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傳染是指癘氣相互傳播而造成新的感染的發病途徑[1] 。《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溫疫論·原序》:“崇禎辛巳,疫氣流行,山東、浙省、南北兩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闔門傳染。”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傳染
- 《醫學衷中參西錄》:[三、醫論]87.論鼠疫之原因及治法
,原是少陰傷寒中之熱證類,至極點始醞釀成毒,互相傳染。今欲知此證之原因及治法,須先明少陰傷寒之熱證。...
- 《喉科集腋》:[卷上]爛喉痧癥辨
血或邪實正虛均為疫中常變之癥探集前賢成法附后疫痧傳染而六氣八風不傳染何也緣六氣八風可知可避而疫則不可...
- 《研經言》:[卷二]溫疫說
臨文必不可通,著書之指,固與臨癥別也。疫者役也,傳染之時,病狀相若,如役使也。役于寒曰疫,役于熱亦曰...
- 《醫學衷中參西錄》:[三、醫論]84.詳論咽喉證治法
咽喉之證,有內傷外感,或涼或熱,或虛或實,或有傳染或無傳染之殊。今試逐條詳論之于下。傷寒病恒兼有咽喉...
- 《松峰說疫》:卷之一·述古
,則不論貴賤貧富,老幼男女,強弱虛實,沿門闔境,傳染相同,人無得免者。此唯兵荒饑饉之年有之。瘟病之治...
- 更多古籍中的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