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大關節 (最后修訂于2015/8/13 13:07:24)[共92字]
摘要:大關節為人體部位名,指人體較大的關節,如各椎間關節及肩、肘、腕、髖、膝、踝等。《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客勝則大關節不利。”《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腰脊者,身之大關節也。”......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3個以上大關節同期置換圍手術期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對2001年9月~2006年5月期間在本科手術的12例3個以上大關節同期置換的患者在圍手術期的安全性進行回顧性研究。[方法]總結患者的手術時間、失血量、輸血量、圍手術期的生命體征變化、并發癥發生率等指標,以對手術的安全性進行評價。[結果]12例患者(39個關節)手術,平均手術時間9h8min/例(6h25min~12h);失血量平均3140ml(1000~5600ml);1例患者
- 不同術式治療四肢大關節部位骨巨細胞瘤療效分析
【摘要】[目的]比較四肢大關節部位骨巨細胞瘤不同手術方法對肢體功能、局部復發及并發癥的影響。[方法]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1月間共43例有完整隨訪資料的四肢近大關節部位骨巨細胞瘤病例。其中男22例,女21例;年齡15~51歲,平均30.6歲。Campanacci分級:Ⅰ級1例,Ⅱ級28例,Ⅲ級14例。[結果]43例患者隨訪時間為15~108個月,平均50個月,總復發率為9.4%。刮除植
- 大面積燒傷大關節部位的功能整復
【摘要】目的:探討大面積燒傷大關節部位早期功能整復。方法:本組12例,Ⅲ度面積為25%~60%。對Ⅲ度面積50%者于傷后2~3周手術取自體中厚皮拉網固定于大關節。愈后加強康復鍛煉。結果:該組12例四肢大關節植皮全部成活,隨訪見大關節部位無再次潰破發生,彈性好,活動正常。結論:在全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用整形外科技術盡早覆蓋大關節區域,能加快康復進程。【關鍵詞】大面積燒傷微粒皮大關節康復 Func
- 小兒罕見大關節脫位4例分析
走4周,定期復查股骨頭有無壞死。 2結果 本組4例病人經手法復位后,經復查X光片證實已經全部矯正脫位,經過數周的治療均康復,同時,股骨頭也沒有發生缺血性壞死。 3討論 3.1發生機制小兒較大關節外傷發生脫位其少見的原因為兒童時期的骨骺較肌腱、韌帶和關節囊脆弱,當肘關節或髖關節遭受到暴力后極少引起成人常見的脫位,而多表現為骨折或骨骺損傷。本組報告肘關節后脫位3例,髖關節后脫位1例,在受傷時
- 肩關節結核
概述肩關節結核在上肢三大關節中發病率最低,共21例占同期收治病人的0.51%。大多數在青壯年,病人多同時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病因病理病機肩關節屬于杵臼關節,是人體中活動方向最多、幅度最大的關節。骨頭及肩胛的關節盂構成。肩胛骨的后方為肩峰,前方為喙突,借弱韌的喙間韌帶將兩個突起相連,以構成肩穹隆,三角肌被覆其上,以限制上肢上舉及外展的規則。肩胛骨關節面本身周圍環繞有纖維軟骨環,使關節窩變的較深且較廣
- 腫瘤性鈣鹽沉著癥的臨床分析
]對10例患者的診療過程及相關隨訪進行系統回顧分析,并結合以往文獻對本病的病因、發生、發展以及診斷、治療、預后進行綜合分析。[結果]隨訪病人疼痛癥狀消失,無復發。[結論]腫瘤性鈣鹽沉著癥主要表現為大關節周圍類似腫瘤的結節性腫塊樣的鈣鹽沉著。術前除常規檢查外,須穿刺活檢以確診。治療應手術徹底切除,特別是如腫塊囊壁蒂部接近于肌腱骨止點處,臨近肌腱組織松脆,須對臨近骨膜及表層骨質用刮匙探刮,以防病灶殘
