尚不清楚。在基因組中,單拷貝序列的兩側往往為散...
- 中度重復序列
拼音:zhōngdùzhòngfùxùliè英文:中度重復序列大致指在真核基因組中重復數十至數萬(105)次的重復順序。其復性速度快于單拷貝順序,但慢于高度重復順序。少數在基因組中成串排列在一個區域,大多數與單拷貝基因間隔排列。依據重復順序的長度,中度重復順序可分為兩種類型。(1)短分散片段(shortinterspersedrepeatedsegments,SINES)這類重復順序的平均長度約...
- 農桿菌介導的遺傳轉化
拼音:nónggǎnjun1jièdǎodeyíchuánzhuǎnhuà農桿菌介導法是一種優秀的遺傳轉化方法,具有材料范圍廣,轉化率高,單拷貝比例高,轉化子穩定等特點。應用前景廣闊。農桿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種革蘭氏陰性細菌,它能在自然條件下趨化性地感染大多數雙子葉植物或裸子植物的受傷部位,并誘導產生冠癭瘤或發狀根。根癌農桿菌和發根農桿菌的細胞中有一段T-DNA,農桿菌通過侵染植物傷口進入細...
- “電子”基因克隆
一步用于生物學研究。基因的電子定位基因的電子定位采用NCBI的電子PCR程序進行檢索,尋找EST序列上是否存在序列標簽位點(sequencetaggedsites,STS),STS作為基因組中的單拷貝序列,是新一代的遺傳標記系統,其數目多,覆蓋密度較大,達到平均每1kb一個STS或更密集。將尋找到的STS與相應的染色體相比較,即可將此序列定位在該染色體上。IMAGE克隆的索取許多ESTs所對應的...
- 單一序列
拼音:dānyīxùliè英文:uniquesequence單一序列又稱非重復序列,在一個基因組中一般只有一個拷貝。真核生物的絕大多數結構基因在單倍體中是單拷貝或幾個拷貝(1~5個拷貝)。...
- EAV
Da。在病毒粒子上GL不以單體形式存在,而是與M形成異二聚體。Gs是病毒的次要蛋白,僅占1~2%。但在感染細胞中含量很高。N、M、GL在病毒粒子上含量基本相當,分子比依次是3∶2∶3。EAV基因組全序列已被測定,有7個開放閱讀框架(ORF1-7)。亞基因組的引導序列長207nt,來源于基因組5’端非編碼區。位于5’端編碼病毒復制酶的ORF1又分為兩個大的ORF1a和ORF1b,是最大的開放閱讀框架...
- 馬動脈炎病毒
Da。在病毒粒子上GL不以單體形式存在,而是與M形成異二聚體。Gs是病毒的次要蛋白,僅占1~2%。但在感染細胞中含量很高。N、M、GL在病毒粒子上含量基本相當,分子比依次是3∶2∶3。EAV基因組全序列已被測定,有7個開放閱讀框架(ORF1-7)。亞基因組的引導序列長207nt,來源于基因組5’端非編碼區。位于5’端編碼病毒復制酶的ORF1又分為兩個大的ORF1a和ORF1b,是最大的開放閱讀框架...
- 物理圖譜
基對(bp)或千堿基(kb)或兆堿基(Mb)]的圖譜。以人類基因組物理圖譜為例,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獲得分布于整個基因組30000個序列標志位點(STS,其定義是染色體定位明確且可用PCR擴增的單拷貝序列)。將獲得的目的基因的cDNA克隆,進行測序,確定兩端的cDNA序列,約200bp,設計合成引物,并分別利用cDNA和基因組DNA作模板擴增;比較并純化特異帶;利用STS制備放射性探針與基因組進...
