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補腎固齒(tonifying kidney to strengthen tooth)為中醫治法名。是指用具有補腎培本作用的方藥,治療腎氣虧虛,齒失充養所致口齒病證的方法[1]。
4 參考資料
有補腎固齒作用的方劑
- 補腎固齒丸
、枸杞子、牡丹皮、澤瀉(鹽水制)、肉桂。具有補腎固齒,活血解毒的功效。用于腎虛火旺所致的牙齒酸軟、咀...
- 宣風牢牙散
川芎1兩,當歸(酒洗)1兩。功效:駐顏補腎,牢牙固齒。用法用量:每用少許,清晨擦牙,滿口漱之,連藥咽...
- 烏須固齒補腎方
牛膝3兩,荊芥3兩,青鹽3兩。功效:烏須,固齒,補腎。用法用量:每早擦牙2次,藥與水咽下。制備方法:...
- 益牙散
,川椒2錢,豬牙皂角2錢。功效:補腎,去脾濕熱,固齒止疼,明目,烏須發。用法用量:每早蘸藥擦牙,用百...
- 八物腎氣丸
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平補腎氣,固齒駐顏。腎氣不足,腰膝酸軟,面色不華,牙齒松動,消...
- 更多有補腎固齒作用的方劑
有補腎固齒作用的中成藥
- 補腎固齒丸
、枸杞子、牡丹皮、澤瀉(鹽水制)、肉桂。具有補腎固齒,活血解毒的功效。用于腎虛火旺所致的牙齒酸軟、咀...
- 更多有補腎固齒作用的中成藥
補腎固齒相關藥物
- 補腎固齒丸
【藥品名稱】通用名稱:補腎固齒丸漢語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補腎固齒,活血解毒。用于腎虛火...
- 更多補腎固齒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補腎固齒
-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六十四齒候門]治法
又云∶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可見年及四旬,急以補腎固齒,不可少緩,果能于未傷之先固濟,則無損壞之理。...
- 《本草分經》:[原例(次序略經更定)足少陰腎]旱蓮草
甘酸寒,補腎固齒,涼血止血。《本草分經》清姚瀾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從新》:[卷三草部]鱧腸
。赤痢變糞。止血。(針灸瘡血不止者、敷之亦妙。)固齒。(擦牙。)功善益血涼血。(當及時多收、其效甚速...
- 《本草備要》:[金石水土部]青鹽
臟,平血熱。治目痛赤澀,吐血溺血,齒舌出血,堅骨固齒(擦牙良),明目烏須。余同食鹽,出西羌。不假煎煉...
- 《本草從新》:[卷十三金石部]戎鹽
痛赤澀。(散肝經風熱。)吐血溺血,齒舌出血,堅骨固齒。(擦牙良。)明目烏須。功同食鹽而更勝之。出西羌...
- 更多古籍中的補腎固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