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chì shí zhī
2 英文參考
halloysitum rubrum[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lapis rubrum[朗道漢英字典]
bolus rubr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alloysitum rubrum[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alloysitum Rubrum(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halloysit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赤石脂為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1]。為硅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主要含含水硅酸鋁[Al4(Si4O10)(OH)8·4H2O][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Halloysitum Rubrum(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halloysite(《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赤石脂的別名
7 來源及產地
硅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土的一種紅色塊狀體[1]。產福建、河南、江蘇、陜西、湖北、山東、安徽、山西等地[1]。
8 性味歸經
9 功能主治
1.治久瀉,久痢,脫肛,小便不禁,便血,崩漏,帶下[1]。煎服:9~15g[1]。
2.治潰瘍久不斂口,濕疹膿水浸淫,外傷出血,燙火傷,研末撒[1]。
10 化學成分
本品主含水化硅酸鋁,尚含相當多的氧化鐵等物質[1]。
11 藥理作用
內服能吸附消化道內的毒物,如磷、汞、細菌毒素及食物異常發酵的產物等[1]。對發炎的胃腸黏膜有保護作用[1]。對胃腸出血有止血作用[1]。還具有止瀉、降低血磷作用[1]。
12 赤石脂的藥典標準
12.1 品名
赤石脂
Ghishizhi
HALLOYSITUM RUBRUM
12.2 來源
本品為硅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主含四水硅酸鋁[Al4(Si4O10)(OH)8·4H2O]。采挖后,除去雜石。
12.3 性狀
本品為塊狀集合體,呈不規則的塊狀。粉紅色、紅色至紫紅色,或有紅白相間的花紋。質軟,易碎,斷面有的具蠟樣光澤。吸水性強。具黏土氣,味淡,嚼之無沙粒感。
12.4 赤石脂飲片
12.4.1 炮制
12.4.1.1 赤石脂
除去雜質,打碎或研細粉。
12.4.1.2 煅赤石脂
取赤石脂細粉,用醋調勻,搓條,切段,干燥,照明煅法(附錄ⅡD)煅至紅透。用時搗碎。
12.4.2 性味與歸經
12.4.3 功能與主治
澀腸,止血,生肌斂瘡。用于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外治瘡瘍久潰不斂,濕瘡膿水浸淫。
12.4.4 用法與用量
9~12g,先煎。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12.4.5 注意
不宜與肉桂同用。
12.4.6 貯藏
置干燥處,防潮。
12.5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3 參考資料
用到中藥赤石脂的方劑
- 赤石馎飥
:赤石馎飥出《醫學入門》卷三。為《養老奉親》“赤石脂馎飥”之異名。別名:赤石馎飥組成:赤石脂5兩(...
- 阮氏桃花湯
huātāng《外臺》卷二引《崔氏方》:組成:赤石脂8兩,粳米1升,干姜4兩(切)。主治:傷寒后,...
- 赤石脂馎飥
ībótuō《養老奉親》:別名:赤石馎飥組成:赤石脂5兩(碎篩如面),白面7兩。主治:老人腸胃冷氣...
- 赤石馎饦
:赤石馎饦出《醫學入門》卷三。為《養老奉親》“赤石脂馎饦”之異名。別名:赤石馎饦處方:赤石脂5兩(...
- 塞耳赤石脂散
《圣濟總錄》卷一八一:方名:塞耳赤石脂散組成:赤石脂1分,白礬(熬令汁枯)1分,黃連(去須)1分,...
- 更多用到中藥赤石脂的方劑
用到中藥赤石脂的中成藥
- 癬藥玉紅膏
ao標準編號:WS3-B-0468-90處方:赤石脂360g細辛180g金蝎180g斑蟊180g雄...
- 女金片
-3534-98處方:鹿角霜150g砂仁50g赤石脂(煅)70g陳皮140g茯苓70g白薇70g熟...
- 吐瀉肚痛膠囊
1g白芍29g茯苓44g甘草35g廣藿香70g赤石脂29g朱砂17g丁香21g制法:以上九味,除朱...
- 珍珠生肌散
0g龍骨(煅)30g兒茶30g沒藥(制?20g赤石脂(煅?50g制法:以上十味,珍珠、朱砂分別水飛...
- 吐瀉肚痛散
1g白芍29g茯苓44g甘草35g廣藿香70g赤石脂(水飛)29g朱砂(水飛)17g丁香21g制法...
- 更多用到中藥赤石脂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赤石脂
- 《雞峰普濟方》:[卷第十]瀉痢(嘔吐附)瘧
勞泄痢腸胃虛冷凍飲料食不消腹內雷鳴刺疼痛鐘乳粉赤石脂石斛肉豆蔻干姜附子當歸人參白茯苓龍骨川椒(各一...
- 《普濟方》:[卷三百二十九婦人諸疾門]崩中漏下
禹余糧(二兩燒醋浸十七次)甘草(三分炙微赤銼)赤石脂(二兩)龍骨(二分)芎(三炮裂銼)當歸(黑金散...
- 《本草綱目》:[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五色石脂
如鶯雛。黑石脂,生川陽城。白石脂,生泰山之陰。赤石脂,生濟南、射陽,又泰山之陰。并采無時。普曰∶五...
- 《普濟方》:[卷二百十一泄痢門]下赤痢白痢
重。數至圊而不能便。冷熱相交。故膿白相雜。謂方赤石脂丸治赤白痢。赤石脂桑根白皮桔梗訶黎勒皮天雄龍骨...
- 《普濟方》:[卷二百十二泄痢門]滯下膿血
。此當為之通血。投通血之劑。卻以養正丹輔之。方赤石脂湯治膿血痢。后重里急。日夜頻并。赤石脂白芷天雄...
- 更多古籍中的赤石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