- DNA復性
相互碰撞結合“成核”的機會越大。DNA順序的復雜性。簡單順序的DNA分子,如多聚(A)和多聚(U)這二種單鏈序列復性時,互補堿基的配對較易實現。而順序復雜的DNA,如小牛DNA的非重復部分,一般以單拷貝存在于基因組中,這種復雜特定序列要實現互補,顯然要比上述簡單序列困難得多。在核酸復性研究中,定義了一個Cot的術語,(Co為單鏈DNA的起始濃度,t是以秒為單位的時間),用以表示復性速度與DNA順...
- 藻類DNA病毒科
糖基化,包括主要的外殼蛋白Vp54。Vp54被糖基化的部分位于病毒粒子的外表面。不像其他未知病毒,PBCV-1好像至少編碼一些糖基化的酶。基因組結構和基因組的復制:綠藻病毒屬PBCV-1的的基因組的序列已經被測定,基因組的大小為333.747kb,此病毒共編碼701個開放型閱讀框,據預測,其中的376個開放型閱讀框編碼的是蛋白質。大約有40%的開放型閱讀框在數據庫中能找到相對應的蛋白質。PBCV-...
- DNA指紋
右)多次重復所構成的。重復片段的組成和拷貝數在不同的個體及基因組的不同位置上不一樣。提取不同個體的基因組DNA后,用其切點能識別序列為4個堿基而又不切割該重復片段的限制性內切酶在重復片段的兩側切割基因組DNA,然后將樣品進行凝膠電泳。不同長度的重復片段(主要是由于重復單位的拷貝數不同所致)就會分開,再與含有這些重復序列的特異性探針雜交,便形成有個體特異性的放射性自顯影圖,亦稱為DNA指紋。DNA...
- Alu序列
4bp的區段同乳多空病毒(papovavirus)如SV40病毒,以及乙型肝炎病毒的復制起始序列幾乎完全相同。這提示Alu序列很可能同真核生物基因組中的復制起始有某種相關,但這也存在爭論。因為Alu重復序列的拷貝數比復制起始點的預期數多出幾十倍。此外還發現,中國倉鼠的Alu類家族(Alu-equivalentfamily)的一些成員,當位于其他轉錄單位附近時,能在體內被轉錄生成單獨的RNA分子。...
- 質粒
circularDNA,cccDNA),它的兩條鏈都保持完整的環狀結構,通常呈超螺旋構型。第二種是開環DNA(opencircularDNA,ocDNA),它的雙鏈中的一條保持完整的環狀結構,另一條單鏈上有一到幾個切口。第三種是線狀DNA,這種質粒的雙鏈斷裂呈線狀。這三種構型的同一種質粒在瓊脂糖凝膠中電泳時,出現不同的遷移速率,走得最快的是超螺旋構型,其次是線性構型,最慢的是開環構型。細菌細胞中...
- 雙鏈RNA衛星核酸組
:酵母M衛星核酸(Msatellitesofyeast)黑粉菌殺傷病毒M衛星核酸(MsatellitesofUstilagokillervirus)雙鏈RNA衛星核酸組基本特性:雙鏈RNA衛星核酸與Totiviridae病毒科的病毒相關聯。其基因組為1-1.8kb的雙鏈RNA,編碼“殺傷”(killer)蛋白,并包裹在輔助病毒編碼的衣殼蛋白中。這些衛星顆粒中經常還含有一個雙鏈RNA的正義單鏈拷貝。...
- 煙草壞死衛星病毒
種分類:衛星體衛星病毒煙草壞死衛星病毒煙草壞死衛星病毒基本特性:衛星病毒粒子為等軸狀,直徑約17nm,無包膜,由60個外殼蛋白的拷貝組成,是已知植物病毒中最小的粒子。單基因組為線形正義單鏈RNA,長800~1500nt,3’端和5’端的序列不相關,基因組編碼一個17-24kDa的外殼蛋白,有時具有第二個ORF。煙草壞死衛星病毒的單鏈RNA長1240nt,有一個ORF,編碼21.7kDa的外殼蛋白。...