- 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的X線與MRI診斷
【關鍵詞】膜炎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是一種原因不明、不常見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多發生于四肢大關節,以膝關節多見[1],也可發生于髖、踝、肘關節等。有腫瘤和炎癥兩種病因學說[2],惡性者罕見[3],可單關節發病,也可多關節發病,多關節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多見于青少年。目前報道的最小年齡為5歲[4]。筆者報道本組6例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的X線及MRI表現,并結合文獻分析,以提高對色素沉著絨毛
- 大骨節病
為留鐮刀菌,但未能完全證實。病理改變主要的病理變化為骨骺早期骨化。可以分成三期:①骨骺板提前骨化:使骨骺板失去了正常的形態,凹凸不平。骨骺板的骨化可以不一致,使骨骺板厚度不一;骨化的速度也不一致,使關節出現內翻或外翻畸形。骨骺板的骨干側的骨皮質呈銳角。②骨骺與干骺端早融合。骨骺中心軟骨提前骨化,并向外圍擴展。有時中心軟骨破裂,干骺端成條狀凹陷,最后完全融合。③骨骺與骨骺板過早消失,骨骼停止生長,骨
- 宋建新李濤:治療難復性肩關節前脫位新方法
肩關節脫位的發病率占四肢大關節脫位的67.6%,傳統的復位方法有多種。以往,我們曾依靠懸垂牽引法治療難復性肩關節前脫位,近年來改用俯臥旋臂法治療各種肩關節前脫位,取得了滿意療效。 經我們應用俯臥旋臂法治療的患者共36例,其中,男性29例、女7例,年齡在14~46歲之間。他們之中,右肩脫位22例、左肩脫位14例、鎖骨下脫位9例、喙突下脫位27例,伴有肱骨大結節骨折3例。所有患者均部為新鮮脫位,但
- 研究稱高強度運動可能加重RA病人的關節損害
2005年06月23日(醫業網)4荷蘭研究人員報告,對大關節廣泛損害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高強度的承重訓練似乎加速了關節損害的進展。以前的研究表明能改善肌肉力量和有氧代謝能力的運動項目對RA病人有益,但一項研究證實高強度運動后大關節的損害有加重的傾向。在這項發表于6月15日《關節炎護理和研究》雜志(ArthritisCareRes2005;53:410-417)上的報告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的蒙尼
- 大關節不利
大關節不利 證名。指四肢的肩、肘、腕、股、膝、踝等大關節伸屈不利。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多由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氣血痹阻所致。可見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證。作者:
- 大關節
大關節 人體部位名。指較大的關節,如各椎間關節及肩、肘、腕、髖、膝、踝等。《素問·至真要大論》:“客勝則大關節不利。”《靈樞·刺節真邪》:“腰脊者,身之大關節也。”作者:
- 二虎鎮風丸治療風濕病與類風濕病
風濕病、類風濕病是慢性、多發性、難治性頑固病癥,臨床上可分為兩大類,風濕病多涉及大關節及全身,類風濕病多涉及小關節,常為對稱發病反復發作。筆者自擬二虎鎮風丸治療該病收受滿意療效,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臨床資料治療20例,男8例,女12例;其中風濕病4例,類風濕病16例;病程最長16年,最短半年。1.2治療方藥蜈蚣1~1.5g,祁蛇1~1.5g,元胡1~1.5g,冰片0.5~1g共各為細末,混
- 風濕寒性關節痛應與哪些疾病進行鑒別?
