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3 概述
草決明為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1]。草決明為豆科植物決明Cassia obtufifolia L.或小決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種子[2]。決明略呈菱方形或短圓柱形,兩端平行傾斜,長3~7mm,寬2~4mm。表面綠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澤。一端較平坦,另端斜尖,背腹面各有1條突起的棱線,棱線兩惻各有1條斜向對稱而色較淺的線形凹紋。質堅硬,不易破碎。種皮薄,子葉2,黃色,呈“S”形折曲并重疊。氣微,味微苦。小決明呈短圓柱形,較小,長3~5mm,寬2~3mm。表面棱線兩側各有1片寬廣的淺黃棕色帶。炒草決明表面有裂隙,無光澤,微有香氣[2]。
草決明味甘、苦、咸,性微寒[2][1]。歸肝、大腸經[2]。具有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的功能[2][1]。用于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生草決明長于清肝熱,潤腸燥[2]。用于目赤腫痛,大便秘結[2]。炒草決明能緩和寒瀉之性,有平肝養腎的功效[2]。可用于頭痛、頭暈、青盲內障[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Semen Cassi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cassia seed(《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草決明的別名
7 草決明的處方用名
草決明、決明子、炒草決明[2]。
8 草決明的來源
草決明為豆科植物決明Cassia obtufifolia L.或小決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種子[2]。
9 草決明的產地
草決明主產安徽、江蘇、浙江、廣西、廣東、四川[1]。
10 草決明的采收與初加工
11 草決明的炮制
草決明的炮制最早見于梁代的《本草經集注》,有“火炙,作飲極香”的記載[2]。
明、清基本沿用炒法[2]。但《握靈本草》記載了酒煮法[2]。
11.1 草決明的炮制方法
11.1.1 草決明
11.1.2 炒草決明
取凈草決明,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顏色加深,斷面淺黃色,爆鳴聲減弱并有香氣逸出時,取出即可[2]。
11.2 成品性狀
草決明略呈菱方形或短圓柱形,兩端平行傾斜,表面綠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澤[2]。一端較平坦,另端尖斜,背腹面各有1條突起的棱線,棱線兩側各有1條斜向對稱而顏色較淺的線形凹紋[2]。質堅硬[2]。氣微,味微苦[2]。小決明呈短圓柱形,表面棱線兩側各有1片寬廣的淺黃棕色帶[2]。
炒草決明表面有裂隙,無光澤,微有香氣[2]。
11.3 炮制作用
生草決明長于清肝熱,潤腸燥[2]。用于目赤腫痛,大便秘結[2]。如治療肝火上沖,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的草決明湯(《圣濟總錄》)及風熱上擾而致目癢、紅腫疼痛的清上明目丸(《萬病回春》)[2]。治腸燥便秘或熱結便秘,可用生品大劑量打碎水煎服或與火麻仁或瓜蔞仁合用[2]。
草決明炒后能緩和寒瀉之性,有平肝養腎的功效[2]。可用于頭痛、頭暈、青盲內障[2]。如治肝腎虧損、青盲內障的石斛夜光丸(《中成藥制劑手冊》);高血壓頭痛、頭暈,可用草決明炒黃,水煎代茶飲(《江西草藥》)[2]。
11.4 炮制研究
草決明主要含蒽醌化合物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決明素(obtusin)、美草決明素(obtusifolin)及其苷類[2]。草決明還含紅鐮霉素(rubrofusarin)及其苷類、決明內酯(toralactone)等[2]。
對生草決明、炒草決明及二者的打碎品進行實驗研究,結果同樣煎煮時間,生、炒品打碎后煎出的游離蒽醌含量比未碎品為高;炒草決明的煎出成分又比生草決明為高[2]。草決明炒后大量蒽醌類成分被破壞,生草決明中蒽醌類成分主要以結合型存在;具有瀉熱通便作用的結合型蒽醌,炒草決明僅為生品的26.4%[2]。小草決明通過加熱所得到的各種炮制品,總蒽醌、結合蒽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游離蒽醌則相應地有所增高,水溶性浸出物亦有增加[2]。炮制對草決明微量元素溶出也有影響,生草決明的微量元素含量與炒草決明破碎后的微量元素比較,雖然變化不大,但兩者水浸液中微量元素的溶出量則有較大的區別,以炒草決明破碎后微量元素溶出較多[2]。又有研究表明,還原糖的含量小草決明比大草決明高,且不受炮制的影響;蛋白質生品含量較高,炮制后明顯降低;氨基酸含量豐富[2]。草決明抗衰老及免疫增強作用,可能和多糖及氨基酸含量較高有關[2]。
