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代刀散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五首。
3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之代刀散
3.1 處方
皂角刺1兩(炒),炒黃耆1兩(炒),生甘草5錢,乳香5錢。
3.2 制法
上各為細末[1]。
3.3 功能主治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之代刀散功能補氣托毒潰膿[1]。主治癰瘍內已成膿,不穿破者[1]。
3.4 代刀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三錢,陳酒送下[1]。
3.5 摘錄
《外科全生集》卷四
4 《杏苑生春》卷六方之代刀散
4.1 處方
草烏頭1錢5分,蓽撥1錢5分,川椒2錢,細辛2錢。
4.2 制法
上藥生用為末。
4.3 功能主治
《杏苑生春》卷六方之代刀散主牙疼欲落。牙疼。
4.4 代刀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揩患處內外,其牙自落。
用少許,揩患牙處內外。其牙自落。
4.5 摘錄
《杏苑生春》卷六
5 《瘡瘍經驗全書》卷三方之代刀散
5.1 處方
穿山甲、僵蠶、枳殼、姜黃、牽牛、赤石脂、大黃、白芷、貝母各等分。
5.2 制法
上為細末。
5.3 功能主治
《瘡瘍經驗全書》卷三方之代刀散主治穿襠發,已成膿者。
5.4 代刀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錢,早晨空心用酒調下。行利10余次,用薄粥補之。其膿血從大便中出。
5.5 摘錄
《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6 《青囊秘傳》方之代刀散
6.1 處方
6.2 制法
上為末。
6.3 功能主治
《青囊秘傳》方之代刀散主治一切流注,癰毒,有膿水。
6.4 代刀散的用法用量
6.5 摘錄
《青囊秘傳》
7 《外科傳薪集》方之代刀散
7.1 組成
金頂砒5分,潮腦1錢,螺螄肉(曬干)2兩,輕粉3錢,巴豆仁(去油)5錢。
7.2 制備方法
上為末。
7.3 功效主治
《外科傳薪集》方之代刀散功在去頑肉。亦可代開刀。
7.4 代刀散的用法用量
用麻油調搽。
8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代刀散
- 《痧脹玉衡》:[卷之下]痧變腫毒
太乙膏貼之。毒口難收,用紅肉散摻之。肉黑者,用代刀散,以棉花絮微摻之,即變紅色,貼膏自愈。治驗∶一...
- 《驗方新編》:[卷二手部]手臂生瘡腫大如拳
以小刀略破其皮(或用癰毒門代刀散敷之即破),真硼砂、上冰片各一分,輕粉五厘,為《驗方新編》清鮑相璈...
- 《驗方新編》:[卷十一癰毒雜治]瘡毒腫痛不破
切不可多用,如用二三個即生二三口矣。又紅膏藥、代刀散、咬頭膏(均見癰毒諸方),俱效。《驗方新編》清...
- 《外科證治全書》:[卷一]陽癰證治則例
。有膿之患,頂取咬頭膏(通用六十一。)貼,加以代刀散(通用三十九。)三錢,酒服穿之,或以針刺分許穿...
- 《外科證治全書》:[卷五]通用方(計七十七方)
芍甘草上酒水各半煎服。陰疽酌用。一方有金銀花。代刀散(三十九)治癰疽膿熟不潰。綿黃(生)皂刺(各一...
- 更多古籍中的代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