- 遺傳圖
質性狀,世可以是可檢出的DNA序列,例如基因、限制片段長度多態性(RFLP)和特定的單一序列等。每一個標記都要用專一序列位點(STS)作鑒定。STS是指其位置及核苷酸序列均已知的、人基因組中只有一份拷貝的DNA短片段(一般長200~500堿基對),它很容易用多聚酶鏈反應(PCR)加以驗證。當各個實驗室報道定位和測序的數據時,可用STS來確定這些DNA片段的定位與取向。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研究目標是,完...
- 轉座子
平,最后就在轉座子插入處生成了宿主DNA的正向重復。已知的轉座因子的轉座途徑有兩種:復制轉座和非復制轉座。1.復制轉座(replicativetransposition)轉座因子在轉座期間先復制一份拷貝,而后拷貝轉座到新的位置,在原先的位置上仍然保留原來的轉座因子。復制轉座有轉座酶(transposase)和解離酶(resolvase)的參與。轉座酶作用于原來的轉座因子的末端,解離酶則作用于復制的...
- 反轉錄酶
都分離出具有不同結構的反轉錄酶。這種酶需要鎂離子或錳離子作為輔助因子,當以mRNA為模板時,先合成單鏈DNA(ssDNA),再在反轉錄酶和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單鏈DNA為模板合成“發夾”型的雙鏈DNA(dsDNA),再由核酸酶S1切成二條單鏈的雙鏈DNA。因此,反轉錄酶可用來把任何基因的mRNA反轉錄成cDNA拷貝,然后可大量擴增插入載體后的cDNA。也可用來標記cDNA作為放射性的分子探針。...
- 散在重復序列
數達10萬以上。重復序列單元長度在1000bp以上的稱為長散在重復序列(longinterspersednuclearelements或longintersperedrepeatedsequences,LINEs),在人基因組中有上萬份拷貝。人類基因組中所有SINE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2.2kb。在結構基因內部,結構基因之間和基因簇內,以及內含子中都有SINEs,但在結構基因的編碼區內中還沒有發現。...
- 禽副黏病毒屬
avirus1)禽副黏病毒屬基本特性:禽副黏病毒屬所有成員都具有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活性。本屬成員間的序列相關性大于與其它屬成員間的相關性,但與腮腺炎病毒屬親源關系較近。禽副黏病毒與腮腺炎病毒的主要區別是,禽副黏病毒P‘VmRNA的實際拷貝編碼P,其編輯形式編碼V,禽副黏病毒沒有SH基因,所有成員都缺少C蛋白ORF。病毒P蛋白呼吸道病毒和麻疹病毒較小,包括NDV在內的禽副黏病毒對禽類有明顯的致病性。...
- PCR實驗技術
會抑制PCR。一些在標準基因組DNA制備中使用的試劑,如SDS,在濃度低至0.01%時就會抑制擴增反應。)所需的最佳模板量取決于基因組的大小。你的目的片段在基因組中占多少?至少要保證模板中含有一個單拷貝吧!100ng到1µg的人類基因組DNA,相當于3×104到3×105個分子。所以對于單拷貝基因,這需要0.1μg的人基因組DNA,10ng的酵母DNA,1ng的大腸桿菌DNA.擴增多...
- 核小體
進一步壓縮后,成為常染色質的狀態時,DNA的壓縮包裝比約為1000。有絲分裂時染色質進一步壓縮為染色體,壓縮包裝比高達10000,即只有伸展狀態時長度的萬分之一。染色體是一個獨立行動的結構單位,在細胞分裂時傳遞給子細胞一份染色體拷貝。因此每條染色體必須能復制,所復制的拷貝最后分離并被正確地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這些基本功能是由真核生物染色體三種特定的DNA序列所控制,即DNA復制起點、著絲粒和端粒。...
