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齒更(dental transition)為生理學名詞。見《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指換齒[1]。是人到六、七歲時,乳牙脫落,逐漸被恒節代替的生理規律[2]。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齒更
- 《黃帝素問直解》:[卷之一]上古天真論第一篇
?抑將天數拘限而然也?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更,平聲,下同。人之生子,天數固有常期。材...
- 《醫經原旨》:[卷一]臟象上第三
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七為少陽之數,女本陰體而得陽數者,陰中有...
- 《類經》:[三卷藏象類]十三、有子無子女盡七七男盡八八
。天數,天賦之限數也。)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七為少陽之數,女本陰體而得陽數者,陰中有...
- 《靈素節注類編》:[卷一稟賦源流總論]經解
《素問·上古天真論》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
- 《瘍醫大全》:[卷一《內經》纂要]上古天真論篇
全者形全,形全者圣人之道也。)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老陽之數極于九,少陽之數次于七,女子為少...
- 更多古籍中的齒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