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采藥 (最后修訂于2009/1/6 15:57:40)[共192字]
摘要:采藥氣功內丹術術語。丹功中產藥后,須及時采取歸源,謂之采藥。為煉精化氣四訣要之一。其方法,如《五篇靈文》說:“其采取之妙,如發千鈞之弩,只用一寸之機,似乎非采,不采實采,乃為真采也。”又說:“神守玄宮,意迎牝府”,乃采藥訣要。此為文采。又有主張用武火者,以舐(舌抵上腭)、吸(吸氣)、撮(撮肛)、閉(閉口鼻)四字訣導引之,逼令藥物歸爐、陽物平縮,行周天運轉以煉精化炁。參見“產藥”條。......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中藥肉蓯蓉資源現狀及其可持續利用問題
摘要:肉蓯蓉為傳統中藥,近期又發現對老年病有特效,藥物需求量攀升,價格數倍增長,追求經濟利益而濫采藥源導致藥物產地收縮,生境惡化。根據藥材生產的現狀,人工種植已是必然趨勢,一種形式為集約化的園林式生產,另一種為保護與擴展荒漠植被的同時擴大資源量。通過現場剖析,作者認為后一種形式更為可取,只要采用責任經營、實施分片輪休以防種源消失,堅持環境優先的采藥管理制度,可以保持分布區的穩定。對已嚴重退化區及植
- 砍、剝、敲、采藥材杜仲樹皮產量高
中藥材杜仲主要以皮為收獲對象,其樹皮的產量決定其效益的高低。實踐證明,采取砍、剝、敲、采4技法,可顯著提高杜仲皮產量。砍:在樹干離地面20—40厘米處,用刀在樹干周圍橫向排列斜砍數刀,可使更多的養料積聚于樹皮上,使樹皮增厚。此法宜在伐樹剝皮前4年間每年的春季進行一次。刀砍深度以稍傷木質部為宜,刀口之間應適當留有空隙。剝:在樹干上環狀剝皮一圈,首次剝皮剝位在樹干距地面20厘米處,此后每
- 砍、剝、敲、采藥材杜仲樹皮產量高
中藥材杜仲主要以皮為收獲對象,其樹皮的產量決定其效益的高低。實踐證明,采取砍、剝、敲、采4技法,可顯著提高杜仲皮產量。砍:在樹干離地面20—40厘米處,用刀在樹干周圍橫向排列斜砍數刀,可使更多的養料積聚于樹皮上,使樹皮增厚。此法宜在伐樹剝皮前4年間每年的春季進行一次。刀砍深度以稍傷木質部為宜,刀口之間應適當留有空隙。剝:在樹干上環狀剝皮一圈,首次剝皮剝位在樹干距地面20厘米處,此后每
- 采藥
采藥 氣功內丹術術語。丹功中產藥后,須及時采取歸源,謂之采藥。為煉精化氣四訣要之一。其方法,如《五篇靈文》說:“其采取之妙,如發千鈞之弩,只用一寸之機,似乎非采,不采實采,乃為真采也。”又說:“神守玄宮,意迎牝府”,乃采藥訣要。此為文采。又有主張用武火者,以舐(舌抵上腭)、吸(吸氣)、撮(撮肛)、閉(閉口鼻)四字訣導引之,逼令藥物歸爐、陽物平縮,行周天運轉以煉精化炁。參見“產藥”條。作者:
- 霧靈山采藥記(一)
莖直立,高40~60厘米。花常3~4朵,花梗纖細,下垂,形成聚傘行花序。萼距下伸,長約1厘米,是鳳仙花科植物花的典型特征,從萼距的形狀特點可以區別鳳仙花科不同種的植物。水金鳳作為藥用植物,根及全草入藥,用于活血調經、舒筋活絡,主治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風濕疼痛、陰囊濕疹。水金鳳還有一個別名叫輝菜花。 胡世林老師提議我們應該離開大路,另辟蹊徑,沿著山溝往山坡上走,一定會能有意想不到的發現。霧
- 霧靈山采藥記(三)
