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dà huó luò dān
2 英文參考
Large Meridian-Activating Pill[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a Huoluo Dan[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dahuoluo pill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大活絡丹為方劑名、中成藥,出自《蘭臺軌范》卷一。[1]。主要成分為蘄蛇、烏梢蛇、威靈仙、兩頭尖、麻黃、貫眾、甘草、羌活、肉桂、廣藿香、烏藥、黃連、熟地黃、大黃、沉香、細辛、赤芍、木香、沒藥(制)、丁香、乳香(制)、僵蠶(炒)、天南星(制)、青皮、骨碎補(燙、去毛)、豆蔻、安息香、黃芩、香附(醋制)、玄參、白術(麩炒)、防風、龜板(醋淬)、葛根、虎骨(油酥,用代用品)、當歸、血竭、地龍、犀角(用代用品)、麝香、松香、牛黃、冰片、紅參、制草烏、天麻、全蝎、何首烏[2]。具有祛風活絡,扶正祛邪的功效。治中風癱瘓,痿痹痰厥,拘攣疼痛,及癰疽流注,跌打損傷,小兒驚癇,婦人經閉[1]。
4 大活絡丹的別名
5 處方
白花蛇、烏梢蛇、威靈仙、兩頭尖(以上俱酒浸)、草烏、煨天麻、全蝎(去毒)、何首烏(黑豆水浸)、炙龜甲、麻黃、貫眾、炙甘草、羌活、官桂、藿香、烏藥、黃連、熟地黃、大黃(蒸)、木香、沉香各二兩,細辛、赤芍藥、沒藥(去油)、丁香、乳香(去油)、僵蠶、天南星(姜制)、青皮、骨碎補、白豆蔻、安息香(酒熬)、制附子、黃芩(蒸)、茯苓、香附(酒浸,焙)、玄參、白術各一兩,防風二兩,葛根、炙虎脛骨、當歸各一兩半,血竭七錢,炙地龍、犀角、麝香、松香各五錢,牛黃、冰片各一錢半,人參三兩[1]。
白花蛇 烏梢蛇 威靈仙 兩頭尖(俱酒浸)草烏 天麻(煨)全蝎(去毒)首烏(黑豆水浸)龜版(炙)麻黃 貫仲 炙草 羌活 官桂 藿香 烏藥 黃連 熟地 大黃(蒸)木香 沉香各60克 細辛 赤芍 沒藥(去油,另研)丁香 乳香(去油,另研)僵蠶 天南星(姜制)青皮 骨碎補 白蔻 安息香(酒熬)黑附子(制)黃芩(蒸)茯苓 香附(酒浸,焙)元參 白術各30克 防風75克 葛根 虎脛骨(炙)當歸各45克 血竭(另研)21克 地龍(炙)犀角 麝香(另研)松脂各15克 牛黃(另研)片腦(另研)各4.5克 人參90克
6 制法
上藥五十味,為末,蜜丸,如桂圓核大,金箔為衣。
7 大活絡丹的功能主治
功能祛風活絡,扶正祛邪。治中風癱瘓,痿痹痰厥,拘攣疼痛,及癰疽流注,跌打損傷,小兒驚癇,婦人經閉[1]。
8 大活絡丹的用法用量
陳酒送下[1]。
9 大活絡丹的藥理作用
實驗研究:本方具有選擇性地擴張腦血管和外周血管,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1]。
10 出處
《蘭臺軌范》卷一
11 大活絡丹藥品說明書
11.1 藥品名稱
大活絡丹
11.2 劑型
每丸重3.5g。
11.3 大活絡丹的主要成份
蘄蛇(酒制)、制草烏、豹骨(制)、牛黃、烏梢蛇(酒制)、天麻、熟大黃、麝香、血竭、熟地黃、天南星(制)、水牛角濃縮粉等味。
11.4 大活絡丹的功能主治
祛風止痛,除濕豁痰,舒筋活絡。用于中風痰厥引起的癱瘓,足萎痹痛,筋脈拘急,腰腿疼痛及跌打損傷,行走不便,胸痹等癥。
11.5 大活絡丹的用法用量
12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大活絡丹
- 《冷廬醫話》:[卷五]雜方
云∶甘草炙則帶補。宜用生者,信然。《圣濟總錄》大活絡丹,與近世所傳回生再造丸,藥味大同小異。大活絡丹...
- 《張聿青醫案》:[卷一]中風
木防己(一錢五分)桂枝(四分)絲瓜絡(三錢炒)大活絡丹(一丸)左外瘍之后,風與濕合,流入絡隧。以致遍...
- 《重訂廣溫熱論》:[第二卷驗方妙用]消化法
,每服三十丸。徐洄溪蘭臺軌范通治方),重加圣濟大活絡丹(白花蛇、烏梢蛇、威靈仙、兩頭尖如無可用竹節白...
- 《醫學見能》:[卷一證治]手臂
腕痛總因風,和血艽歸地芍芎。苡竹桑藤蠶作引,紅花芥續酒煎同。(伯未按∶大活絡丹亦可服。)《醫學見能》...
- 《醫醫小草》:精義匯通
誤施于久延脫證,其害不可勝言。蘇合香丸治氣閉,大活絡丹治中風,損益同此。合觀四節,可以悟投方之機。溫...
- 更多古籍中的大活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