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果榆的別名
黃榆、山榆、毛榆
3 來源
榆科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以果實入藥。
4 生境分布
東北、華北、陜西、山東、安徽。
5 性味
辛、苦,溫。
6 功能主治
痰多咳嗽:大果榆5錢,橘紅3錢,甘草1錢,水煎服,每日2次。
蛔蟲癥:大果榆3錢,研末,空腹以小米湯送服,每日1次,連服2~3天,兒童用量酌減。
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用到中藥大果榆的方劑
- 榆根散
末),三七根末3兩,苦參末4兩。主治:虎咬傷,血大出,潰爛疼痛。用法用量:凡虎咬傷,急用豬油貼之,...
- 地榆丹
兩,苦楝根半兩。制法:上為細末,軟飯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消毒止痢。主小兒蠱痢。腸中蓄毒,下血...
- 榆白皮索餅
治:五淋。小腸結痛,小便不快。用法用量:上以水1大盞半,煎榆白皮取汁1盞,去滓,浸面作索餅,熟煮,...
- 平胃地榆湯
仁、人參、當歸、炒神曲、白芍藥各三分,生姜三片,大棗一枚。蒼術3克升麻3克黑附子3克(炮)地榆2....
- 地榆湯
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1棗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食前溫服。《圣濟總錄》...
- 更多用到中藥大果榆的方劑
用到中藥大果榆的中成藥
- 地榆槐角丸
角丸的主要成分為地榆、槐花(炒)、槐角(蜜炙)、大黃、黃芩、地黃、當歸、赤芍、紅花、防風、荊芥穗、...
- 槐角地榆丸
,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狀:本品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苦。鑒...
- 燒燙傷膏
-0134-89處方:獾油192g地榆28.8g大黃28.8g冰片6g蟲白蠟7.2g無水羊毛脂2....
- 千紫紅顆粒
eli標準編號:WS3-B-2086-96處方:大紅袍200g紫地榆200g千里光200g楊梅根2...
- 千紫紅膠囊
:WS3-B-2287-97處方:千里光200g大紅袍200g鉆地風200g紫地榆200g楊梅根2...
- 更多用到中藥大果榆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大果榆
- 《本草品匯精要》:[卷之十八木部中品之上]木之木
)【名】無姑(音殿)(音唐)【苗】〔圖經曰〕大類榆而差小其實亦早成比榆乃大氣臭如爾雅釋木云無姑其實...
- 《本草圖經》:[木部中品卷第十一]蕪荑
r,生晉山川谷,今近道山川谷,今近道亦有之,大抵榆類而差小,其實亦早成,比榆乃大,氣臭如,《爾雅·...
- 《中國醫籍考》:[卷十二]本草(四)
出腳水中得之。疾者曰。是也。之才為割得兩蛤子。大如榆莢。或以五色骨為佩刀靶。之才曰。此人瘤也。何從...
- 《靈素節注類編》:[卷四上四診合參總論]經解
,青黑赤白黃,皆端滿有別鄉。別鄉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莢,在面王為不日。其色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
- 《形色外診簡摩》:[卷下色診面色總義]五色吉兇通義篇
起之邪色,此指滿面自有之本色也。邪色起于別鄉,大如榆莢,無論青黃赤白黑,皆有所主之病,有兇無吉者也...
- 更多古籍中的大果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