由長長花梗支撐的花托上,璀璨耀人。金蓮花是毛茛科金蓮花屬植物,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有黃、橙、粉紅等色,常單獨頂生或少數組成聚傘花序,萼片5片,花瓣狀,倒卵形,通常黃色,常脫落。金蓮花是一味常用中藥,味苦,性涼,具有清熱解毒、養肝明目的功效,常代茶飲,治療慢性咽炎等各種炎癥,民間有“寧品三朵花,不飲二兩茶,金蓮花也有“塞外龍井之雅稱。 在此我們還發現了紫點杓蘭。白玉似
- 《外臺秘要》:[卷第三十一]采藥時節一首
千金翼論曰,夫藥采取不以時節,不知陰干曝干,雖有藥名,終無藥實,故不依時采取,與朽木不殊,徒費人功,卒無裨益,其法雖具本經,學人尋覽,造次難得,所以甄別,即目可葳蕤(立春后采陰干)本(曝干三十月)通草(取枝陰干)烏喙(陰干)烏頭(陰干)絡石(陰干以上并正月采)茯苓(陰干)茯神(陰干)桂心(陰)白術(曝)干地黃(陰)天門冬(曝)麥門冬(陰)薯蕷(曝)甘草(曝)人參(曝勿見風)石龍芮(采皮陰干)本(曝
- 《蘇沈良方》:[卷第一]論采藥
古方采草藥,多用二八月,此殊未當。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識別耳,在藥則未為良時。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采,則津澤皆歸其根。欲驗之,但取蘆菔地黃輩,觀無苗時采,則實而沉;有苗時采,則虛而浮。其無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時采,則根生定,而又未衰,如今紫草。未花時采,則根色鮮澤;花過而采,則根色黯惡,此其效也。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取;(用芽者亦從本說)用花者,取花初敷時采;用實者
- 《女丹合編選注》:[下卷·口訣]采藥
閭,上夾脊雙關、泥丸,以入丹田乎。《入藥鏡》曰∶“起巽風,運坤火。”肖紫虛曰∶“乾坤龠鼓有數。”夫巽風,喻呼吸之氣也。龠者,消息也。有呼吸之氣,方能鼓動以消息,使藥升降往還,以成一周天。柳華陽曰∶金丹之道,從陽生時,凝神入氣穴,鼓起龠之巽風,息息向爐中吹噓,猶鐵匠手中抽動一般。風生則火焰,火焰則精化。精化氣生,采此生氣,升降往還,謂之周天也。《女丹合編選注》清賀龍驤公元1644──公元1911年
- 《本草綱目》:[序例上]采藥分六氣歲物
也。氣味有濃薄,性用有躁靜,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上淫于下,所勝平之;外淫于內,所勝治之。王冰曰∶化于天者,為天氣;化于地者,為地氣。五毒皆五行之氣所為,故所勝者不生,惟司天在泉之所生者其味正。故藥工專司歲氣,所收藥物,則所主無遺略矣。五運有余,則專精之氣,藥物肥濃,使用當其正氣味也。不足,則藥不專精而氣散,物不純,形質雖同,力用則異矣。故天氣淫于下、地氣淫于內者,皆以所勝平治之,如風勝濕、酸
- 《千金翼方》:[卷第一·藥錄纂要]采藥時節第一
論曰∶夫藥采取不知時節,不以陰干曝干,雖有藥名,終無藥實,故不依時采取,與朽木不殊,虛廢人功,卒無裨益,其法雖具大經,學人尋覽造次難得,是以甄別,即日可知耳葳蕤(立春后采,陰干。)菊花(正月采根,三月采葉,五月采莖,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實,皆陰干。)白英(春采葉,夏采莖,秋采花,冬采根)絡石(正月采。)飛廉(正月采根,七八月采花,陰干。)本(正月二月采,曝三十日成。)通草(正月采,陰干。)女菀(正月
