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趾關節過伸,近側趾間關節屈曲,遠側趾間關節稍屈曲或過伸,患趾呈錘狀,故稱錘狀趾。錘狀趾與爪形趾常互相混淆,一般認為前者畸形較輕,多見于第二、三趾;后者畸形較重,且常見于多數足趾。
2 表現
本病常為先天性和雙側性,但如第二趾過長,鞋子過緊,也可誘發本畸形。高弓足、類風濕關節炎、脊髓灰質炎、��外翻、進行性肌萎縮或馬尾神經疾患也可引起此畸形。臨床上除患趾有上述畸形外,近側趾間關節背側因受鞋的磨擦而發生雞眼和滑囊。并發滑囊炎者局部腫脹和疼痛加重。趾尖及跖骨頭下方皮膚因長期承重過多而發生胼胝。
3 幼兒
幼兒可試行手法矯形及膠布和微型夾板固定。年齡較大,畸形嚴重者可手術治療,即作背側胼胝切除,近側趾間關節融合術,并用鋼針固定。術中可切斷趾伸肌腱,以消除跖趾關節過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