風濕寒性關節痛主要應與下列疾病進行鑒別: (1)風濕性關節炎:①病前多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史。②以四肢大關節受累為主。③急性者發病急,高熱、關節紅腫熱痛;慢性者關節游走竄痛或兼低熱。④化驗檢查見抗鏈“O”陽性(1∶600單位以上);若陰性,需有結節性或環形紅斑見癥,血沉多快,類風濕因子陰性。⑤并發癥見四肢皮膚伴有結節性或環形紅斑,以及心臟病變。 (2)類風濕性關節炎:①以四肢小關節(手指、掌指、
- RFⅡ系統內固定結合后路椎間融合器治療腰椎滑脫癥38例分析
腰椎滑脫癥患者經手術減壓、神經根松解,行椎間植骨融合加RFⅡ系統內固定手術治療;術畢放置負壓引流24~72h;術后下肢功能鍛煉預防深靜脈栓塞,臥床6~8周,并在臥床條件下進行腰背肌及雙下肢肌肉和大關節功能練習。結果術后隨訪2~4年,32例術后癥狀全部消失,其中4例仍有勞累時腰部及臀部輕度疼痛;1例骶尾部褥瘡致切口感染,經后期處理愈合;1例椎間融合器移位,囑患者臥床休息,減少腰部活動后融合。結論
- 針灸配合中藥熏洗治療膝關節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
風濕性關節炎,特點是四肢大關節游走性腫痛,很少出現關節畸形,其中膝關節受累者最多。自2005年以來,采用中藥和針灸配合治療急性風濕性的膝關節炎,療效確切,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39例患者中,男22例,女17例;年齡最小l5歲, 最大36歲,平均30歲;其中10例有輕度膝關節周圍肌肉萎縮,1例輕度膝關節外翻畸形;其中15例累及雙側膝關節,24例只累及一側膝關節;以上病例,
- 喉罩全麻在關節脫位復位術中的應用
我們將丙泊酚、琥珀膽堿喉罩(LMA)全麻用于肩、髖、肘等大關節脫位手法復位術,取得滿意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2例擬行大關節脫位手法復位術患者,ASAⅠ~Ⅱ級,年齡4~58歲,無骨折或重要臟器損傷。其中,髖關節脫位9例,肩關節脫位10例,肘關節脫位3例。17例空腹,5例飽胃。不合作的患兒先予氯胺酮基礎麻醉。 1.2麻醉方法入室后常規監測BP、HR、SpO2、PETCO
- 滑膜肉瘤
【概述】滑膜肉瘤是發生頻率較高的一種軟組織肉瘤,好發于15~40歲,四肢的大關節附近,特別是膝關節附近好發,另外與關節無關的部位如頭頸部、腹壁、后腹膜也可發生。【治療措施】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要治療,并爭取做到廣泛切除,如有重要血管受腫瘤侵犯血管需隨腫瘤一并切除,則有行血管移植的必要,切除不徹底有較高的局部復發率,文獻報道,邊緣切除,復發率高達77%。好發肺轉移,但淋巴轉移也不少見,其發生率20%
- 變態反應性關節炎15例診治分析
年3月收治變態反應性關節炎患者15例(男2例,女13例),年齡17~69歲,平均43歲。臨床表現:15例均有風濕性關節炎樣癥狀。10例有近期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史,15例與氣候變化有關,其中累及四肢大關節呈游走性關節痛5例,膝關節腫脹2例,踝腕關節腫脹3例,指關節及腕關節疼痛9例。1例皮膚有散在不規則紅斑,不發熱。所有病例經X線檢查未見骨質破壞。生化檢查:血沉快6例(24~68mm/h),抗&ld
- 大節
大節 人體部位名。 ①指大關節。《靈樞·經脈》:“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 ②即指、趾的第一節。作者:
- 骨骼肌肉系統疾病超聲診斷學/現代臨床影像學叢書
要、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超聲檢查方法、聲像圖表現、其他輔助檢查、超聲診斷和鑒別診斷、臨床價值等方面,全面總結了超聲在骨胳肌肉系統感染、結核、損傷、腫瘤等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并重點系統論述了脊柱和四肢大關節疾病的超聲診斷。本書典型病例插圖豐富,主要適用于骨科臨床醫師和各級超聲診斷工作者,也可供臨床其他各科醫師參考。目錄:序言前言上篇總論第一章超聲診斷的物理學基礎第一節超聲波的基本概念第二節超聲波的物