- 世代為醫情獨中
上世紀50年代初,筆者出生在江西省修水縣幕阜山區的一個醫藥世家。先輩從清同治年間起即為中草藥醫師,到伯祖徐德壯正式掛牌行醫,取名為隱薌閣草藥堂。家父徐空群幼承家學,精研岐黃,曾在解放軍部隊當過幾年軍醫。轉業回鄉在基層從事中醫事業30多年,救死扶傷,名聞桑梓。 筆者從小就與中草藥結下了不解之緣,經常跟隨父親上山采藥為民治病,上世紀70年代就當了赤腳醫生,通過長期努力學習,取得鄉醫資格,已從事中醫臨
- 詩圣與中草藥的情緣
明、梔子、女蘿、丁香等也闡述得生動、形象、美麗、芬芳。杜甫35歲到長安求仕,很不得志。安史之亂后,他過著流亡生活,處境窘困,48歲入蜀,在成都營建草堂,這段時光他潛心創作的同時,并躬耕種植草藥、上山采藥,他還炮制中草藥,賣中草藥。可以說,如果摘去詩圣這頂桂冠,他是個地地道道的藥農。杜甫為何要學會種中草藥?筆者認為,一是他身弱多病,貧困潦倒,無錢買藥治病;二是他棄官為民,無官一身輕,勤于耕作草藥,這
- 談詩說藥
詩句。他的門生汪于鼎有《詠一品妃》詩:“敢以三春草,蒙稱一品妃。植根緣湛露。發艷借恩輝。幸自生同蒂,羞將影獨違。未須勞遠寄,念此亦當歸。”當歸花曾入皇家藥苑,被賜名“一品妃”,可見此藥之重要。種藥、采藥、贈藥,在古詩中都有反映。夏侯子嬰《藥圃》詩:“綠葉紅英遍,仙經自討論。偶移巖畔菊,鋤斷白云根。”高山種藥,白云為伴,詩人把種藥者形象與美景寫得令人神往。采藥詩最著名的應推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松
- 朱元璋與罌粟殼
綿,由于饑餓和寒冷,一大批士兵染上了痢疾,朱元璋自己也病得不輕,身體虛弱得連馬背都跨不上。他望著這支幾千人的病號隊伍不禁仰頭長呼:“天助我啊! 正在這危難之時,義軍遇到了一位白發銀須的采藥老漢。老漢同情起義軍的遭遇,第二天帶著兒子挑來兩只竹筐,一只放著研細的草藥粉,另一只放著一袋白米。老漢用白米熬成“米湯,草藥粉分成小包,然后叮囑患病的士兵用米湯送服草藥粉,朱元璋也照此服
- 《中國醫籍考》:[卷十二]本草(四)
〔神農本草〕隋志八卷佚〔神農本草〕七錄五卷佚〔神農本草屬物〕七錄二卷佚〔神農采藥經〕七錄二卷佚〔雷公藥對〕卷四(舊唐志作二卷)佚陶弘景曰。藥對四卷。論其佐使相須。(本草經序例)又曰。雷公桐君更增演本草。二家藥對。廣其主治。繁其類族。(藥總訣序)〔徐氏(之才)雷公藥對〕新唐志二卷佚北齊書本傳略曰。徐之才。字士茂。高平金鄉人也。之才幼而俊發。尤為精敏。仕梁為豫章王綜鎮軍右常侍。隨綜鎮彭城。綜降魏。之才
- 我校與宜興教學實習基地建設補充協議的簽約儀式成功舉行
2008年9月1日上午,我校與宜興茂花村野外采藥教學實習基地建設補充協議的簽約儀式在藥學院會議室舉行。宜興市茂花村何富良書記,南京中醫藥大學蔡寶昌副校長、施華平副處長、藥學院丁安偉院長、王九龍書記、陳建偉副院長等相關領導出席了簽約儀式。我校的宜興教學實習基地始建于1971年,為我校中藥學和中藥資源學專業的教學實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本次補充協議的簽訂,更加規范和完善了教學基地的建設和使用。作者:藥學
- 端午節:我國傳統的醫藥保健節