- 裸露RNA病毒屬
下,它出現高拷貝,可高達每個細胞100,000拷貝。裸露RNA病毒屬成員沒有結構蛋白的報道,ScNV-20S能編碼相對分子質量為91×103(p91)的蛋白,與RNA依賴性RNA聚合酶中的序列保守,保守序列與單鏈RNA腸噬菌體的復制酶相似,保守性高于Totiviridae與宿主聚合酶的相似度。這個蛋白具有單鏈RNA結合活性。在體外實驗中,蛋白質p91具有RNA依賴性RNA聚合酶的活性,合成20S...
- 啤酒酵母23SRNA裸露RNA病毒
端有一個短的前導序列(不少于15nt),在3’端有一個不少于20nt的非翻譯區。現已提出兩種20SRNA復制模型,一種與相似于單鏈RNA噬菌體如QB噬菌體的復制循環,在這種模型中,ScNV-20S被拷貝成互補鏈,這些拷貝作為合成20SRNA的模板,20SRNA退火,它的互補鏈產生一個ScNV-20S的雙鏈形式,這種稱為W的雙鏈RNA能從含有ScNV-20S所有酵母鏈中容易地分離出來。另一種復制模型...
- 病毒性肝炎
免疫調節、抗感染和抗氧化、抗纖維化和對癥治療,其中抗病毒治療是關鍵,只要有適應證且條件允許,就應進行規范的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的一般適應證:一般適應證包括:①HBeAg陽性者,HBVDNA≥105拷貝/ml(相當于20000IU/ml);HBeAg陰性者,HBVDNA≥104拷貝/ml(相當于2000IU/ml);②ALT≥2×ULN;如用IFN治療,ALT應≤10×ULN,血清總膽紅素應2×U...
- 脆性X染色體
變相同,但缺乏FRAXA脆性位點這一特征。目前的報道未顯示這種突變有熱點區。診斷檢查診斷:脆性X染色體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性格、心理及精神方面的改變也不完全相同,況且有的患者其臨床癥狀并不十分典型,單靠臨床表現很難做出診斷。實驗室檢查不僅為及早明確診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還可以進行攜帶者的診斷和產前診斷,以及家系調查和群體普查。以細胞學技術檢測X脆性位點是一種形態學的檢測方法,但準確性和敏感性不是...
- 斐濟病毒屬
雙層外殼,球形,直徑65-70nm,無包膜,病毒粒子形狀、大小均與傷瘤病毒相近,但在粒子表面有12個突起物。病毒基因組為10個線形雙鏈RNA片段,每個病毒離子包裹單個完整基因組拷貝。雙鏈RNA的3’端具有高度保守的核苷酸序列,大多數基因片段為單順反子,有些片段具有2個ORF。侵染植物的病毒復制發生在韌皮部相關細胞的細胞質中,伴隨有病毒基質產生,感染過程中有直徑約90nm的管狀結構積累,有時管狀結構...
- 插入序列
初是從細菌的乳糖操縱子中發現了一段自發的插入序列,阻止了被插入的基因的轉錄,所以稱為插入序列(IS)。IS是細菌染色體和質粒的正常組成成分。標準的大腸桿菌含有任何一種常見的IS,每一種都有不到10份拷貝。當描述插入特定位置的IS如插入入噬菌體時,可以記為λ::IS。IS都能編碼自身轉座所需的酶。不同的IS的序列各不相同,但兩端都有短的反向重復序列(1R),這兩份重復序列通常十分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
- 線粒體基因組
a等),一般都是一個環狀DNA分子。由于一個細胞里有許多個線粒體,而且一個線粒體里也有幾份基因組拷貝,所以一個細胞里也就有許多個線粒體基因組。不同物種的線粒體基因組的大小相差懸殊。已知的是哺乳動物的線粒體基因組最小,果蠅和蛙的稍大,酵母的更大,而植物的線粒體基因組最大。人、小鼠和牛的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已經測定,都是16.5kb左右。每個細胞里有成千上萬份線粒體基因組DNA拷貝。果蠅和蛙的細胞里有...