- 急性弛緩性癱瘓的康復護理體會
動活動:2~3次/d,每次10~15min。按摩的范圍,一般來說,凡是患側肢體能夠按摩到的地方都要進行按摩,施以擦摩、輕揉、捏拿等手法,由輕到重待肌肉適應了按摩刺激后再適當加重。被動運動的順序是先大關節、后小關節、可依次活動肩、肘、腕、指等關節和膝、踝、趾等關節。運動幅度按每個關節的正常活動度,由小到大做屈、伸、內收、外展、旋轉等運動。運動時要注意緩慢而柔和、有節律性,伸要伸得直,屈要屈的充分,
-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五十八腰痛門]治法
子和云∶腰者腎之腑,為大關節。血氣不行,則沉痛不能轉側,及氣挫血瘀、濕熱甚者用補藥不效,須用舟車丸、神佑丸之類下之,大瀉其濕熱,行其滯積,方可補助。《古今醫統大全》明徐春甫公元1556年
- 八節
八節 人體部位名。指兩側膝、踝、肘、腕八個大關節。《靈樞·九針論》:“風者,人之股肱八節也。”馬蒔注:“人之手足,各有股肱關節計八。”作者:
- 樞機
樞機 解剖部位名。指活動自如的大關節。《醫宗金鑒》卷八十九:“環跳者,髖骨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納髀骨之上端如杵者,名曰機,又名髀樞。”此謂髖關節之樞機。作者:
- 腦梗死患者的康復訓練指導
【摘要】通過對50例腦梗死患者從臥床期到步行期的康復訓練指導證明,只有加強患者及家屬的康復知識教育,少量多次、從大關節到小關節、循序漸進的訓練,才能杜絕過用或誤用綜合征的發生,減少致殘率。【關鍵詞】腦梗死;康復訓練;指導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逐漸到來,腦梗死的發病率不斷增高,給社會、家庭及個人均帶來沉重的精神及經濟負擔。盡管溶栓術的應用使5%的腦梗死患者得到速效救治,但大多數患者因各種原因無法
- 針灸治療強直性脊柱炎臨床研究概況
,需要進一步拓展和研究。【關鍵詞】強直性脊柱炎;針灸;概況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簡稱AS)是一種類風濕因子陰性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中軸骨骼和四肢大關節,并以椎間盤纖維環及其附近結締組織纖維化和骨化及關節強直為病變特點,隨著病變不斷發展,關節出現融合,終可導致畸形及殘廢,喪失勞動能力甚至縮短患者壽命。本病好發于青年男性,據初步統計,我國患病為0.
- 傷筋錯骨臨癥推拿
7801945697印次:1紙張:膠版紙出版日期:2005-1-1字數:114000版次:1a內容提要:本書由長期從事推拿按摩的臨床醫師編寫。本書共8章。第1~7章為頸、肩、肘腕、腰、髖、膝、踝各大關節骨與軟組織常見傷病即中醫所謂“傷筋錯骨”的推拿治療。第8章是其他疾病的中醫臨證推拿,所選編的這些疾病,均適于使用推拿療法,且效果較佳。書中內容既有中醫推倒、針灸及中藥方劑,也有相關疾病的解剖和診斷
- 第六節 心臟內科病歷
已婚,山東平原縣人,上海飯店副經理,因反復發作勞累后心悸、氣急、浮腫22年,加重2月余,于1991年3月11日急診入院。 患者于1952年~1956年間,常宿營野外,經常發熱、咽痛,此后常感四肢大關節游走性酸痛,但無紅腫及活動障礙。1968年起,晨起發覺雙眼瞼浮腫,午后及傍晚下肢浮腫。1970年,于快步行走0.5km后感胸悶、心悸,休息片刻即能緩解。1976年后,快步行走200m即感心悸、氣急
- 推拿療法的適應癥及禁忌癥
推拿治療骨科傷病的適應癥較廣泛,但不是任何傷病都可做推拿治療,因此選擇推拿治療之前必須明確診斷,確定為適應癥者方可進行。 適應癥: 1、間接暴力或慢性勞損所引起的一些傷病多數為適應癥,如全身各大關節扭傷、肌肉扭傷、肌肉勞損等。 2、直接暴力導致軟組織損傷中后期。 3、骨折愈合后關節脫位復位后關節粘連、僵直及軟組織攣縮。 4、某些骨關節病所致肢體疼痛,活動受限者,如頸椎病、膝關節骨關病、
- 十二節