用正交試驗設計研究草決明的炒制工藝,結果表明,炒制溫度升高,炒制時間延長,使保肝成分含量下降,游離大黃酚含量升高[2]。藥理實驗證明,隨著溫度的升高,草決明的保肝作用和通便作用都減弱[2]。炒制后既保留保肝作用,又減弱通便作用,并認為草決明炒制的最佳工藝為140℃,再保持此溫度10分鐘,然后取出放涼[2]。
11.5 貯存方法
12 草決明的性味歸經
歸肝、大腸經[2]。
歸肝、大腸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入肝、腎、大腸經[1]。
13 草決明功效與主治
草決明具有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的功能[2][1]。用于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草決明治目赤腫痛,羞明多淚,青盲內障,角膜潰瘍,頭痛眩暈,肝陽上亢的高血壓,高脂血癥,習慣性便秘[1]。煎服:9~15g或泡茶飲[1]。
草決明外用研末調敷,或水煎熏洗,治腫毒,癬疾[1]。
生草決明長于清肝熱,潤腸燥[2]。用于目赤腫痛,大便秘結[2]。如治療肝火上沖,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的草決明湯(《圣濟總錄》)及風熱上擾而致目癢、紅腫疼痛的清上明目丸(《萬病回春》)[2]。治腸燥便秘或熱結便秘,可用生品大劑量打碎水煎服或與火麻仁或瓜蔞仁合用[2]。
炒草決明能緩和寒瀉之性,有平肝養腎的功效[2]。可用于頭痛、頭暈、青盲內障[2]。如治肝腎虧損、青盲內障的石斛夜光丸(《中成藥制劑手冊》);高血壓頭痛、頭暈,可用草決明炒黃,水煎代茶飲(《江西草藥》)[2]。
草決明為眼科常用清肝明目藥,具有清熱平肝、明目退翳消障,潤腸通便的功效:
(1)用于肝熱或肝經風熱所致的目赤澀痛,黑睛生翳,羞明流淚等。本品可單用,亦可與其他清熱、明目藥同用。肝熱目赤澀痛者,宜配伍夏枯草、梔子等;風熱目赤生翳者,宜與桑葉、菊花、蟬蛻等同用。
(2)本品尚有潤腸通便之功,尤宜于目赤澀痛伴有熱結便秘或腸燥便秘之證。
(3)用于益腎明目,常與蒺藜、女貞子、枸杞子、生熟地黃等同用,治內障、視瞻昏渺、青盲、肝虛雀目等病。如草決明丸(《千金翼方》)。
14 草決明的化學成分
小決明種子含蒽醌化合物:大黃酚、大黃素-6-甲醚、美草決明素(Obtusifolin)、決明素(Obtusin)、橙黃決明素(Aurantio-obtusin)、甲基決明素(Chrysoobtusin)及大黃酚-9-蒽酮等,還含胡蘿卜素[1]。決明種子含決明素、甲基決明素等[1]。
15 草決明的藥理作用
水浸劑和乙醇浸劑對麻醉狗、貓、兔、大鼠均有降壓作用,大劑量可致瀉[1]。醇提取物在體外對葡萄球菌、白喉及傷寒桿菌等有抑制作用[1]。水浸劑對某些皮膚真菌如紅色毛癬菌、須癬毛菌等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本品還具有降血脂作用[1]。
16 草決明中毒
草決明又名夜合草、決明子、假綠豆、馬蹄決明[3]。屬清熱明目藥[3]。為豆科植物決明或小決明的成熟種子[3]。其內含有多種蒽類物質如決明素、大黃素、大黃酚、番瀉葉甙等,還含有決明內酯、甜菜堿等[3]。藥理作用為抗細菌、真菌,降壓,降血脂,降血小板及抑制心臟,導瀉,利尿,收縮子宮和抑制前列腺素合成[3]。
16.1 不良反應機制
其內含有的大黃素等成分能刺激大腸,引起腸道內一些變化。[3]
16.2 臨床表現
大量內服能夠引起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還可以引起變態反應,表現為皮膚瘙癢、口唇發麻等癥狀。[3]
16.3 治療
草決明中毒的治療要點為[3]:
過量服用引起的腹痛、腹瀉,可肌肉注射阿托品,同時補液治療;如果出現過敏,用抗過敏藥或激素及對癥治療。
17 草決明的藥典標準
17.1 品名
草決明
Juemingzi
CASSIAE SEMEN
17.2 來源
本品為豆科植物決明Cassia obtusi foliaL或小決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種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實,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17.3 性狀
決明略呈菱方形或短圓柱形,兩端平行傾斜,長3~7mm,寬2~4mm。表面綠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澤。一端較平坦,另端斜尖,背腹面各有1條突起的棱線,棱線兩惻各有1條斜向對稱而色較淺的線形凹紋。質堅硬,不易破碎。種皮薄,子葉2,黃色,呈“S”形折曲并重疊。氣微,味微苦。
小決明呈短圓柱形,較小,長3~5mm,寬2~3mm。表面棱線兩側各有1片寬廣的淺黃棕色帶。