6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民俗專家表示,從端午節的采藥、沐蘭湯、飲雄黃酒等習俗來看.端午節堪稱是我國傳統的“醫藥保健節。端午節的中草藥養生先秦時代,普遍認為農歷五月五日是個不吉祥的目子,因為接近夏至,這一時期,毒蛇、蚊蟲等有害動物開始繁衍孳生,瘟疫也開始流行。五是陽數,重五有“極陽之意,陰陽不諧,于是形成“躲午習俗,后來以訛傳訛,遂成“端午。端午
- 扁鵲故里的傳說
河北內邱縣城西22公里處,峻偉秀麗的太子巖腳下有個神頭村,傳說這里是古代名醫扁鵲采藥行醫居住過的地方。至今,這一帶流傳著許多扁鵲的動人傳說,也保留著不少扁鵲的遺跡,尤以歷史悠久,規模宏偉,占地37200平方米的扁鵲廟著稱。《順德府志》載:鵲山廟者,祀扁鵲也。據司馬遷《史記》載:“扁鵲,姓秦名越人,春秋戰國時渤海莫州人(今任邱),他長期為醫,既通內、外、婦、兒各科,又精針砭,是望、聞、問、切的創始人
- 郝公景
郝公景 唐代醫生。采藥于泰山,治病多效。作者:
- 《桐君藥錄》
《桐君藥錄》 藥學著作。見《隋·經籍志》。三卷(《通志藝文略》作二卷)。又名《桐君采藥錄》,已佚。作者:
- 《神仙濟世良方》:[上卷]藍大仙
山水西湖好吾居更有情竹籃常作伴采藥四時春(采和自題)《神仙濟世良方》
- 《本草綱目拾遺》:[卷五草部下]金雞獨立草
散喉風∶采藥志云∶散喉癰之圣藥。敏按∶此即翠羽草。宜并。《本草綱目拾遺》清趙學敏公元1765年
- 《友漁齋醫話》:[第二種橘旁雜論下卷]古今藥味不同論
古之為醫,躬親藥物,如韓伯休之賣藥,賣藥即醫也。《千金方》載采藥以時,故有雷公之炮炙,仲景之咀,無一不入山采藥,以救世人之疾。樂府雖有飛龍落藥店之句,然至宋季,始立和劑局,復多藥鋪。是時醫人尚摧藥籠,貯一切丸散,其飲片則取給于店鋪矣。藥乃各方所產,皆本天生。白術贊曰∶津如玉液,味似瓊漿;人參必釘頭鼠尾,黃必金井玉欄。至于近世,藥既有鋪,聚必有行,若漢口集川陜兩湖兩廣之藥,號稱為藪,天下之商販感集
- 霧靈山采藥記(二)
在胡世林(左二)老師的指導下,隊員們正參考《北京植物志》鑒定所采植物 經過一小段砂石坡,有同志發現了瓦松,其肉質葉片緊密排成蓮座狀,難怪《唐本草》又名其為“昨葉荷草,像荷花而又為陸生草類,貼切而具詩意。不遠處,數叢太平花正爭相綻放。太平花是北方山林常見的多年生落葉灌木,是虎耳草科、山梅花屬植物。其枝葉茂密,花乳黃而清香,花柱纖細,柱頭棒形。花常5~9朵聚合成總狀花序,位于小枝頂端。
- 《本草綱目拾遺》:[卷四草部中]天燈籠草
一名山瑚柳,形似辣茄而葉大。本高尺許,開花白色,結子如荔枝,外空,內有綠子,經霜按∶此草主治雖伙,惟咽喉是其專治,用之功最捷。綱目主治下失載,故補之。性寒,治咽喉腫如神。汪連仕采藥書∶金燈籠,園人稱為天燈籠,種盆為景,更稱為珊瑚架。性能清火,消郁結,治疝神效。敷一切瘡腫,專治鎖纏喉風,治金瘡腫毒,止血崩。酒煎服。又以反手取根七株,去梗葉洗凈,連須切碎,酒二碗,煮鴨蛋二枚,同酒吃。治瘧如神。子∶入藥
- 《醫學入門》:[卷首集例]歷代醫學姓氏
發明五行,詳論脈理,以為經論。又有少師,亦同時臣也。俞跗黃帝臣。治病不用湯液,割皮解肌,決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臟,煉精易形,以去百病。桐君黃帝臣也。多識草木性味,定三品藥物為君臣佐使,撰《采藥對》四卷、《采藥別錄》十卷。雷公名,黃帝臣也。善醫術,著《至教論》及《藥性炮炙》二冊。巫咸堯臣也,藥方之始。伊芳尹殷時圣人。制《湯液本草》,后世多祖其法。《醫學入門》明李橚公元1575年