十二節 人體部位名。指左右各有肩、肘、腕、髖、膝、踝六大關節。出《靈樞·邪客》。《類經》:“四肢各三節,是為十二節。”作者:
- 游離皮瓣及肌皮瓣移植修復嚴重電燒傷
嚴重電接觸燒傷,特別是大關節周圍的電燒傷深達骨及關節。常規治療辦法如切痂植皮等難以成活,且往往由于局部條件所限,不能采用局部鄰近帶蒂或島狀皮瓣進行修復。為了保存肢體或改善功能,自1998年我們采用游離皮瓣及肌皮瓣移植治療10例嚴重電燒傷獲得了良好效果。 1手術時機的選擇嚴重電燒傷往往伴有全身損傷的表現,所以早期有效的心肺腦腎功能復蘇可給下一步手術創造有利條件。(1)心、肺、腦、腎功能良好;(2
- 左旋氧氟沙星致許蘭-亨諾綜合征一例
平(葆樂輝)口服,患者中午服左旋氧氟沙星200mg后,出現反酸、惡心、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4h后又服左旋氧氟沙星100mg,優喘平400mg。次日早晨始,患者出現游走性全身大關節紅腫疼痛,伴皮膚充血,活動受限。從肘關節到膝關節、腕關節、踝關節依次受累,先右側后左側。同時右肘部、左膝部、右下肢伸面及雙側臀部出現出血性丘疹,大小不一,形態不規則,無搔癢。伴陣發性上腹痛,無腹瀉、尿頻、尿急、尿色改
- 什么是假痛風?
痛風指的是焦磷酸鈣結晶沉著于關節軟骨所致的疾病。由于這是在1961年研究痛風的關節液時發現的,故稱為假痛風。它又可稱焦磷酸鹽關節病或軟骨鈣化癥,是由雙氫焦磷酸鈣結晶誘發的滑膜炎。男女發病率相似,都在30歲以上,典型者多于50~60歲以上發病。 此病急性發作時突然起病,關節呈紅、腫、熱、痛的表現,關節腔內常有積液。最多發生于膝關節及其他常見的髖、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偶然累及指、趾關節,但很少
- 竹簾
竹簾 正骨器具名。用竹片編織之簾。見《醫宗金鑒》卷八十七。該簾系用普通竹簾裁制,或按傷部大小、長短形狀而另制之者。其用法:對于四肢骨折經手法整復后,患部先以布帛纏裹之,再以竹簾圍裹四周,用繩扎緊固定。較大關節,可于竹簾外再加杉籬,以增強其固定作用。作者:
- 2002級臨床醫療麻醉口腔精衛系病理學期終測試題(A卷)
loma二、是非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正確打√,錯誤打×)()1.細胞壞死的改變主要為核固縮、核分裂、核溶解。()2.胃癌轉移到肝稱肝轉移性胃癌。()3.高血壓常發生于大中動脈。()4.血管瘤很少呈浸潤性生長。()5.血管反應是炎癥過程的中心環節。()6.纖維囊性乳腺增生病是屬乳腺癌癌前病變。()7.鼻咽癌的最常見好發部位為咽隱窩。()8.腎盂腎炎是腎盂、間質的化膿
- 《玉機微義》:[卷三十一腰痛門]論腰痛宜下
子和云腰者腎之腑為大關節血氣不行則沉痛不能轉側世人多服補腎藥鮮有效者惟用牽牛甘遂等藥大瀉其濕其痛自可按此論治只是謂氣郁氣挫經壅血瘀及濕熱甚者宜行此法至于氣血不足腎虛之類皆未宜輕舉宜以脈體別之丹溪有曰腰痛脈大者腎虛脈澀者瘀血有濕熱成痰者不可不辨《玉機微義》元明徐彥純公元1271-1644年
- 淺談小兒“巴日乎”療法
quo;巴日乎將把小兒仰臥在懷里或者床上,從前額開始,向頭頂、雙側顳部、頸項兩側揉摩,手法從上而下、從內到外,眼瞼、臉部、雙側下頜角、耳根等部位按摩,目的為美容、五官端正、對稱以標準,其次四肢十二大關節各部位施行揉摩,并肌肉較多處指甲用力掐,從頸部、前胸、腹部用手掌揉摩三次,之后操作者男童則將右手與左腿,女童則左手與右腿進行牽拉,同時將其孩子的臉部朝下放在懷里或床上,從頸椎第一關節(安童穴)開始
- 《儒門事親》:[卷七寒形]因寒腰強不能屈伸九十四
,病腰常直,不能屈伸,兩足沉重,難于行步。途中以床舁遞,程程問醫,皆云腎虛,以蓯蓉、巴戟、附子、鹿茸皆用之,大便反秘,潮熱上周,將經歲矣。乃乞拯于戴人。戴人曰∶此疾十日之效耳!衛曰∶一月亦非遲。戴人曰∶足太陽經血多,病則腰似折,如結,如裂。太陽所至為屈伸不利。況腰者。腎之府也,身中之大關節,今既強直而不利,宜咸以軟之,頓服則和柔矣。《難經》曰∶強力入房則腎傷而髓枯,枯則高骨乃壞而不用,與此用同。
- 根據哪些指標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預后不良?
