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大腹皮為中藥名,出自唐·侯寧極《藥譜》[1]。是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 的干燥果皮[2]。《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Pericarpium Arec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areca peel(《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大腹皮的別名
7 來源及產地
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的果皮。主產海南、云南、臺灣[1]。
8 性味歸經
9 功能主治
下氣,寬中,利水。治腹脹,瀉痢,水腫,腳氣,小便不利[1]。
10 大腹皮的用法用量
煎服:6~9g[1]。
11 化學成分
12 大腹皮的藥典標準
12.1 品名
大腹皮
Dafupi
ARECAE PERICARPIUM
12.2 來源
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L.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實,煮后干燥,縱剖兩瓣,剝取果皮,習稱“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實,煮后干燥,剝取果皮,打松,曬干,習稱“大腹毛”。
12.3 性狀
12.3.1 大腹皮
略呈橢圓形或長卵形瓢狀,長4~7cm,寬2~3. 5cm,厚0.2~0.5cm。外果皮深棕色至近黑色,具不規則的縱皺紋及隆起的橫紋,頂端有花柱殘痕,基部有果梗及殘存萼片。內果皮凹陷,褐色或深棕色,光滑呈硬殼狀。體輕,質硬,縱向撕裂后可見中果皮纖維。氣微,味微澀。
12.3.2 大腹毛
略呈橢圓形或瓢狀。外果皮多已脫落或殘存。中果皮棕毛狀,黃白色或淡棕色,疏松質柔。內果皮硬殼狀,黃棕色或棕色,內表面光滑,有時縱向破裂。氣微,味淡。
12.4 鑒別
本品粉末黃白色或黃棕色。中果皮纖維成束,細長,直徑8~15μm,微木化,紋孔明顯,周圍細胞中含有圓簇狀硅質塊,直徑約8扯m。內果皮細胞呈不規則多角形、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48~88μm,紋孔明顯。
12.5 檢查
水分 不得過12.0%(附錄ⅨH第一法)。
12.6 大腹皮飲片
12.6.1 炮制
12.6.1.1 大腹皮
除去雜質,洗凈,切段,干燥。
12.6.1.1.1 鑒別
同藥材。
12.6.1.2 大腹毛
除去雜質,洗凈,干燥。
12.6.1.2.1 鑒別
同藥材。
12.6.2 性味與歸經
12.6.3 功能與主治
行氣寬中,行水消腫。用于濕阻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
12.6.4 用法與用量
5~l0g。
12.6.5 貯藏
置于燥處。
12.7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3 參考資料
用到中藥大腹皮的方劑
- 藿香正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記載者為常用方,其組成為大腹皮30g、白芷30g、紫蘇30g、茯苓30g、半...
- 赤茯苓散
八:赤茯苓散:別名:七氣湯處方:赤茯苓2兩半,大腹皮半兩(銼),檳榔半兩,桂心1兩,吳茱萸半兩(湯...
- 枳殼湯
:處方:枳殼(去瓤,麩炒)甘草(炙,銼)各3克大腹皮19.克(銼)百合牽牛子(炒)赤茯苓(去黑皮)...
- 前胡散
》卷七:方名:前胡散組成:前胡1兩(去蘆頭),大腹皮3分(銼),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杏仁1兩...
- 疏鑿飲子
澤瀉12g、赤小豆15g、商陸6g、羌活9g、大腹皮15g、椒目9g、木通12g、秦艽9g、檳榔9...
- 更多用到中藥大腹皮的方劑
用到中藥大腹皮的中成藥
- 四正丸
木瓜90g、法半夏90g、厚樸(姜炙)90g、大腹皮90g、陳皮90g、白術(麩炒)90g、桔梗9...
- 玉液丸
5g沉香48g甘草96g阿膠78g蓮子192g大腹皮25g山藥126g川芎72g枳殼36g麥冬75...
- 暑濕感冒沖劑
155.9g白芷103.7g苦杏仁103.7g大腹皮103.7g香薷103.7g陳皮103.7g半...
- 養血調經膏
膝86g續斷115g艾把360g生姜1300g大腹皮288g香附(醋炙)230g木香230g陳皮2...
- 靈源萬應茶
0g木瓜2.5g澤瀉(鹽制)2.5g茯苓10g大腹皮2.5g柴胡5g陳皮(四制)5g丁香2.5g狗...
- 更多用到中藥大腹皮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大腹皮
- 《張聿青醫案》:[卷十一]腫脹
滿輒甚。鼓脹根源,未可忽視。上川樸連皮苓建澤瀉大腹皮炒于潛術草果仁炒枳實熟附片木豬苓炙雞內金老姜衣...
- 《王旭高臨證醫案》:[卷之二]臌脹水腫門
氣化,俾得肺氣宣通,斯風與濕自然而解。射干杏仁大腹皮苡仁茯苓澤瀉桑白皮冬瓜子通草絲瓜絡沉香琥珀枇杷...
- 《景岳全書》:[卷之五十四書集·古方八陣]和陣
及四時不正之氣,瘧痢傷寒等證。藿香紫蘇桔梗白芷大腹皮(各一錢)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白術濃樸(各八分)水...
- 《類證治裁》:[卷之三腫脹論治]腫脹脈案
臥,病在水分。法先分消,佐以通陽。防己、木通、大腹皮(洗)、豬苓、茯苓、薏米、半夏、砂仁殼、附子、...
- 《邵蘭蓀醫案》:[卷三]泄瀉
日。)豬苓(錢半)廣藿香(二錢)仙半夏(錢半)大腹皮(三錢)澤瀉(二錢)滑石(四錢)左金丸(八分)...
- 更多古籍中的大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