17.4 鑒別
(1)本品粉末黃棕色。種皮柵狀細胞無色或淡黃色,側面觀細胞1列,呈長方形,排列稍不平整,長42~53μm,壁較厚,光輝帶2條;表面觀呈類多角形,壁稍皺縮。種皮支持細胞表面觀呈類圓形,直徑10~35(55)μm,可見兩個心圓圈;側面觀呈啞鈴狀或葫蘆狀。角質層碎片厚11~19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浸漬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鹽酸1ml,置水浴上加熱30分鐘,立即冷卻,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橙黃決明素對照品、大黃酚對照品,加無水乙醇一乙酸乙酯(2:1)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H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丙酮(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置氨蒸氣中熏后,斑點變為亮黃色(橙黃決明素)和粉紅色(大黃酚)。
17.5 檢查
17.5.1 水分
不得過1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 第一法)。
17.5.2 總灰分
不得過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7.6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7.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為流動相A,以0.1%磷酸溶液為流動相B,按下表中的規定進行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為284nm。理論板數按橙黃決明素峰計算應不低于3000。
時間(分鐘) | 流動相A(%) | 流動相B(%) |
0~15 | 40 | 60 |
15~30 | 40→90 | 60→10 |
30~40 | 90 | 10 |
17.6.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大黃酚對照品、橙黃決明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無水乙醇一乙酸乙酯(2:1)混合溶液制成每1ml含大黃酚30μg、橙黃決明素2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17.6.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2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5ml,蒸干,加稀鹽酸30ml,置水浴中加熱水解1小時,立即冷卻,用三氯甲烷振搖提取4次,每次3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回收溶劑至干,殘渣用無水乙醇一乙酸乙酯(2:1)混合溶液使溶解,轉移至25ml量瓶中,并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7.6.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晶計算,含大黃酚(C15H1004)不得少于0.20%,含橙黃決明素(C17H1407)不得少于0.080%。
17.7 草決明飲片
17.7.1 炮制
17.7.1.1 草決明
除去雜質,洗凈,干燥。用時搗碎。
17.7.1.1.1 性狀、鑒別、檢查、含量測定
同藥材。
17.7.1.2 炒草決明
取凈草決明,照清炒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Ⅱ D)炒至微鼓起、有香氣。用時搗碎。
本品形如草決明,微鼓起,表面綠褐色或暗棕色,偶見焦斑。微有香氣。
水分同藥材,不得過12.0%。
同藥材,不得過6.0%。
同藥材,含大黃酚(C15H1004)不得少于0.12%,含橙黃決明素(C17H1407)不得少于0.080%。
17.7.1.2.1 鑒別
同藥材。
17.7.2 性味與歸經
甘、苦、咸,微寒。歸肝、大腸經。
17.7.3 功能與主治
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用于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
17.7.4 用法與用量
9~15g。
17.7.5 貯藏
置干燥處。
17.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8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4.