(1)男性起病年齡小于50歲者。 (2)正規治療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史已超過5年。 (3)受累及關節數多于20個。 (4)受教育程度較低。 (5)社會經濟狀況差。 (6)發病一年后就出現關節功能障礙表現者。 (7)關節外表現尤其是類風濕結節和血管炎者。 (8)起病時侵犯四肢近端大關節和FDA3趾關節者。 (9)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應用不能很快控制病情者。 (10)嗜酸細胞數增多
- 大骨節病
【概述】大骨節病是一種以軟骨壞死為主要改變的地方性變形性骨關節病。本病常常多發性、對稱性侵犯軟骨內成骨型骨骼;導致軟骨內成骨障礙、管狀骨變短和繼發的變形性關節病。主要發生生于兒童和少年,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增粗變形,肌肉萎縮,運動障礙。現在本病的國際通用英文名稱為KashinBeckdisease。【診斷】在大骨節病病區,依據癥狀和體征從臨床上診斷Ⅰ、Ⅱ、Ⅲ度病人并不困難,診斷的難點主要在于早期
- 《癥因脈治》:[卷二眩暈總論]內傷眩暈
知柏四物湯見喘癥。加味補血湯即當歸補血湯加知母、黃柏。楨按∶同一失血之癥,要分陽絡傷而為外溢上逆者,陰絡傷而為內溢下泄者。同一血虛之癥,要分血脫陽脫,而為血虛無火,當用歸脾湯、補中益氣湯,遵血脫益氣之法者;又血脫陽旺,而為血虛有火,用肝腎丸、知柏天地煎、玄武膠,遵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法者。是以凡治虛癥而用補劑,當分有火無火,以別或養陽或養陰之大關節也。《癥因脈治》元朱丹溪公元1279-1368年
- 中藥配合藥浴治療強直性脊柱炎30例療效觀察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主要累及脊柱和四肢大關節,以椎間盤纖維環,前后縱韌帶及其附近結締組織纖維化,骨化及關節強直為病變特點的慢性炎癥性疾病。一般先侵犯骶髂關節,然后逐漸累及腰椎,胸椎,頸椎,從而影響各部位的活動,甚至使患者喪失勞動能力。本院從2000~2003年運用中藥配合藥浴治療強直性脊柱炎30例,并與常規方法比較,獲得滿意療效。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60例強直性脊柱炎參照1984年修訂的紐約
- 腦卒中偏癱早期康復護理體會
其要注意患側手肩、下肢的按摩,達到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環,消除腫脹,緩解疼痛,促進患肢功能恢復。按摩應輕柔緩慢進行,對癱瘓肌予以按摩揉捏,對拮抗肌予以安撫性推摩使其放松。按摩后,進行各關節被動運動,先大關節,后小關節,做髖關節和肘關節活動時,活動幅度不宜過大,注意手法柔和。2.3體位轉移和平衡訓練早期在床上練習翻身,開始先做雙髖向兩側擺動,然后帶動軀干向左右移動,當患者能進行翻身和半橋動作后,可訓練
- 干燥綜合征1例
精神差,營養差,查體合作,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頭發稀疏,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鼻腔及口腔分泌物少,舌呈暗紅色,干燥。頸軟,雙側頸靜脈無怒張,氣管居中,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干濕性音。心前區無隆起,心率:164次/min,律不齊,心音強弱不等,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平軟,劍突下壓痛明顯,四肢大關節活動可,指關節變形明顯,雙下肢無水腫。診療經過:血常規WBC9.
