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授法(feedingwithsubstitute)是指每日至少有一次用代乳品完全代替母乳的喂養方式。
詳見百科詞條:代授法 [ 最后修訂于2016/8/8 13:47:20 共51字 ]
古籍中的代授法如下:
- 《三家醫案合刻》:[卷三]金水六君煎
,尚宜清降。桑葉白沙參塊茯苓杏仁川貝母南棗肉稟質既薄,咳紅,極易傷陰,不可理肺,緣水出高源,肺主氣母,借以生津補液,周環生地清阿膠枸杞子料豆皮麥冬百合昨所同議之方,以兩關按之,脈弦,特借仲景旋復代赭法,同四磨飲投之。旋復有轉旋,代赭為鎮墜之品,咸寒可降,酸可入肝。四磨則漸摩運化,使手太陰得行清肅之令,足厥陰無克侮之暴。今診得兩關弦象已減,面浮少退,是藥已應,而暴渴欲飲,則仍然如故。是則陽明之腑,...
- 《食療本草》:[卷上]枸杞〈寒〉
(一)無毒。葉及子∶并堅筋能老,除風,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證〕(二)根∶主去骨熱,消渴。〔證〕(三)葉和羊肉作羹,尤善益人。代茶法煮汁飲之,益陽事。〔證〕(四)能去眼中風癢赤膜,搗葉汁點之良。〔證〕(五)又,取洗去泥,和面拌作飲,煮熟吞之,去腎氣尤良。又益精氣。〔證〕《食療本草》唐孟顯公元618-907年...
- 《內經評文》:[卷九]五禁第六十一
不可瀉。黃帝曰。何謂五逆。岐伯曰。熱病。脈靜。汗已出。脈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脈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肉破。身熱。脈偏絕。是三逆也。淫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血篤重。是謂四逆也。(淫舊注房室過度也竊謂腸沃沫精遺淋瀝盜汗之類皆是謂津氣蕩而不收者也)寒熱奪形。脈堅搏。是謂五逆也。前提其五后敘其三其二。絕無交代篇法不足言矣。而筆自謹嚴。按九宜詳前官針篇。《內經評文》清周學海公元1896年...
- 《幼科折衷》:凡例
一是編之作,因幼科諸書,非偏寒偏熱之誤,便喜補喜瀉之殊,予故僭而折衷之,因命曰《幼科折衷》。一凡諸病總論,皆采《內經》要旨以為提綱,繼之以歷代名醫可法之語,間或附以己意成篇,亦從本來,非臆說也。一每論之首,錄舊人總括四句,使后學臨癥時,便識其概,其向缺者予自補之。詞雖鄙俚,但便誦習耳。一論首脈法,皆采王叔和《脈經》要語,本經缺者,則于歷代名醫諸書,采其可法者,以附錄之。其一、二歲未可論脈,則有三...
- 《醫學正傳》:凡例
一、凡諸病總論,皆采摭《內經》要旨,以為提綱。繼之以歷代名醫可法之語,間或附以己意,以成篇段,謹僭列各病之首。一、凡脈法,皆采摭王叔和《脈經》要語。本經缺者,則于歷代名醫諸書,采其可法之語,以附錄之。一、凡方法,備載于脈法之后。其傷寒一宗張仲景,內傷一宗李東垣,小兒科多本于錢仲陽,其余諸病悉以丹溪要語及所著諸方冠于其首。次以劉、張、李三家之方,選其精粹者繼之于后。外有諸家名醫有理妙方,又采附于其...
- 《診家正眼》:[卷二]代脈(陰)
而隨時更代者,乃氣候之代,即《宣明五氣》等篇所云者是也。脈無定候,更變不常,則均謂之代,各因其變而察其情,庶足以窮其妙耳。善化縣黃桂巖,心疼奪食,脈三動一止,良久不能自還。施笠澤云∶“五臟之氣不至,法當旦夕死。”余曰∶“古人謂痛甚者脈多代。周梅屋云∶‘少得代脈者死,老得代脈者生。’今桂巖春秋高矣,而胸腹負痛,雖有代脈,不足慮也。”果越兩旬而桂巖起矣。故醫非博覽,未易窮脈之變耳。《診家正眼》明李中...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七方脈腰痛合參(附腎著)]金剛丸
腎損骨痿,不能起床。川萆杜仲(炒)照前法丸服。《馮氏錦囊秘錄》清代馮楚瞻公元1644-1911年...
- 《馮氏錦囊秘錄》:[痘疹全集卷三十四]匯集古哲治痘諸方
凡痘始終用藥諸要悉具補遺門用藥活法條內參看。《馮氏錦囊秘錄》清代馮楚瞻公元1644-19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