- 《本草綱目拾遺》:[卷四草部中]紅珠大鋸草
治臌脹黃膽。王安卿采藥志∶大鋸草敗毒,消腫,清火。《本草綱目拾遺》清趙學敏公元1765年
- 《醫說》:[卷一三皇歷代名醫]韓康
韓康字伯休京兆灞陵人常采藥于名山賣于長安市口不二價三十余年時有女子從康買藥康守價不移女子曰公是韓伯休那此不二價康嘆曰我本避名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藥為遁入灞陵山中莫知所之(出高士傳)《醫說》南宋張杲公元1127-1279年
- 《炮炙全書》:[卷第一草之屬]薺
甘寒,去蘆頭用。肆中以沙參充薺,非是真薺,丹后州鹿崎山多有之,具采藥獨斷中。《炮炙全書》
- 《本草述鉤元》:本草述翻刻吳序(節錄)
神農本草為三墳之一。漢書始著其名。隋經籍志神農本草經三卷。與今分上中下三品者相合。修是經者。有桐君采藥錄二卷。雷公藥對二卷。古已逸其書。漢邕本草七卷。名僅見于隋志。魏李當之本草三卷。吳普本草六卷。今廣內皆不存。本經所采藥。凡三百五十六品。梁陶弘景增而倍之。謂之名醫別錄。厥后或朝命增修。或名醫附益。至明東璧李氏集其成。曰本草綱目。凡千八百余種。而本草于是乎大備。然遺憾時復不免。潛江先生述此書。竭三十
- 《本草綱目拾遺》:[卷四草部中]魚鱉金星
生背陰山石上,立夏后發苗,根細如纖線,蔓延石上,葉不對節,一長一圓,長者為魚,圓者為鱉,魚葉經霜則老,背起金星,惟鱉葉無,亦生西湖飛來峰絕頂。治臌脹瘰火毒癥。采藥志云∶性涼,治痰火毒行上部。(采藥方∶消痞塊痰核腮。)永師方∶治煙筒戳傷喉,用魚鱉金星草煎濃湯,咽喉中傷,立止疼而愈。(永師方一作永寧傳方。)《本草綱目拾遺》清趙學敏公元1765年
- 談影響中藥藥理作用的因素
中藥的品種、產地、采藥季節、貯藏條件及劑量、劑型、給藥途徑、加工炮制、個體差異、生活環境等,均對中藥作用的發揮有著顯著的影響 1藥物因素 1.1中藥基原對藥理作用的影響中藥大多數是天然藥,其中又大多為植物藥,由于產地不同,影響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中藥材絕大多數是中國自產的,少數為移植或進口的。在品種上,歷代本草著作中屢有增加。不少本草書中指出了歷史上中藥品種的混亂情況。例如,目前全國用的貫眾、獨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附∶指南總論卷上]論用藥法
榆皮為母,濃樸為子之類是也。”),根莖花實,草木骨肉。又有單行者,有相須視用使合和視之。”)。又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又有有毒無毒,陰干曝干,時月生熟,土地所出真偽新陳,并各有法也。凡采藥時月,皆是建寅歲首,則從漢太初后所記也。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謂春初津潤始萌,未沖枝葉,勢力淳濃故也;至秋,枝葉干枯,津潤歸流于下。今即事驗之,春寧宜早,秋寧宜晚。華、實、莖、葉,乃各隨其成熟爾
- 韓康
韓康 東漢民間醫生。字伯休,一名恬休。亦兆霸陵(今陜西長安)人。常采藥名山,銷售于長安市,口不二價,三十余年,因而有“韓康賣藥,言不二價”之典故。作者:
- 魯永斌
魯永斌(約1710-?年) 清代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字憲德。生平不詳。年近古稀,留心醫學,博覽前代本草,覺本草有繁簡不當,或欠精詳之嫌,遂集先賢著作之精義,匯為《法古錄》三卷(1780年)。書中采藥547種,列主治應用,然謂“相畏乃以相制,相反乃以相成”,故不載相畏、相反。書雖名“法古”,實甚宜今用。作者:佚名
- 龐潤田
龐潤田 清代醫家。字作云。以采藥治病為生。撰《證治集解》(1891年),今存其中《傷寒捷解》兩卷,另有《運氣要略》已佚。作者:
- 六候
六候 氣功學術語。謂小周天一候(精炁循任督運行一周)所分的生藥、采藥、卯沐、進陽火、酉浴、退陰符等六個環節。六候中火候進退各有要訣。作者:
- 《本草綱目拾遺》:[卷三草部上]雀麥
汪氏采藥書∶即雀角花。此花令人蠲忿,花象雀腳,獵人采熬藥箭,呼為破關草。人以其內爛痔漏,呼為破管草。性熱氣烈,傷人肌膚,立能潰腫,須米醋炒用,腐腸之品,不入湯劑,惟外治點痔漏用之。(汪氏方)《本草綱目拾遺》清趙學敏公元1765年
- 《醫說》:[卷七奇疾]怪石鏡
在日南國之西南有石鏡方數百里光明瑩徹可鑒五臟六腑亦名仙人鏡國人若有疾輒照其形遂知病起某臟采藥餌之無不瘥者《醫說》南宋張杲公元1127-1279年
- 《本草綱目拾遺》:[卷五草部下]鐵指甲
李氏草秘∶其草葉似指甲,生墻腳階岸石砌間。王安采藥方∶此草沿松樹上,一名佛指甲,一名寄生。治諸癤毒火丹,頭面腫脹,將危者,少入皮消搗罨之,立愈。(李氏草秘。)牙疼,末擦之,立效。(王安。)《本草綱目拾遺》清趙學敏公元1765年
- 《本草綱目拾遺》:[卷五草部下]佛手草
朱齋任城日鈔∶杭州秦亭山圣帝殿廚房后石臺基上有草,狀如百合,名百合草,一名佛手以入藥。治瘡∶不論何種惡瘡,以此草煎湯洗之,即愈。敏按∶王安采藥方,射干一名佛手草,不治《本草綱目拾遺》清趙學敏公元1765年
- 《本草綱目拾遺》:[卷三草部上]金鐘薄荷
汪連仕草藥方云∶即細葉薄荷,山產者根堅硬,以米醋磨敷蜂刺蟲叮蜈蚣咬。葉∶治跌打損傷,腹蟲牙痛,煎湯咽之。王安采藥方∶金鐘荷葉即薄荷。止吐血、黃膽、跌打、諸般風氣,合濟陰丸。《本草綱目拾遺》清趙學敏公元1765年
- 我校中藥材種植技術在宜興太華開花結果
2011年10月30日上午,由我校藥學院談獻和教授及其團隊組織發起的江蘇獻和中藥科技有限公司在宜興市太華鎮茂花村舉行了隆重的公司成立和基地揭牌儀式。我校副校長、海昌中藥集團董事長蔡寶昌教授,副校長夏有兵教授及教務、科技、產業、藥學院等相關部門領導應邀出席。太華鎮茂花村是我校中藥學生歷年的采藥基地,為學校人才培養和中藥資源的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為支持太華鎮調整地方產業結構,同時推廣中藥材種植技術,
- 淺談魚腥草的藥用價值
魚腥草.是民間常用的草藥.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用此藥沖沸水當茶喝.對防治痧癥.清涼解毒,利尿消炎有顯著療效.現代已開發成“魚腥草注射液.“魚腥草片.在臨床上用于治療肺炎、鼻炎、咽喉炎等都取得顯著療效。據說。金代名醫劉完素的醫案里記載了一則他為自己治咳嗽.竟越治越重的經歷:有一天劉完素帶領徒弟上山采藥.忘帶雨具.突然遭一場暴風雨淋濕全身.次日他便發熱咳嗽.痰黃黏稠.咳痰不爽.氣