- 腦卒中早期康復護理的探討
臥位,加強患側的神經刺激,有利于健側肢體的活動。進行四肢關節的被動運動功能鍛煉,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活動范圍以正常人關節活動范圍為度,盡可能活動到位,每日4~5次,每次30min。隨著患者意識清醒,病情逐漸恢復,肌力達到2級以上,則以主動運動為主,運動順序一般由健側至患側、由大關節至小關節、頻率由少至多、幅度由小至大、時間由短至長,循序漸進,活動度以不引起患者疲勞為宜。當患者出現自主運動后,應多
- 腰痛腎虛而或閃挫
腰者腎之府,一身之大關節也。如房勞過度則腎虛,閃挫則氣逆,負重損傷則血凝,睡臥濕處則受寒濕,此皆為腰痛之因也。原其病形,各有分別。腎虛者,其痛悠悠不已,脈沉弦而大也。閃挫者,俯仰艱難,脈沉弦而實也。血凝者,痛如錐刺,日輕夜重也。濕熱者,小便黃而大便溏,脈沉弦而細數也。寒濕者,遇天陰及久坐而作痛者是也。腎虛用當歸、熟地、枸杞、牛膝、杜仲、茴香、知母、黃柏、續斷、獨活之類。閃挫用茴香、木香、川芎、官
- 推拿療法的優、忌方法
癥推拿治療骨科傷病的適應癥較廣泛,但不是任何傷病都可做推拿治療,因此選擇推拿治療之前必須明確診斷,確定為適應癥者方可進行。(三)適應癥:1、間接暴力或慢性勞損所引起的一些傷病多數為適應癥,如全身各大關節扭傷、肌肉扭傷、肌肉勞損等。2、直接暴力導致軟組織損傷中后期。3、骨折愈合后關節脫位復位后關節粘連、僵直及軟組織攣縮。4、某些骨關節病所致肢體疼痛,活動受限者,如頸椎病、膝關節骨關病、肥大性脊柱炎
- 青年肺癌誤診15例分析
平均2.5個月。1.2臨床表現發病前11例有較典型的受涼或勞累史,刺激性咳嗽14例,痰中帶血15例,胸痛4例,胸悶、氣短10例,低熱6例,乏力14例,消瘦9例,夜間盜汗5例,聲嘶2例,杵狀指2例,大關節腫痛2例。早期陽性體征不明顯,入院后查及患肺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音減弱。1.3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9例中度貧血,4例白細胞數目升高,9例血沉增快,3例結核菌素試驗陽性,15例痰查結核桿菌陰性,3例血鈣
- 第二節 化膿性關節炎
第二節 化膿性關節炎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為化膿性細菌引起的關節急性炎癥。血源性者在兒童發生較多,受累的多為單一的肢體大關節,如髖關節,膝關節及肘關節等。如為火器損傷,則根據受傷部位而定,一般膝,肘關節發生率較高。 一、病因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的致病菌多為葡萄球菌,其次為鏈球菌。淋病雙球菌,肺炎雙球菌則很少見。細菌侵入關節的途徑可為血源性,外傷性或由鄰近的感染病灶蔓延。血源性感染亦可為急性發熱的并
-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
概述急性化膿性關節炎為化膿性細菌引起的關節急性炎癥。血源性者在兒童發生較多,受累的多為單一的肢體大關節,如髖關節,膝關節及肘關節等。如為火器損傷,則根據受傷部位而定,一般膝、肘關節發生率較高。病因病理病機細菌侵入關節的途徑可為血源性,外傷性或由鄰近的感染病灶蔓延。細菌侵入關節后,先有滑膜炎,關節滲液,關節有腫脹及疼痛。病情發展后,積液由漿液性轉為漿液纖維蛋白性,最后則為膿性。當關節受累后,病變逐漸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