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川椒為中藥名,出自《太平圣惠方》。為《日用本草》記載的花椒之處方名[1]。
4 川椒的別名
川椒、蜀椒、點椒[2]
5 來源及產地
蕓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m Sieb.et Zucc.或花椒z.bungeanum Maxim.的果皮。主產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河南;四川亦產[2]。
6 性味歸經
7 功能主治
1.治胃腹冷痛,嘔吐,瀉痢,風寒濕痹,肺寒咳喘,疝痛,蛔蟲病。煎服:3~6g[2]。
2.治蟯蟲病,煎液灌腸;陰癢帶下,凍瘡煎水洗;齒痛,醋煎含漱[2]。
8 化學成分
青椒果實含揮發油,其中含愛草腦;果皮還含香柑內酯、苯甲酸和香葉木苷。花椒果實含揮發油,其中含牻牛兒醇、檸檬烯等。尚含甾醇,不飽和有機酸等[2]。
9 藥理作用
小量牻牛兒醇對兔離體腸管呈興奮作用,大量則抑制。稀醇液還有局部麻醉作用。煎劑在體外對甲、乙型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變形、傷寒、副傷寒、大腸、宋氏痢疾、綠膿等桿菌和霍亂弧菌均有抑制作用[2]。
10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川椒
-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牙,以水漱去。治風蟲牙疼方用芫花、浮小麥、細辛、花椒、蜂房、青鹽各一錢,用水煎濃汁漱牙,良久吐去勿咽...
- 《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二卷果之四]蜀椒
紅末,水和白面丸皂子大,燒熱咬之,數度愈。一方∶花椒四錢,牙皂七七個,醋一碗,煎漱之。頭上白禿∶花椒...
- 《吳鞠通醫案》:[卷五]中燥
,舌苔白滑,肉色刮白,宜急溫之,兼與行太陰之濕。川椒炭(三錢)茯苓(五錢)陳皮(三錢)高良姜(二錢)...
- 《吳鞠通醫案》:[卷四]痹
板著而痛。桂枝(五錢)云苓皮(五錢)防己(三錢)川椒炭(三錢)川烏頭(三錢)白通草(一錢)生苡仁(五...
- 《普濟方》:[卷三百三十六妊娠諸疾門]胤嗣
生者。胡椒(二兩為末)艾(一兩為末)熟鹽(半兩)花椒(半兩為末)砂仁官桂茴香(各半承澤丸(出千金方)...
- 更多古籍中的川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