- ^ [2]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制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107-108.
- ^ [3]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247.
用到中藥草決明的方劑
- 決明子方
拼音:juémíngzǐfāng處方:決明子。功能主治:止淚明目。主肝經熱,風赤眼。用法用量:朝朝...
- 決明子粥
拼音:juémíngzǐzhōu《粥譜》:決明子粥:處方:決明子(炒)10~15克粳米50克冰糖適...
- 決明子丸
:SeminisCassiaeBolus概述:決明子丸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十三首。《證治準繩·...
- 菊楂決明飲
菊花10克生山楂片15克草決明子15克制法:將決明子打碎,同菊花、生山楂片水煎。功能主治:疏風散熱...
- 四退散
山甲半兩(燒),粉草半兩(又方加防風、石決明、草決明各5錢)。主治:倒睫卷毛。用法用量:每服1錢,...
- 更多用到中藥草決明的方劑
用到中藥草決明的中成藥
- 菊明降壓丸
WS3-B-0618-91處方:野菊花800g決明子(炒)200g制法:以上二味,取野菊花252g...
- 菊明降壓片
S3-B-0399-90處方:野菊花2400g決明子600g制法:以上二味,野菊花粉碎,過篩,取2...
- 減肥健身茶
Cha劑型:茶湯。減肥健身茶的主要成份:綠茶、決明子、麥芽、山楂、麥冬、荷葉。減肥健身茶的藥理作用...
- 降壓片
:WS3-B-0760-91處方:黃芩200g決明子150g山楂150g槲寄生300g臭梧桐葉15...
- 二十五味兒茶丸
40g喜馬拉雅紫茉莉25g蒺藜30g乳香50g決明子50g黃葵子35g寬筋藤100g蓽茇30g鐵粉...
- 更多用到中藥草決明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草決明
-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六十一眼科]藥方
,及諸熱毒害眼。密蒙花(一錢半)青葙子(一錢)決明子(炒)車前子(炒。各五分)上為末,羊肝一片,破...
- 《原機啟微》:[卷之下]附方
)歸尾(酒制)五味子(各五錢)石決明(,三錢)草決明(一兩)甘草(炙,五錢)黃柏知母(各一兩)為末...
-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三]治眼昏暗諸方
竭。則風邪治肝藏風熱。眼目昏暗。并加澀痛。宜服決明子散丸方。決明子甘菊花青葙子羚羊角屑芎犀角屑玄參...
- 《圣濟總錄》:[卷第一百四]風毒沖目虛熱赤痛
鎮肝之藥。治風毒沖目,虛熱赤痛。甘菊花丸方菊花決明子車前子丹參防風(去叉)玄參蕤仁(去皮)升麻黃連...
- 《普濟方》:[卷七十二眼目門]肝實眼
目痛。胸滿急塞。前胡秦皮細辛梔子仁黃芩升麻蕤仁決明子(各三兩)芒硝(三兩)苦竹葉(忌生前胡湯治肝實...
- 更多古籍中的草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