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病因學說是研究病因的分類及各種病因的性質、致病特點、致病途徑的理論[1] 。病因即導致人體發生疾病的原因[1] 。古代中醫病因學說主要有三因學說,即由宋代陳言提出的關于病因分類的學說,六淫為外因;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為內因;飲食所傷、勞倦過度、外傷、蟲獸傷、溺水等為不內外因[2] 。現代中醫病因學主要將病因分為兩類,即將七情過極、勞倦損傷和飲食失調等能導致氣機紊亂,臟腑受損的病因稱為內傷病因;將風、寒、暑、濕、燥、火六淫病邪六淫和各種疫癘病邪統屬外感病因;跌仆、蟲獸傷、燒傷、凍傷等稱為外傷病因[2]。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病因學說
-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八章·傷寒兼證]第六節·風溫傷寒
于醫學富有經驗。”(見張氏《溫暑醫旨》提要)這篇學說,是張氏對風溫治法的經驗總結,當然是可靠的。《重...
-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九章·傷寒夾證]第九節·夾脹傷寒
四語實為腫病之總因。與西醫回管阻塞。水溢胞膜。其學說病理。可謂中外一揆矣。葉天士先生曰。初病治氣。久...
- 更多古籍中的病因學說