- 復層噬菌體屬
9.2-9.9×106),DNA質量時粒子重量的14-15%。腸桿菌噬菌體PRD1至少有17種蛋白,其中兩個蛋白組成外殼,其余15種蛋白大多是調節蛋白,它們與內泡相關。病毒主要衣殼蛋白約有1100個拷貝,P1是DNA聚合酶。腸桿菌噬菌體PRD1吸附到轉移性質粒編碼的受體上,桿菌的復層病毒吸附到細胞壁。內泡將本身轉移到一個管子中,核酸DNA注出。噬菌體是烈性噬菌體,通過裂解釋放。病毒基因組有倒置末端...
- ΦX174
的是A*蛋白。后來的研究結果揭示,基因B完全在基因A內編碼,只是閱讀方式不同,可能有兩種翻譯方式。基因A區域通過一種翻譯方式合成A蛋白和A*蛋白,以另一種翻譯方式合成B蛋白。基因E也位于基因D的編碼序列內。大腸桿菌噬菌體ΦX174有11個蛋白質基因,但只轉錄成3個mRNA,功能相關的基因組織在一起,并轉錄在同一個mRNA中;基因組的DNA分子絕大多數用來編碼蛋白,不翻譯的部分僅占4%;基因排列上最...
- 重復序列
貝數在10個以上的序列稱為重復序列。根據基因的重復程度,可以分為兩類:中度重復序列,重復次數在102~105之間,如組蛋白基因、rRNA基因均屬此類,雖然都能轉錄,但除了組蛋白基因外,其它基因都不能翻譯;高度重復序列,重復次數在105以上。高度重復序列DNA通常由簡單的核苷酸序列組成,分布在染色體的著絲粒區和端粒區。真核生物的基因組相當于基因的一股由只有一個復制DNA序列(也稱單一DNA,uniq...
- 應答元件
控基因專一性表達的DNA序列,如熱激應答元件(heatshockresponseelement,HSE)、金屬應答元件(metalresponseelement,MRE)、糖皮質激素應答元件(glucor-ticoidresponseelement,GRE)和血清應答元件(serumresponseelement,SRE)等。應答元件含有短重復序列,不同基因中應答元件的拷貝數相近但不相等。蛋白因子...
- 定量PCR技術
外這種試劑檢測模式可以用于點突變檢測。狹義概念:狹義概念的定量PCR技術(嚴格意義的定量PCR技術)是指用外標法(熒光雜交探針保證特異性)通過監測PCR過程(監測擴增效率)達到精確定量起始模板數的目的,同時以內對照有效排除假陰性結果(擴增效率為零)。在國家沒有出臺陰陽判定標準時,所用PCR系統靈敏度最好達到一個拷貝(一個病毒)。從理論上說,只要有一個拷貝數,樣本就算陽性;一個拷貝數都沒有才算陰性。...
- 內源RNA病毒屬
時被稱為“病毒類似顆粒”,由一個統一的膜結合在一起,確信其功能與(+)RNA病毒的復制復合物相同。除了某些植物的花粉,病毒RNA在任何組織任何發育階段都會發生,而且幾乎以穩定的濃度存在(20-100拷貝/細胞)。蠶豆內源RNA病毒可能不能在細胞間傳播。自然條件下,病毒能侵染一些栽培稻(Oryzasativa),野生稻(Oryzarufipogon),蠶豆(Viciafaba),蕓豆(Phaselo...
- P2樣噬菌體屬
/cm3,S20w約為283S。基因組大小約34kbp,相當于粒子重量的48%,G+C含量為52%。HP1噬菌體已完成全序列分析。病毒粒子至少含有13個結構蛋白(Mr20–94×103),包括484拷貝的主要衣殼蛋白CP(Mr39×103),HP1氨基酸序列可從GenBank和EMBL獲得。P2樣噬菌體屬基因組圖線形,無循環排列,有cos位點,基因組編碼約40個基因。轉錄從基因組的右半段開始,右早...
