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齒痛(toothache;dentalgia[1])為癥狀名[2]。出《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是指牙齒疼痛,遇呼吸風冷或飲冷熱水或咀嚼時,其痛更甚的表現[1]。即牙痛(見《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2]。
4 齒痛的病因病機
牙齒疼痛,其因有四:
因于火者,系陽明伏火與風熱之邪相搏,風火上炎致牙齒疼痛[3]。
因濕熱客于手足陽明二經,致齦腫腐潰,或齒牙腐蝕,甚至蛀空疼痛[3]。
5 齒痛的辨證治療
5.1 風寒之邪客于牙體
5.1.1 癥狀
5.1.2 方藥治療
治宜散寒止痛[3]。
5.2 肝腎兩虧,虛火上炎
5.2.1 癥狀
牙齒浮動隱痛,脈細數[3]。
5.2.2 方藥治療
5.3 濕熱客于手足陽明二經
5.3.1 癥狀
齦腫腐潰,或齒牙腐蝕,甚至蛀空疼痛[3]。
5.3.2 方藥治療
治宜清熱、除濕、止痛[3]。
6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23.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56.
治療齒痛的穴位
- 內庭
,對歷兌來說,本穴猶如門內的庭院,故名內庭。主治齒痛,齒齦炎,齦腫,面腫,口?,喉痹,咽喉腫痛,鼻衄...
- 大迎
稱“大迎骨”,穴當其處,故名大迎。主治牙關緊閉,齒痛,齒齲痛,牙關脫臼,智齒冠周炎,面部蜂窩質炎,舌...
- 鬼市
及腰脊疾患等:如口眼部諸肌痙攣,面腫唇動,僻,齒痛,鼻塞,鼻衄,休克,癲癇,精神病,癔病,頸項強痛...
- 二間
穴),此穴為手陽明大腸經的第二穴,故名二間。主治齒痛,咽喉腫痛,喉炎,扁桃體炎,口眼?斜,目痛,目赤...
- 耳門
。耳門穴主要用于耳部疾患等:如耳鳴,耳聾,聤耳,齒痛,頜腫,眩暈,聾啞,唇吻強,頸頜腫痛,現代又多用...
- 更多治療齒痛的穴位
齒痛藥品說明書
- 齒痛消炎靈顆粒(沖劑)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齒痛消炎靈顆粒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齒痛消炎靈顆粒(無糖型)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3年公布的第三批國家非處方藥藥品目錄(一)品種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