- 葛根的傳說
子,便下令四處搜索,終未找到,只好向皇上謊報,說孩子被山上的老虎吃了,就此交了差。原來葛員外的小兒子被山上的一位老藥農藏在一個秘密的山洞里。老藥農等官兵走了數天后,便問孩子:“你打算到哪里投親奔友?孩子說:“現在我哪里也不去,希望老爺爺能收留我,讓我跟您一起采藥,我愿終生侍奉您老人家。老人聽了小孩一番話,頓生憐憫之心,且想自己也沒有兒女,就答應了孩子的請求。從此以后,老藥農
- 卒死
:此南岳魏夫人方。(《外臺秘要》)神方救五絕病,一曰:自縊死氣絕。二曰:墻壁屋崩壓死氣絕。三曰:溺水死氣絕。四曰:鬼魘死氣絕。五曰:產乳死氣絕。并能救之。問葛生何授得此神術,能活人命,生曰:我因入山采藥,遇白衣人問曰:汝非葛醫生乎,我乃半夏之精,汝遇人有五絕之病,用我救治即活,但用我作細末令干,吹人鼻中,即復生矣。鳳綱,漢陽人,常采百草花,水漬之,甕盛泥封,自正月始,迄九月末,又取甕埋之百日,煎丸
- 武火
武火 ①中藥學名詞。指火力大而急。煎藥時多先武后文,即先急火后慢火。有些不宜久煎的藥物只用武火,如發散藥、芳香藥等。 ②氣功內丹術術語。指煉功中用意重緊急運之謂。與文火相對而言。《金仙證論》:“緊重謂之武火。”用武火時須配合舐吸撮閉四訣。《海瓊傳道集》以“奮迅精神,驅除雜念”為武火之要。采藥及昏沉時需用武火。《性命圭旨》:“未得丹時籍武火凝之。”用武火采煉,稱為武煉。作者:
-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藥用必明六化
《內經》曰∶治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臟所宜,乃可以言盈虛生病之絡也。謹候氣宜,無失病機,其主病何如?曰∶司歲備物,則無遺主矣。(采藥歲也。)司歲物何也?天地之專精也。曰∶司氣者何如?曰∶司氣主歲同,然有余不足也。(不足則物薄,有余則物精。)非司歲物何如?曰∶散也。(非專精則散氣,散物則物不純。)故質同而異等也。氣味有濃薄,性用有靜躁,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夫藥有寒熱溫涼之性,有酸、苦
- 《證類本草》:[卷第一]梁·陶隱居序
中云∶玉石、草、木三品;卷下云∶蟲獸、果、菜、米食三品。即不云三卷外別有序錄,明知韓保所云∶承據誤本,妄生曲說,今當從三卷為正。)是其《本經》。所出郡縣,乃后漢時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記。又云有《桐君采藥錄》,說其花葉形色。《藥對》四卷,論其佐使相須,魏、晉以來,吳普、(臣禹錫等謹按蜀本注∶普,廣陵人也,華佗弟子。撰《本草》一卷。)李當之(臣禹錫等謹按蜀本注云∶華佗弟子。修神農舊經,而世少行用。)等
- 李時珍猜謎識浮萍
有年夏天,一個下雨的午間,李時珍采藥途中來到河邊一條小船上避雨。老漁翁和他的兩個孫子熱情接待了他,李時珍也從包里拿出一壺酒,與主人共酌。漁翁把自己知道的藥物知識都告訴了李時珍。 飯畢,老漁翁微顯醉意,對李時珍說:“這里還有一種良藥,能治身癢、癬瘡、麻疹,你曉得不? “它長在何處,有何特征呢? “它長在水上,離我們很近。 “愿聞其詳。 老漁翁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