- λ樣噬菌體屬
個5鄰體,T=7)。尾可伸縮,大小為150×8nm,有短的末端和亞末端絲。粒子相對分子質量約為60×106,浮力密度1.50g/cm3,S20w為390S。對乙醚部敏感。病毒基因組大小約48,502bp,相當于粒子重量的54%,G+C含量52%,具黏性末端。病毒倆含有9個結構蛋白,相對分子質量在17–130×103之間,包括420拷貝的主要衣殼蛋白D和E(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38和53×103)。....
- T7樣噬菌體屬
cm3,S20w是510S,對乙醚和氯仿不敏感。基因組大小約40kbp(T7為39,936bp),相當于粒子重量的50%,G+C含量50%,具末端冗余。病毒粒子至少有9種結構蛋白(Mr13–150×103),主要衣殼蛋白相對分子質量是約38×103,有460個拷貝,3個結構蛋白位于頭內。含有B型(E.coliPolII)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噬菌體烈性,特異性感染腸細菌和相關的革蘭氏陰性菌。...
- 腸桿菌噬菌體P22
g/cm3,S20w是500S,對乙醚和氯仿不敏感。病毒基因組大小為43–44kbp,相當于病毒粒子重量的50%,G+C含量47%。粒子含有8–9個結構蛋白(Mr18?–94×103),包括420個拷貝的主要衣殼蛋白(Mr55×103)。噬菌體是溫和噬菌體,是具有再生能力的轉導子。主要感染沙門氏菌屬的細菌,可能感染變形桿菌屬細菌,在適宜條件下,有很高(大于1000)的釋放數量。噬菌體在宿主細菌基因...
- N4樣噬菌體屬
的結構蛋白至少10個。N4樣噬菌體屬病毒基因組的物理圖線形,已確定了72個編碼蛋白的基因,編碼區占整個基因組DNA序列的94%。N4DNA的轉錄由三個不同RNA聚合酶連續活性進行。早期轉錄由粒子RNA聚合酶進行,在注射感染中,該酶的大亞單位在粒子中出現1-2個拷貝,早期蛋白包括兩個亞單位的RNA聚合酶和一些DNA復制功能。晚期轉錄由宿主RNA聚合酶進行。噬菌體烈性,裂解性感染,宿主局限于大腸桿菌。...
- 絲桿狀病毒科
.5kb,螺原體噬菌體SpV1基因組大小為8273bp。一些基因從重疊閱讀框翻譯。基因間區域包含互補鏈和病毒鏈的復制起始,并包括包裝DNA的信號。F纖毛特異的絲桿病毒大腸桿菌噬菌體粒子含有2700個拷貝的gp8(5.2×103),gp3(43×103)和gp6(12×103)形成吸附末端,每個均為5個拷貝。Gp7(3.5×103)和gp9(3.3×103)形成另一個末端,每個也均為5個拷貝現已確定...
- 反轉錄病毒
基對,即AATG…CATT和TTAC…GTAA,這兩個堿基對在LTR整合進宿主細胞基因組時會丟失。LTR在U3區內有同"TATAA"框十分相似的序列。TATTA框是真核生物中使用RNA多聚酶Ⅱ的轉錄單位所特有的序列。真核類基因轉錄時大部分用RNA多聚酶Ⅱ,TATAA框就是這類酶的接觸位點。所以LTR很可能利用宿主細胞的RNA多聚酶Ⅱ來啟動基因的轉錄。LTR的R—U5分界線上游20bp處還有AAG...
- 基因探針
的5’→3’聚酶活性,使32P標記的互補核苷酸補入缺口,DNA聚合酶Ⅰ的這兩種活性的交替作用,使缺口不斷向3’的方向移動,同時DNA鏈上的核苷酸不斷為32P標記的核苷酸所取代。探針的標記也可以采用隨機引物法,即向變性的探針溶液加入6個核苷酸的隨機DNA小片段,作為引物,當后者與單鏈DNA互補結合后,按堿基互補原則不斷在其3’OH端添加同位素標記的單核苷酸,這樣也可以獲得比放射性很高的DNA探針。...
- 綠藻病毒屬
藻病毒SP1(MicromonaspusillavirusSP1)綠藻病毒屬基本特性:綠藻病毒屬成員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淡水中,感染特定的單細胞、真核、無共生性小球藻屬樣綠藻。病毒基因組為線形、無置換的dsDNA,末端具有交叉連接的發夾結構。DNA末端含有1–2.2kb的倒置重復,基因組其余部分是單拷貝DNA。本屬病毒與其它屬的區別主要靠DNA內切酶圖譜、基因組甲基化水平、血清學和宿主特異性區分。...
- PCR
統(A):轉錄依賴的擴增系統(Tran-basedamplificationsytem,TAS),是Kwen等人于1989年研究報道的,主要用于擴增RNA。TAS的主要特點是擴增效率高,因為其RNA拷貝數呈10的指數方式增加,只需6個循環靶序列的拷貝數就能達到2×106。它的另一個特點是特異性高,由于TAS只能進行6次溫度循環,錯摻率低,加之用葡聚糖珠夾心雜交,因而特異性也高。雖然本法有較高的特異...
- 聚合酶鏈反應
統(A):轉錄依賴的擴增系統(Tran-basedamplificationsytem,TAS),是Kwen等人于1989年研究報道的,主要用于擴增RNA。TAS的主要特點是擴增效率高,因為其RNA拷貝數呈10的指數方式增加,只需6個循環靶序列的拷貝數就能達到2×106。它的另一個特點是特異性高,由于TAS只能進行6次溫度循環,錯摻率低,加之用葡聚糖珠夾心雜交,因而特異性也高。雖然本法有較高的特異...
- 聚合酶鏈式反應
統(A):轉錄依賴的擴增系統(Tran-basedamplificationsytem,TAS),是Kwen等人于1989年研究報道的,主要用于擴增RNA。TAS的主要特點是擴增效率高,因為其RNA拷貝數呈10的指數方式增加,只需6個循環靶序列的拷貝數就能達到2×106。它的另一個特點是特異性高,由于TAS只能進行6次溫度循環,錯摻率低,加之用葡聚糖珠夾心雜交,因而特異性也高。雖然本法有較高的特異...
- 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
例如,SCA1基因位于染色體6q22-23,基因組跨度450Kb,cDNA長11Kb,含9個外顯子,編碼816個氨基酸殘基組成ataxia-1蛋白,該蛋白位于細胞核,CAG突變位于8號外顯子,,擴增拷貝數為40-83,正常人為6-38。SCA3(MJD)是我國最常見的SA亞型,基因位于14q24..3-32,至少含4個外顯子,編碼96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ataxia-3蛋白,分布細胞地中,CAG突變...
- PRD1
吸附使噬菌體膜構象發生變化,球形膜從頂端延伸和轉換成一個摻入宿主細胞壁的管狀結構。在此過程中,減少膜的內在體積,DNA通過管狀結構進入細胞,激活在基因末端的早期基因(編碼DNA聚合酶、末端蛋白和兩個單鏈DNA接合蛋白),導致線形基因組復制。晚期基因產生病毒顆粒結構蛋白,外殼蛋白作為可溶性多聚體維持在細胞質,而膜蛋白插入宿主細胞膜外僑蛋白圍繞病毒特異性膜裝配至少需要兩個非結構裝配因子。病毒顆粒在細...
- 常染色體顯性小腦性共濟失調
束征,還有的則為肌萎縮。病程進行較慢者在中老年死亡。疾病病因:本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理生理:MJD基因位于染色體14q32.1,是三核苷酸(CAG)重復序列擴展性疾病。正常人CAG為13~36個拷貝,本病含有一個正常的等位基因和一個帶有68~79個CAG拷貝的擴展等位基因。Zhou等的研究顯示,正常中國人CAG的重復數目為14~40,MJD病人為72~86,正常人和病人之間數目未見交叉。CAG...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